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F-15鹰式战斗机?F-15战机也曾使用过鸭翼,为何美国战机最终放弃了鸭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F-15鹰式战斗机

如何评价F-15这架飞机?目前已有的对F-15的评价是:“没有一磅重量用于对地”“绝对空优”“第一架三代机”“他们爬升比我们平飞都快”

部分极端网友对于F-15的评价是:“照抄了米格-25的气动设计,二代机的气动”“最早的三代机,最差的三代机”“空有航电,没有机动能力”

F-15就是USAF定义的四代机的典型代表

上述的评价,有哪些是正确的呢?又有哪些是错误的呢?我认为除了部分极端网友的评价之外都是可以相信的,也是正确的。

其实上述这么多的评价都可以归纳为这三个问题:F-15的机动能力如何?F-15的空优能力如何?“F-15的气动设计如何,是否是真正的二代机气动?”

我们先来看一下F-15的机动能力怎么样?F-15的机动能力非常的优良,可以说是一代典范。我们要先来回顾一下F-15的出生历史。

在F-15出生之前,上代机F-4在越南的战争经历证明了,飞机的机动能力在空战中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在战斗中导弹万能论是不可取的。

所以F-15重新修改了设计方案,着重强调了增强了F-15的机动能力。如何评价F-15的机动能力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能量机动,角度机动,过失速机动。

F-15的能量机动十分的优秀,上述的一句评价就是这样的“他们爬升比我们平飞都快”,F-15的优秀的能量机动是由高推比和高升阻比决定的。

图为定常平飞状态下推导出的SEP的公式,有意思的是SEP的公式和爬升率的公式是一致的,虽然物理意义完全不同,Ta/W就是推重比,1/K为升阻比的反比。能量机动是包含飞机横滚,加速,爬升,稳盘的综合考量指标

F-15A的使用空重只有12.47t(携带飞行员,少量燃油,没有武器),F-15C在其基础上的空重有所增加,不过也很有限,F-15C的使用空重是13.1t同上述条件一样,没有携带武器。

其两台发动机给予其的推重比足够让其在机动性方面有很好的表现,因为F-15的型号有很多,而且飞行手册也是披露的,网上是可以找到的,自己查阅即可。

这是F-15A/C干净构型下的稳盘实测包线图,条件是最大推力和35000lb的飞行重量,也就是15.87t,发动机是F-100-PW-100,时间是1985.10.1,数据来源于F-15A Flight Manual USAF F-15-Series-A-B-C ,飞行手册目前已经解禁,所以我们想要获得F-15的机动数据是很简单的

对于角度机动来说,对于F-15来说虽然不是长项,但同样不弱,由于F-15的飞行手册已经解禁,所以我们可以窥见其角度机动的锋芒。

在3000米高空,F-15C携带4个AIM7和4个AIM9,瞬盘是25度/秒,资料来源USAF Test Pilot School Flight Test Manual Vol.1 chapter 9,1991.8。

F-15的最大升力系数实测值也有1.55,也是一个相当高的值了。

这个数值已经是很令人惊讶的了,举个例子,通常被认为是擅长于瞬盘的幻影2000在海平面的瞬盘有30度/秒,但是如果加上导弹重量和在3000米高的前提条件下的话,那么我想幻影2000相较于F-15C的瞬盘比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F-15的可控攻角有40度,可以笑傲大部分的战机,F-15不擅长过失速机动能力,不过F-15是可以做这类机动的,不过大多数过失速机动能力在实战中是没有作用的,属于舞术的范畴。

F-15关于尾冲和眼镜蛇的过失速机动动图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我们可以得知F-15的机动能力是非常强悍的。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F-15的空优能力是否强悍?

其实空优能力在一架战斗机上体现出来的无非就是,机动能力+航电。只要机动能力和航电就位,那么这架飞机的WVR,BVR,格斗能力都是很好的。

刚才我们已经简单的论述了F-15的机动能力,那么现在再来看一下F-15的航电如何?

加装在F-15上的APG-63,APG-70,APG-63(v)2,包括现在正在升级的APG-63(v)3,都代表着目前或是原来雷达的巅峰水准之一。

F-15还加装了密集的EWWS传感器,在后期的MSIP中还升级综合成了TEWS。F-15的航电水平,不管是在哪个时期都是世界一流的。其实这个结果是可以预料到的,因为美国的航电在全球的水平一直是最先进的。

所以我们知道F-15的空优能力也是非常强悍的。

第三个问题:F-15是否是二代机的气动?当然不是了。

所谓F-15是二代机气动设计的初衷是来自于,F-15和米格-25。

上方的F-15和米格-25乍看之下的确很是相像。

但是这说明F-15抄袭了米格-25仅仅是二代机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战斗机在设计过程中在某些方面有相似的气动外形是很正常的。因为两架飞机可能会共同注重同一种性能,所以在气动设计上有相似的地方是很正常的。J-10和鹰狮也是个典型例子。

我再举个例子,我们知道苏-27要晚于F-15许多年服役,当初在USAF刚刚发起关于F-15的竞标时,北美就在竞标书中提出了翼身融合+长边条的设计,但是被否决了。其后的多年苏-27就是翼身融合+长边条的典型代表,难道我能说苏霍伊抄袭了北美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NASA最后确定的F-X计划的四种构型,最后选择了麦道的LAFX-8。类似于米格-25的构型显然是LAFX-10,格鲁门的LAFX-4随后被海军发展为了F-14,LAFX-9在一定程度上很像苏-27,如果将单垂尾变成双垂尾的话,按照部分网友的思路,显然是苏-27抄袭了LAFX-9

观察苏-27的顶视图,我们可以发现,苏-27与LFAX-9的构型是有较大相似之处的,尤其是机头和机翼部分,再加入长边条之后,可以说很像,但是这能够说明苏-27抄袭吗?

而且F-15像米格-25就是二代机气动设计吗?显然也不是的,F-15的可控攻角虽然不如F-18和F-14,但是也有40度。而且F-15的翼型剖面的前缘固定扭转和前缘半径经过精心设计,对跨音速区间做过优化,跨音速升阻比很高。

所以F-15并不是二代机气动设计。

通过上述问题,我们对F-15有了一个大致印象:机动性很强,空优能力很强,气动设计优秀。

所以我对F-15的评价是:“拥有卓越能力的空优战机”和“依然是世界最强的三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