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出了多少有名的将军?如何看待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戎马一生、马革裹尸,死后却被刘秀剥夺爵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江西出了多少有名的将军

快来围观,看看江西籍的开国将军,其中上将3名,中将38名,少将284名,共计325名。

一、江西省籍开国上将(3名):

△陈奇涵上将,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人。

△赖传珠上将,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人。

△肖华上将,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人。

二、江西省籍开国中将(38名):

△王道邦中将,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人。

△王恩茂中将,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人。

△王辉球中将,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人。

△王宗槐中将,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人。

△邝任农中将,江西省赣州市寻邬县人。

△匡裕民中将,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人。

△朱辉照中将,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

△朱明中将,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人。

△刘浩天中将,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人。 

△刘西元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杜平中将,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人。

△李作鹏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旷伏兆中将,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人。

△吴法宪中将,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

△吴富善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长。

△吴克华中将,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

△余秋里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张国华中将,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人。

△周赤萍中将,江西省宜春县(今宜春市袁州区)人。 

△周彪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周贯五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袁升平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饶守坤中将,江西省德兴县(今上饶市德兴市)人。

△钟汉华中将,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人。

△黄火星中将,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人。

△黄志勇中将,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人。

△萧望东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康志强中将,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人。 

△梁必业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梁兴初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彭 林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彭嘉庆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曾思玉中将,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人。

△温玉成中将,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人。

△廖容标中将,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人。

△蔡顺礼中将,江西省吉安县(今吉安市青原区、吉州区一带)人。

△谢有法中将,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人。

△邱会作中将,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人。

三、开国少将284名,就不一一介绍了,欢迎友友们补充。

如何看待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戎马一生、马革裹尸,死后却被刘秀剥夺爵位

伏波将军真不是什么好“职称”,汉朝有两位伏波将军都被削了爵位,一个是西汉武帝时期名将路博德,因犯法夺爵,一个是东汉开国名将马援,受冤夺爵。

马援据说是马服君赵奢之后,十来岁时就师从颖川名仕满昌,入仕时也是从督邮开始,但因同情怜悯之心,私放犯人后亡命北地。也正是这个经历,让马援有机会成为北地的大财主,有钱了口气也不一样了,在北地说了一句“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然后就成为流传至今的名人名言。

除此之外,马援还是个慈善家,他说“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一笔一笔的赈济款发出去后,自然口碑不错。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在王莽末年,战乱新起,马援这种名传四海的大财主当然会引起注意。再者他的三个哥哥都是新朝太守,马援也就被王莽的从弟王林征辟入仕,当上 了新城大尹,即上郡太守。

王莽失败后,马援这官也当不下去了,干脆重操旧业,带着哥哥马员跑西凉喂马发财去了。刘秀称帝以后,哥俩想着喂马也没什么前途,所以马员就先到洛阳趟趟路,结果刘秀让其官复原职,但只字不提他弟弟的事儿,所以马援继续留在凉州。别以为马援不受待见,其实这个时期的他是在观察天下形势走向,当刘杨、刘茂两大刘氏宗亲倒向刘秀以后,最后一支刘氏实力派梁王刘永也被击败。天下形势由此趋于明朗,马援在这个情况下,才作为关陇军阀隗詈的使者,前往了洛阳。

马援同样代表隗詈出使了蜀中的公孙述,按理说二人是同乡,马援应该更偏向他,可他认为公孙述妄自尊大,刘秀更具帝王之相。所以后来即便是隗詈与刘秀对立,马援依然决定投奔刘秀。这是他对天下形势做出了明智分析的结果,而且后来马援为刘秀谋划平定凉州,劝降了陇西诸郡,这就是马援最初的政治献礼,马援得到的回馈则是陇西太守。

“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援

后来马援入京,受任虎贲中郎将,在交趾征氏姐妹武力暴乱之时,马援才被拜为伏波将军,领军南下平叛。也是在这场征伐后,他以功封侯,并因征伐之后的妥善治理,赢得皇帝以及满朝文武的赞誉。然而马援并不以此为傲,也不愿意呆在朝中做一个荣誉满载的功勋,他更愿意出征边野,所以自请镇边,且说出那句流传至今的马革裹尸。这其实也是马援晚年凄凉的重要原因,他不愿意在朝中结交权贵,而且还告诫侄子不要结交权贵,这让他失去了政治上的庇护,尤其是在得罪了梁松时。

后来武陵郡蛮人叛乱,刘尚、马成惨败,62岁的马援再次请缨,率领马武、耿舒等,将十二郡募士及弛刑四万馀人征五溪。行至下隽,有两条路可以追击,一是进壶头,路近而水险;二是攻打充,涂夷而运远。耿舒建议走第二条路,马援则认为走第一条路线速战速决为佳。两人争执不下,于是写信向皇帝裁决,刘秀则批准了马援之策,但事实证明,马援这个决策并不成功。由于地势影响,蛮军居高临下,把手关隘,汉军船只难以在湍急的水流中稳住阵脚,加之酷暑难耐,疾病四起,最后只能顿于此地。

耿舒本就是个权贵子弟,马援是出了名的不喜权贵,所以军中二人表面是决策冲突,实际可能互相看不顺眼。耿舒也就借着战事不利的现状,向哥哥耿弇写信抱怨,大概意思就是马援这个死老头倔的很,不听他的建议,导致大军停滞不前,贻误战机,使将士白白受损。耿弇就将此事报与刘秀,刘秀则派岀了梁松专门调査此事。但梁松还未到,马援就已病逝,而梁松心里还有旧恨未报,反正死人张不开嘴,也辩解不了什么,于是就趁机给死马援定了诸多罪名,刘秀也就随即追收了马援的新息候印。

这还不算完,此后梁松加上马武、侯昱等人又诬陷马援从交趾平叛带回家治病的薏苡仁,其实是珍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珍宝都是马援从当地搜刮而来,他谎称药材,刻意隐瞒。刘秀听到这些之后更加愤怒,于是下令不允许马援下葬,马援的家人也不敢言,只能将其尸首草草埋于城西荒地,没有一人敢去吊唁。后经其家人、故友多次上书,才获允下葬,直到章帝时期,马援才有了谥号,算是恢复了爵位。

一代开国名将,到底是为何得罪了小人,招来这样的陷害呢?其实很简单,导火线就是那封流传千古的《戒兄子严敦书》。在出征交趾期间,马援的两个侄子马严、马敦少不更事,出言不逊,马援为了教育二人,告诫他们要学龙伯高,即使学不好,仍不失为“谨敕之士”,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