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耶律大石可敦城收兵,蒙古能崛起么?最后1分钟领先15分,李春江已经鸣金收兵,为何杜锋还迟迟不肯下主力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如果没有耶律大石可敦城收兵,蒙古能崛起么

蒙古的崛起跟西辽放弃漠北草原有一点点的关系,但没有直接关系。

辽国对漠北草原的管理,以安抚为主。但是有辽一代,漠北诸部与辽王朝的关系可称叛服无常。其中乌古、敌烈、阴山室韦与辽国的关系较为紧密,梅里急、阻卜等部则主要以叛乱为主。

为此辽国在漠北草原的深处设立了西北路招讨司,下辖招州、镇州、维州、防州,提防草原民族造反。(镇州就是可敦城)

也就是说,辽国统治漠北草原时期,契丹人和草原民族的关系比较复杂。有一些部落是辽国忠实的马仔,有一些则经常想着怎么独立,脱离辽国的控制。

金灭辽时,由于辽国分崩离析,对草原的控制力大不如前,因此在当时,草原各部纷纷起了异心,打算抛弃辽国。

但是由于女真人是通古斯语族,跟草原民族有先天的隔阂性。并且金国恃强凌弱,对漠北草原各部采取军事威压政策,给漠北草原各部留下了一个很差的印象。因而当辽国奄奄一息之时,草原部落又纷纷转头,又继续支持辽国。

比如1124年,辽朝彻底完蛋前夕,阴山室韦部就派兵“勤王”,协助辽天祚帝跟金朝做了最后一搏。

只不过,由于天祚帝太稀烂,辽国和支持它草原各部的最后一搏,最后以失败告终。

天祚帝败亡前夕,耶律大石这个光杆司令率领残部流亡至漠北草原的可敦城。

前面说了,漠北草原民族中,有一些部落是辽国忠实的马仔,因而当耶律大石率残部抵达可敦城后,这些拥辽部落迅速集结,纷纷团结在了耶律大石的周围。

当时,有十八个部落给耶律大石捧场,这十八部分别是: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

在这些部落首领们看来,辽朝皇帝就是他们的大汗,耶律大石既然是大汗的人,那也就是他们领导人。

至于金国?东北来的通古斯蛮人而已,没兴趣效忠那种外来户。

注释:敌剌部是鞑靼后裔,也就是后来塔塔尔人的祖先;王纪剌部就是弘吉剌部,蒙朝皇后多出自这个部落;茶赤剌部就是札答兰部,后来的札木合就出自这个部落,属于蒙古部的分支;密儿纪部即蔑儿乞部,也就是跟成吉思汗抢老婆的那个部落;阻卜部即克烈部,王汗出自这个部落。

不过,有捧场的人,那就有不捧场的。比如成吉思汗的爷爷合不勒汗,他就没去。

当时,辽国灭亡,金国忙着打北宋,无暇派兵占领草原,此时草原处于无主状态。合不勒汗便趁机脱离辽、金统治,自立为汗。

在合不勒汗的强势领导下,蒙古部落迅速开疆扩土,威势日盛,成为漠北草原东部的一个小强部落。不管是耶律大石还是金国,都要拉拢他。(合不勒汗当时只是统一了蒙古部落,没有统一草原)

面对拉拢,合不勒汗接受了金国的册封。金太宗完颜晟大喜,遂宣召他入朝,打算给足他面子,并以他为招抚榜样。结果就在待合他的宴席上,合不勒汗估计是喝多了,他竟然跑去捋金太宗的胡须,让其很没面子。

金太宗当时没有发作,但过后又后悔,让使者追合不勒汗回来,打算杀了他。合不勒汗知道金太宗的用意,蛟龙入海,岂能再困于浅滩之上呢?于是这名使者就躺枪被杀。

自此,金与蒙古结怨。

当时合不勒汗一面整兵抗金,一面接受耶律大石的安抚,成为耶律大石的盟友。

1130年,耶律大石在可敦城站稳脚跟后,他意识到金朝已经不可战胜,就动了朝其他方向发展,等强大后在反攻的想法。

但耶律大石依然有后顾之忧,那就是金朝可能随时会派兵剿灭他。于是他就派少量兵力向金朝进行试探性骚扰,果然金朝大怒。但金朝与南宋正在交战,无法抽调兵力。(当时金国正在“搜山捡海”抓赵构)

于是,金太宗便派人去蒙古高原各部,下令让他们出兵。结果没有部落听金朝的话,都按兵不动。

这次试探性的进攻后,耶律大石摸清了金国的底细:就是在短期内,只要蒙古高原各部依然不归顺金朝,那么金朝就根本抽不出兵力来消灭自己。

于是耶律大石便开始西征,把可敦城的主力调往西域方向。在可敦城则只留一少部分兵力镇守。(耶律大石这次西征没有成功)

听说耶律大石率部西征后,金朝认为此时正是解决耶律大石的大好时机,便趁着耶律大石在西域,可敦城空虚之际,发动了燕云地区的汉人和一小部分的女真人,组建了一支一万人的远征军,打算长途跋涉的去进攻可敦城。

然而,金朝这次的远征,彻底失败了。从燕云到可敦城,路途三千多里。而且为了避免惹怒蒙古高原各部落,金军还只能走沙漠沿线。其结果就是负责辎重的民夫悉数死在了沙漠,牛车也十不存一。

听说金国远征失败的消息后,耶律大石考虑到可敦城附近地理环境不好,不宜立国。于是他趁着这次胜利,将可敦城周围拥护他的各部落首领召集起来,号召他们随自己一起迁徙到西域,并放弃可敦城。

有了草原部落的支持,耶律大石随即进行第二次西征。这一次西征,战果非常显著,半个西域基本被他拿下。

1134年,耶律大石认为反攻复国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便派大将萧斡里剌率七万大军东征金朝。

结果,西辽这次的东征也跟金国的远征一模一样,牛马多死,大军补给困难,耶律大石不得已下令撤军。

远征失利后,耶律大石对复国彻底死心,专注于在新疆和中亚发展势力。

与之同时,金国上下听说耶律大石的东征失利后,举朝紧张,金朝权臣完颜宗翰力劝金太宗反攻。金太宗准奏,完颜宗翰便东拼西凑,拼凑了大量汉人和投降契丹人为主的军队西征西辽。

然而结果跟之前一样,也是补给困难,士气低落。数千契丹士兵趁机叛逃西辽,西征以失败告终。

金军西征失利后,也跟耶律大石一样,对灭掉西辽不抱有希望,转而向南宋开战。决心灭掉南宋。(完颜宗翰死后,金国统帅完颜宗弼力主灭宋)

由于耶律大石和金国都退出了草原,一个向中亚发展,一个向江南发展,因而此时的漠北草原便完全变成了一个无主之地。没随耶律大石西征的部落纷纷自立。比如当时的合不勒汗就非常活跃,数次骚扰金国边境。

1146年,金国在蒙古人的反复骚扰下,忍无可忍,遂决心反击。

当时,金国统帅完颜宗弼统帅40万大军,仅神臂弓弩手就带了8万,讨伐蒙古。可是由于合不勒汗根本不跟金军决战,以运动战的方式打的金军团团转。金军被动至极,只能宣布退兵。随后,金蒙议和,割让西平河以北二十七团寨与蒙古。并且金国每年还无偿赐予大量的牛羊马予蒙古。(相当于北宋给辽国的岁币)

至此,金国对漠北转入守势。

而在此战之前,耶律大石病死,西辽在他死后也彻底放弃可敦城,克烈部南迁,占领了可敦城。

至此,西辽的势力也彻底退出草原。

之后不久,合不勒汗病死,汗位传给其弟俺巴孩汗。金国设计害死俺巴孩汗,致使刚刚统一的蒙古又陷入四分五裂。直到五十多年后,随着成吉思汗的崛起,才又重新恢复统一。

总的来说,西辽放弃可敦城,与蒙古崛起有一定的关系,但没有直接联系。

如果耶律大石不走,凭他的影响力,其它的草原诸部断然不可能做大做强。因此,耶律大石把发展重心移到西域时,合不勒汗确实占了便宜,并一度在草原东部称王。

但是,耶律大石的实力本身并不强,他能在可敦城号令草原诸部,只是因为他沾了辽国的余光而已。他在全力西征之前,他其实很清楚自己的尴尬处境:草原毕竟草原民族的地盘,不是他的地盘。他的安抚只能起一时的效果,如果时间长久,难免草原诸部会有异心。所以他必须要不顾一切的西征,要打下属于他自己的地盘。

而对于蒙古来说,耶律大石的压制只是一时的压制。只要等他死了,新任大汗的号召力不如耶律大石,蒙古的崛起是必然的。

后来蒙古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强势崛起,即便那时候西辽在草原依旧有影响力,其结果也肯定是被蒙古碾压消灭。

最后1分钟领先15分,李春江已经鸣金收兵,为何杜锋还迟迟不肯下主力呢

最后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