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车柴油还是汽油推荐?近段时间缺柴油是什么原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小货车柴油还是汽油推荐

看具体情况了,柴油车省油,而且油价格便宜些,比如一辆面包车(0.5吨),汽油车百公里油耗8L,7元/L,那么就是56块百公里,柴油车百公里油耗5L,6/L,那么就是30块钱百公里,但是柴油车震动大,声音大,维修保养相对要贵一些,而且最闹心的是柴油经常闹油荒,排队加不到油,你要有心理准备才行,高速上面,货车不急的话一般跑70-90,急得话跑90-110,跑快了费油,看你加柴油是否方便,那一带是否经常闹柴油荒?如果不是的话用柴油车,省钱!

近段时间缺柴油是什么原因

“柴油荒”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陆路运输、水路运输加不到柴油的现象每隔一个周期就会出现一次,比如前些年在浙江、江苏、湖南等省份就曾出现过排长龙加柴油的“盛况”。

时间来到2021年10月,最近一段时间在有些城市又出现了“柴油荒”,比如前几天我们这里的加油站限量供应,一个大车只能加100元-400元,甚至一些民营加油站直接立起了“柴油售罄”的牌子。

之前出现“柴油荒”时,原因各有不同,有时候是因为炼油企业集中检修带来的减产,有时候是经济回暖带动柴油用量大幅度攀升,还有一些是“季节性”的原因,比如庄稼收割季、渔业季节来临等都会引起需求大于供给,从而引起“柴油荒”。

那么近段时间出现的“柴油荒”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呢?其实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原油进口数量下降,影响柴油供给

我国是原油需求大国,2020年我国原油消费量为7.36亿吨,其中少部分来自于自产,一半以上依赖进口,因此进口量多少直接影响柴油、汽油等成品油的供给。

先说自产部分,2020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9492.0万吨,平均每个月自产1624万吨;今年前7个月,我国原油产量为11620.70万吨,平均每个月自产1660.1万吨。从这两项数据对比来看,刨除出口量的变动不算,今年前7个月的自产量基本与去年持平。那么进口量今年有什么变化呢?

进口量方面,去年原油进口量为54239万吨,每月相当于4520万吨;今年1-8月份进口34636万吨,月均进口4330万吨,比去年月均进口量低了190万吨。

进口量减少的同时,我国全社会对原油的需求量却不断走高,这一点从GDP增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就可见一斑,此外今年前6个月我国原油消费量4.62亿吨,而去年全年是7.36亿吨,月均消费量比去年多是事实。

也就是说自产量基本持平,但进口量在萎缩、需求量在增加,这就造成供应量不足,或者说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是产生“柴油荒”的原因之一。

那么为什么不加大进口呢?不加大进口实际上出于“无奈”,一方面跟地缘关系有关,最重要的原因是今年受美元放水的原因,原材料价格普涨,原油进口价格大涨,比如去年我国原油进口单价是平均309美元/吨,而今年上半年的单价是440美元/吨,单价上涨了42%。

第二,提炼成本增加,油价涨幅不明显,造成“批零倒挂”

从原油到柴油,这个过程需要加工企业进行提炼,原油进口价格上涨的同时,提炼时所需的煤炭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就造成提炼企业提炼成本有了明显的上涨。成本上涨的同时,柴油价格的定价权又不掌握在提炼企业、售油企业手里,而是掌握在发改委手里,油价涨幅不明显,所以提炼企业不愿意过多的产油,产的越多则赔的越多,索性少产或者不产,进一步影响供给。

也就说,成本在增加的同时,经销商批发柴油的价格高于零售端零售柴油的价格,这就是“批零倒挂”现象,因此部分民营加油站索性不提供柴油,高挂“柴油售罄”牌。

第三,其他因素

除了上文说到的“进口量下降”、“批零倒挂”两个主要因素之外,还有几个因素也导致了“柴油荒”现象的出现:

1,需求量大增:正所谓“金九银十”,九月十月是柴油用量高峰,比如秋收、渔业、枯水期发电站用油量大增、工地施工进入黄金期等都会加大对柴油的需求,“柴油荒”随即露头;

2,跟节能减排有一定的关系:节能减排受指标限制,一二季度透支的减排目标需要在三四季度弥补过来,这也是导致提炼企业少产、不产的原因之一;

3,不排除有人为炒作的因素,再就是在电力供应减少的前提下,一些生产型的企业会加大对柴油的需求;

4,与部分提炼加工的提炼加工设备需要集中检修也有一定的关系。

以上6个因素错综交织在一起就造成了近段时间“柴油荒”现象的出现。

写在最后:

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还应该归咎于原油进口量减少,再就是“批零倒挂”降低了提炼企业和经销商的热情,随着10月22日24时汽柴油价格迎来新一轮的调价窗口期,柴油价格上涨,“批零倒挂”会有所缓解,相信短暂的“柴油荒”很快就能过去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中国为什么不发展柴油家用车

其实这个问题问的并不好,发展什么汽车是由市场来决定,政策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但最终对结果产生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市场的选择,市场不买账、上层如何发展、如何使尽都没用;就像现在新能源领域一样,虽然在大力发展、但市场不认可又能走多远?总不能强制消费者去购买对吧?所以在决定发展什么之前,首先要考虑市场对它的需求,有需求、迫切需求的产品必然大力推广!

实际上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欧洲曾经大力发展过柴油车(目前也动摇了),欧洲的柴油资源也不足、也是大量依靠进口,但招架不住消费者得意柴油车,市场对柴油车需求量特别的大、认可度超高,所以即便柴油资源不足、但也得服从市场的方向!咱们国内的柴油车型少么?其实也不少,过去奥迪、大众投放了很久的柴油车型,可老百姓不认可、市场需求量太低,所以最终也就不玩了;即便是现在,难道就没有柴油车型了?想买柴油机车型、还是能买到的,比如长城多款SUV都有柴油版,所以国家从来没有制约过柴油机车型、也允许各大主机厂引进,只不过消费者买的少罢了,难不成还非得有扶持才可以?只要市场认可、无需扶持同样能发展起来!

我们错过了发展柴油的最佳时机

咱们的市场环境与欧洲不同,欧洲消费者长期使用柴油机,由于几代消费者的沉淀、买车就买柴油版本已经成为了消费习惯,他们的逻辑就是为什么不买柴油车?而我们则恰恰是相反的,当我们选择一款车时,假如有柴油、汽油版本可选,那我们一定会想、为什么要买柴油车?这就是差异,我们没有养成消费柴油车的习惯,在我们的认知里、汽油车才是主流,而对柴油车并无喜好(当然个别朋友也会喜欢柴油车,但代表不了整体),所以消费汽油车就是我们的习惯、也是我们眼中合理的选择!
我们的汽车文化很短暂,前前后后加到一起也就不到五十年,这五十年历程中、完全是由汽油机填补的空白、完成的汽车普及,所以在我们眼中柴油车总是不对味;即便现如今柴油的品质过关、柴油机性能优秀,但依然打动不了大多数消费者;消费习惯、一旦养成,就极难改变!试想如果从上世纪80年代后、咱们大力发展柴油机,那么现在咱们的汽车市场肯定是被柴油车型所占领,因为普及阶段、我们率先接受的是柴油机;而实际上那个时代、我们的柴油品质不好、柴油稀缺,所以当时没有大力推广柴油车型,机会一旦错过了、那就是错过了,时间不能倒流!
现在咱们的柴油品质上来了、也很少再闹柴油了,可咱们消费者也养成了购买汽油车的消费习惯,所以在这个时候、即便是大力发展柴油车,收效也会甚微,很难拧得过市场;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对新能源扶持力度大的惊人、可市场表现却不断缩水,所以扶持、有的时候决定不了走势;总而言之,消费者如果都认可柴油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