民兵协同海陆结合,收复西沙三岛,中越西沙海战,海军海上拼刺
发布时间: 2023-07-11

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在上世纪70年代却遭遇南越军队的入侵。

1974年我人民海军同民兵一起英勇奋战,击沉敌舰后收复被侵占岛礁。

这是人民海军成立以来第一次同外敌交战,也是世界海战史上以小博大的经典战例。

当今天人民海军综合实力达到世界第二时,我们仍然不能忘记当年那些敢于同敌人战舰进行海上拼刺刀的勇士们。

西沙胜利登陆

南越战舰侵入西沙,我南海舰队坚决反击

西沙群岛附近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渔民的作业区域,早在西汉时期的古籍就有关于西沙群岛的记录。

然而近代以来我国海军力量羸弱给人可乘之机,19世纪后期控制越南的法国殖民者就一直妄图侵占西沙群岛。

1954年日内瓦会议之后,南北越南同时建国。北越因背靠中国和苏联一度对华友好,1958年时公开表示南海中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属于中国。

而南越由于背靠美国积极反华,从50年代就开始对我国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进行侵略。

展开全文

西沙

到了1973年美国从南越撤军同时又将大量的过剩装备留给了盟友,这样南越海军在短时间内急速膨胀。

但同时所有人都看得出美军的离去意味着南越将独木难支,昏聩的南越军政当局居然想出了侵占中国岛礁来提升士气的昏招。

从1973年8月开始,南越战舰开始频繁在我西沙群岛附近活动。不但无理扣押和撞击我方渔船。甚至将渔民抓到南越并强迫其承认西沙群岛属于南越。

1973年9月南越公布了新版地图,将我南沙群岛中的10多个岛屿划进其领土范围。同时南越也开始派人登上我西沙岛礁,拆毁我方所立的主权碑。我国在外交抗议无果后,于1973年末派出武装渔船同其进行斗争。

西沙群岛

然而南越当局变本加厉,于1974年1月15日派遣16号“李常杰”舰和4号“陈庆渝”舰侵入西沙的永乐群岛海域。

不但攻击我渔船、炮击甘泉岛。还搭载着一个连的步兵强占了金银、甘泉两岛[1]。

当南海舰队司令员张元培听到南越军舰开火的汇报后,立即下令先出动两艘猎潜艇去西沙海域巡逻。

1月16日我南海舰队正式成立了“海指”,由三亚榆林基地副司令魏鸣森担任指挥。与此同时我271号和274号猎潜艇编队在榆林基地拔锚起航,魏鸣森坐镇271号艇。

魏鸣森(右)

南海舰队在1974年初的处境非常尴尬,虽然纸面上拥有四艘千吨级护卫舰,但旗舰“南宁”号是一艘二战时期的日舰,此时舰龄已经超过30年连出海都是问题。

而三艘国产65型护卫舰虽然是新舰,却存在各种大小故障甚至需要返厂检修。这样能够去西沙维护主权的,居然只有猎雷艇和扫雷舰了。

同一时期中央军委也多次召开有关会议,大家一致认为西沙方向这场仗无法避免。

这是人民海军第一次同实力强大的外军交战,所有能够出动的舰船都必须准备上阵。

65型护卫舰

1月16日23时左右停靠在广州基地的两艘389、396号扫雷舰接到了前往西沙的命令,尚未完成维护就一边航行一边刷油漆。

汕头基地的两艘新型猎潜艇281和282号也接到了前往西沙群岛的命令,但注定只能晚于其它舰艇赶到。

鉴于当时西沙群岛只在永兴岛上有我国驻军,海南军区派出了4个民兵排乘船登陆琛航、晋卿、广金三岛。

西沙

我渔民与民兵联合周旋,南越海军实力虽强未占上风

虽然中央已经下决心打这一仗,但为了取得政治上的主动仍然要求我方前线指挥员不要先开第一枪。

1月17日18时魏鸣森带领的271、274两艘猎潜艇到达西沙永乐群岛海域,首先同我方402和407号渔船会合。

当时中国整体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所以在南海活动的我方渔船上的基本都是海上民兵。也就是说他们船上除了捕鱼工具之外,还配有枪支和手榴弹。

当我方两艘猎潜艇到达西沙时天色已暗,南越战舰“陈庆瑜”号正在附近下锚停泊。看到我方舰艇到来南越水兵惊慌失措,居然连船锚未完全收好就紧急驶离。可见虽然南越海军实力更胜一筹,却明显钢多气少。

西沙海战

当晚我渔民协助海军把物资和人员转运到晋卿岛上,渔船船队负责人张秉林向魏鸣森汇报了他们侦察到的敌情。此时珊瑚、甘泉、金银三岛已经完全被南越侵占,在珊瑚、金银两岛驻军大约七八十人并构筑了工事。

到了第二天南越“李常杰”舰与“陈庆瑜”舰汇合后,发现附近活动的只有我军这两艘猎潜艇胆子就大了起来,开始试图用冲撞等手段将我方舰艇逼走。

“李常杰”舰原为美军巴尼加特级支援舰排水量2040吨,拥有1门127毫米主炮,1座双联40毫米机关炮,2门20毫米炮。

“陈庆渝”舰原为美军埃兹尔级护航驱逐舰排水量1253吨,拥有2门76毫米舰炮,1座双联40毫米机关炮,8门20毫米炮。

而我两艇均为排水量320吨的6604型猎潜艇,装备有37毫米、25毫米小口径火炮和多管反潜火箭发射器[2]。这两艘本来只适合在港口附近例行巡逻的小艇,此时却要同敌方中型水面舰艇交战。

“李常杰”舰

而此时魏鸣森非常清楚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一味地拖延往往只会有利于敌方。于是当他环视周围渔船后突然想到既然敌人依仗船大,那么我方为何不发扬渔船数量多的优点。

在魏鸣森命令下我407号渔船主动向敌编队后面迂回,果然吸引了“陈庆瑜”舰的注意力。显然南越战舰被我方渔船的这一主动行为所激怒,决定不理我方猎潜艇先击沉407号渔船。

早有准备的我407号渔船,看到南越军舰冲过来马上开往甘泉岛浅水区使南越战舰无法发挥速度上的优势。

西沙海战示意图

双方这么周旋几次,“陈庆瑜”舰突然采用倒车的办法撞上了我407号渔船。同时卑鄙地用铁锚钩住了407号的驾驶室,试图将其拖回港口。当南越水兵看到我方船员全都躲进了船舱,认为他们投降时一片欢呼雀跃。

可是南越水兵再一眨眼,就看到我渔民全副武装地站在他们面前,黑洞洞的枪口和手榴弹让他们不寒而栗。因为两艘船几乎贴在一起南越战舰上的火炮根本无法射击,此时我271编队也赶来驰援。

在如此短兵相接的情况下“陈庆瑜”舰占不到半点便宜,只好主动将火炮上扬45度归零并将锚收回放开407号渔船。

随后其又在桅杆上挂出“D”字旗,对我舰艇表示是操作失灵。就这样双方的第一轮回合在我军民合力之下,南越军舰未能占到任何便宜。

西沙保卫战

登岛不成越舰抢先开火,我舰艇沉着应战

1月18日傍晚南越海军战场指挥何文锷大校率领南越海军与“李常杰”同一型号的5号“陈平重”舰赶来,并充当起了南越海军编队的旗舰。

入夜魏鸣森一直期盼的我486和489两艘扫雷舰赶来,我方一时有了数量优势。

这两艘分别为6605、6610型扫雷舰,排水量超过600吨;但因其主要任务是对付水雷,事实上和猎潜艇相比速度慢火力差。可很快南越10号舰“怒涛”号也到达附近,双方数量又相同了。

10号舰为原美军“可贵”级扫雷舰排水量650吨,武器为1门76毫米舰炮,2座双联40毫米机关炮,6门20毫米炮。

19日早6时许我指挥员魏鸣森发现敌舰4艘分为左右2群,以蟹钳形慢速向广金、琛航合拢而来。

他当即下令:一级战备,枪炮上膛!

我389、396号扫雷舰迅速行动起来,将南越海军10、16号舰拦阻于广金岛西北海面;我271、274号猎潜艇则进至琛航岛东南海域,与南越4、5号舰形成对峙。

5号“陈平重”舰

7时40分和49分南越战舰先后派出了40余人,乘橡皮艇试图强登琛航、广金两岛。

结果在琛航登岛的敌军刚一上岸,就被我民兵用刺刀逼回了海里;带队的南越军官居然恳求我民兵写个“书面答复”好回去交差,令人啼笑皆非。而另一支在广金登岛的敌军先开了枪,却反被我民兵开火击退。

与此同时双方舰艇的火炮都瞄准对方,炮手的脚踩在脚踏板上就等着开火命令。

在优势海军支援下派兵登陆失败彻底磨灭了南越高层最后一点耐心,何文锷后来回忆说是海军将领亲口下令“可以开火”。

广金岛

10时23分与我军396编队对垒的16号舰上忽然火光一闪,南越海军率先开炮了!而我方炮手也早就等得不耐烦,一看他们开炮根本不用指挥员下令立即开始还击。

但由于我方四艘舰艇吨位和火力均弱于对方而且也没有数量优势,开打之后陷入了巨大的劣势。我274号猎潜艇的驾驶台首先被敌炮弹击中,指挥作战的政委冯松柏、副艇长周锡通当场牺牲。

但我指战员沉着应战,决定发扬我军光荣传统采用近战的方式来扬长避短。于是271艇和274艇顶着炮火奋勇向前,进入敌主炮无法射击的范围。

然后我舰的37毫米、25毫米机关炮,铆足了劲朝敌舰薄弱的雷达和驾驶室等部位猛烈射击。这简直就是陆战中拼刺刀的打法,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我军子弹不足就选择刺刀冲锋。

解放军俘获的越军

这些南越军官虽然也接受过美国的严格训练,但从来没听说过海战还能这么打。一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