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写了郑板桥哪些事?都说难得糊涂,为什么有人不愿意糊涂着过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难得糊涂写了郑板桥哪些事

一是糊糊涂涂吃饭 。

郑板桥为官清廉,心系民生。乾隆十二年,郑板桥由于开仓济民的善举被告发于朝廷,被撤职罢官。离开潍县时,他雇了三头小毛驴,一头驮着简单的行李,一头驮着两夹板书和一个乐器,另一头由一名随从骑着在前面引路。老百姓哭着挽留他,他画了竹和菊与他们道别,并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回到家里,他在自家的厨房写了一副对联,内容是“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这副对联虽直直白白14个字,但却说出了两层意思。一是反映了郑板桥清贫的家境,二也揭示了他对饮食的注重。他吃的是青菜萝卜糙米饭,喝的是天然水浸泡的菊花茶,用的是我国传统的瓦壶。郑板桥这种粗茶淡饭,不讲究,也不挑食,糊糊涂涂吃饭,从而糊糊涂涂地活到了古来稀的年龄。

古代医家和养生学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清淡和素食对健康长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鲜蔬菜、干果、浆果等食物的生物活性极高,是延年益寿的可取食品。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注意控制肉食,多食一些富有营养的清淡食品,如豆油、菜油、青菜、水果、粗粮、豆类、海洋植物等,并能保持大便通畅,健脾益胃。

二是糊糊涂涂性情。

60岁时,郑板桥为自己写了一副寿联:“当今之人,啥叫康宁?袋中有点余钱,坛中有点剩酒,锅中有点余粮,取几页陈旧纸张,狂放的吟诗高歌,高兴时就像个顽童。如此这样,就是活过六十还嫌不够;要想长寿,就得早睡早起,耳无俗生,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平日里育花养柳随意穿插,一日情闲胜似两日,这样下来,不愁活不过一百岁。”这首诗说出了郑板桥糊糊涂涂的性格给他带来乐观、豁达、求实的态度,使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平和、喜悦,充满着美好宽慰的状态,这是他长寿的灵丹妙药。

三是糊糊涂涂对事。

郑板桥虽然一生坎坷,但为人处事,不为名利,不计得失,言行一致,忠实诚信。他在“难得糊涂”字幅上面有一段文字,内容是:“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其实他所说的“糊涂”是指心理上的一种自我修养,劝诫人们胸怀开阔,宽以待人。这种超凡脱俗的心理状态正是郑板桥长寿的秘诀。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实际上是一种大修炼,大造化,这和古人说的“大智若愚”的思想一致。

四是糊糊涂涂吃亏。

郑板桥另一条养生字幅是“吃亏是福”。这条字幅包含了深刻哲理,与“难得糊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不计得失但求心安,是郑板桥吃亏是福的核心思想和为人处事的准则。

都说难得糊涂,为什么有人不愿意糊涂着过呢

难得糊涂据说是出于郑板桥之口,曾见到有人将其以大笔书之悬于办公之处,亦见有人胸前佩有难得糊涂佩章者。这句话被国内部分人抬高到座佑铭式的醒世格言,成为大聪明人的标记。

为什么会这样?应该也是众多国粹之一吧!在我们生活中常会遇到某一敏感问题时,其实人人已觉察到,认识到了,却无一人当众说出,都在装糊涂,为什么?明哲保身,旦求无过。不是有枪打出头鸟,露头椽子先朽的老话嘛。《菜根谭》云: 杨修之躯见杀于曹操,以露已之长也; 韦诞之墓见伐于钟繇,以秘已之美也。故哲士多匿采以韬光,至人常逊美而公善。但不幸的是,随着世态的变化,这种聪明却褪化成一种世故,园滑,老道,乃至一种没有棱角式的所谓看破不说破,事后做诸葛,见善不为,遇恶缄口,明哲保身之大聪明大智慧。所以不自信地说,难得糊涂已成社会规避矛盾之常态了。

我在2018年11月10日曾有《无题》一诗,与大家分享:

杨修见杀非露长,

阿瞒奸雄亦荒唐。

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徒悲伤。

至察不明明投暗,

大勇若怯三齐王。

世人谬赞郑板桥,

峥嵘未必好逞强。

为啥要难得糊涂和做明白人矛盾吗

难得湖涂是江南八怪的潍县县令,以竹石兰画而闻名的画家郑板桥的杰作。

据传郑板桥在潍县县令任时,在大事上果断清明,在上下左右为官杂事甚多缠身,对上司不合理要求和同僚亲友的不合理诉求,厌烦无奈,只能得过且过而糊涂搪塞莫棱两可,拖之不理。一天好友对饮,酒过三循,友问其为官之道,板桥提笔写道,〈难得湖涂〉。并续写,:聪明难,湖涂难,由聪明而转入湖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郑板桥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喜竹石兰精神,人正骨刚,把潍县治理很好,民间传说口碑甚佳。正因如此,一生再无升迁,后隐居扬州。

……郑板桥是我们老潍县父母官,欢迎朋友到此参观郑板桥博物馆。

你觉得什么是糊涂

什么是糊涂?

因为明白,所以理解。因为理解,所以包容。因为包容。所以糊涂。因为糊涂,所以心宽!

糊涂意思是什么

糊涂有一种是难得糊涂,还有一种是真正的糊涂,不管怎样,该糊涂时就糊涂,不该糊涂时千万不要盲目的跟风糊涂起来呀,还是要有自己的准则标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