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窑口的瓷器怎样区别(五大名窑瓷器特点口诀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五大名窑瓷器特点口诀是什么

五大名窑瓷器特点口诀是:

一、

哥汝官钧胎色灰,官胎质密釉下垂。

汝窑薄胎又裹足,钧胎重厚超汝官。

胎薄体轻认定窑,竹刷芒口泪淌垂。

二、定窑唐、宋釉的区别

唐定色灰宋发黄,宋时泪滴灰点唐。

南宋生硬北唐轻,黑定无色暗点藏。

三、定窑釉的老化

浮亮釉层脱不匀,釉面可见蝇翅纹。

气泡两层下层小,水泡在上鱼籽匀。

釉像油漆下干泡,鉴别定窑眼有神。

四、定窑看口看釉

定窑芒口胎白腻,积釉泪痕黄如玉。

五、绿定鉴别

缘定胎色宋白黄,宋时泪滴厚釉长。

釉绿不均南北宋,釉绿若厚大泡藏。

六、真假定窑瓷

假定真定可辨说,真假泡儿差不多。

真定竹刷泪滴活,防品刷滴假相多。 

真泡亮光难见底,防泡见底光不多。

七、定瓷年代窑系原因

唐定显白带泛灰,白青青白早宋成。

泛白用煤北宋晚,定窑系中各一堆。

定窑瓷中有鎏金,色料铜铁绿红黑。

八、定窑各年代釉层的观泡

定窑早期白泛青,层上大泡亮如珠。

深层布满小实泡,大泡齐列但稀疏。

乳白牙白鱼籽小,大小都有深小珠。

但比泛青泡要少,牙白层间大小出。

九、定窑观泡简句

小泡深密鱼籽珠,大泡青亮齐又稀。

乳牙二白大小泡,泡少层间大小出。

十、黑定紫定篇

紫定白定泡不同,黑定紫定少泡溶。

黑紫釉少才有泡,脂挂紫金土砂行。

好似松香绞砂形,黑紫以铁来呈色。

控温掺铁比列灵,定窑瓷美变无穷。

十一、哥窑

哥窑窑址没发现,明显金丝和铁线。

鱼籽蟹爪百圾碎,胎体厚薄都可见。

粉青月白米黄色,釉面光泽如肤汗。

十二、官窑篇

亮如龙泉薄如定,用手一提非常重。

开片如哥质坚硬,且看紫口庙堂供。

瓷器五大名窑分别是哪五个

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1、汝窑:

汝瓷属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汝州市区张公巷,方圆30平方公里,及蟒川乡验货店村方圆40平方公里,及当时所辖的大营镇清凉寺村。事实上,自宋初以来便有了汝窑的烧制,北宋晚期更是其鼎盛时期。

2、官窑:

宋代官窑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具体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

3、哥窑:

哥窑与官窑类同,也有紫口铁足,也有开片,不过至今其窑址不明,学界对其烧造年代也有分歧,有人认为并非是宋代,而是元代。

4、钧窑:

钧窑主要烧造时期有说为宋、金、元,而有学者认为如今被定为宋代钧官窑的陈设瓷为明初永乐宣德时期烧造。钧窑有钧官窑和钧民窑之分,钧官窑窑址在河南禹州市(时称钧州)。

5、定窑:

定窑是最早为北宋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场,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

扩展资料

意义:

五大名窑的瓷器是人为制作的物品,它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然反映人的主观意识,陶瓷艺术装饰表达了人的自然观念,人的想象、情绪和理想。

陶瓷艺术装饰精致地表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文思想,历代陶器和瓷器装饰纹饰既有自然界的山山水水、花鸟鱼龙,又有人类自身,而且在这一纹饰中,总是执着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陶瓷艺术装饰表现了人物内心纯真的感情和潇洒的风度,使人成为真正优美的形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大名窑

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各自都有些什么特点

宋代五大名窑有何特点?汝窑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窑址在河南汝州(一说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因此而得名。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等为主。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
钧窑
 钧窑分官钧窑、民钧窑。
 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合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
 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
。因钧瓷釉层厚,在烧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刚”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
官窑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
。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
哥窑
 哥窑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窑之一,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拒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
,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
,也称章窑、龙泉窑。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
。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
,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
。小纹片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
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黄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是为上品。器形以洗、炉、盘、碗为多。
定窑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民窑。始建于唐,兴盛于北宋,终于元代,烧造时间近七百余年。窑址分布于河北曲阳县磁涧、燕川以及灵山诸村镇,这里唐代属定州,称为定窑。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黑釉、酱釉称为“黑定”、“紫定”
,也别具特色,制作精湛,造型典雅。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
 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

宋代五大名窑是按照什么进行划分的

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那么这五大名窑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又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划分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