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与学(孩子初中努力学习数学,成绩一直下降,老师说学的太死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孩子初中努力学习数学,成绩一直下降,老师说学的太死什么意思

我小孩以前也是个憨憨。在小升初的时候,我发现她数学跟不上了,我老婆急着去报班,我说没必要,我来教!

说白了,哪个学霸背后没有父母的奋力托举(当然学神除外)。

数理化这玩意,老师说:学太死了,其实表明这老师也是个二把刀。

我小孩天赋不高,我给她的要求是:自己看书,买本难度适中的教辅(简单50%,中等40%,难题10%,譬如:教与学),让她自己做,每天晚上,针对她不懂的进行讲解,日事日毕,周清周结(每周给一天把不懂的再次总结整理)。一年时间,数学,科学基本都是100分的实力。

当然,我是985本硕毕业的,水准之高和那些狗屁辅导班老师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我给小孩讲题时,除了书本上的基本公式外,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和技巧,讲解过程行云流水,逐步逐步我孩子明白了,所谓的技巧,公式,刷题都不重要,学习理科最重要的是:从没有公式到一脑袋公式再到没有公式。

学习学习的方法,学习学习的思想,这才是我们要求孩子掌握的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联系大吗

高中数学内容与初中内容有很大的联系,可以说,在初中阶段,你将二次函数相关的内容学懂了就相当于学会了高中数学的百分之四十。

  高中数学的概念有很多是由初中数学转变过来的,有时候只是换了一个角度看问题而已。

比如:

1、高一的区间概念,其实就是初中数学里面不等式(组)解集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2、集合的概念在初中数学里面就是解集的的一种拓展;

3、高一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函数,其实也是初中数学里面函数概念的一种更精确的描述,在初中里面,函数是用来表述一个变化过程的,而高中里面讲的是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一个对应,在讲完函数的概念之后,再接着讲映射,而映射其实就是函数的进一步拓展,这一路过来就相当于数的拓展,小学只学正数的加减乘除,到了初中就学习正负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实数的加减乘除;

4、初中里面求解两个二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在高中里面的解析几何里面经常用,其思维本质都是:联立两个方程然后消元,之后在讨论消元后方程的解得情况;

5、距离问题。在初中只是一个定性的问题,告诉你什么是距离的概念,到高中就是一个定量的问题,要你求点与点、点与线、线与线、点与面之间的距离,而涉及到距离问题,就不得不提及勾股定理;

6、三角的概念,这个是对初中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在初三时候学习的特殊三角函数值,就是高中三角部分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以上就是我对初高中数学联系之间的一些看法,当然高中数学不完全是初中数学知识的拓展,也有高中数学所特有的内容,比如:导数、算法、复数、参数方程这之类的知识。这些内容其实是高等数学里面非常粗浅的问题。

  最后,总结下,高中数学有些内容是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另一种表示,有些内容是初中数学知识的深化,有些内容是高等数学的粗浅部分。并不是题主所说的一点联系都没有,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并不是空降而来的,在学习时候多多思考一下,就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联系。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好学么如何备考

刚好去年考过这个回答一下,我先来整理一下思路。好学不好学,要看个人,如果您刚刚大学毕业或毕业时间较短,高等数学及相关学科知识还有些印象的话,比较好办,如果丢了很多年,平时工作也用不上,那估计要费点力气。(这里注意一下,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数学学科知识考的并不是初中知识,昨天看到有个问是不是只要刷初中题就行了,看了看,没回答。)

笔者多年保持着对数学的兴趣,没事就翻翻高等数学那些书,再深的咱也看不懂了。

一、先说辅导教材,我在某宝上买的中公的,的确,人家做的挺好的,最后助我一次三门都过,到了考场外,看到那些年青的男男女女手里拿的也是和我一样的教材。

二、备考

从报名到考试,大约只有前前后后一共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头大呀,我对知识三门的知识进行分类。大致我分成2类,1类是这么数学的前部分,也就是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这是硬功夫,必须有实力,但好在占的分数不是很大60-70分。另外就是这门的后部分以及其他2门(《综合素质》、《教育知识和能力》)属于软知识,是属于那种扯一扯也能拿点分的。

1)对照教材,啃硬骨头。数学学科知识分大学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数学学科知识。

大学的为1.数学分析(极限、函数连续性(证明的大题一般在这里出)、一元函数微积分、级数、多元函数微积分)2.高等代数(多项式、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二次形、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线性空间、线性变化,欧式空间)3.空间解析几何(空间坐标系与向量、空间的平面与直线,曲面及曲线方程)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与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高中的就不赘述了,个人认为,有时间的就看看,没时间就算了,考的不多,再说,读过大学的人,高中的知识基本也是知道的。

2)知识梳理

针对上门提到的软的部分,对《综合素质》这门不管,我对照教材,一页一页的过,使用了百度的脑图做思维导图,每个知识点都做了,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的确,感觉学会了不少东西。

3)做真题,教材带了10套预测试卷,就做这10套,不会的,看教材看知识点,弄懂。那些软知识的真题,选择题错的汇聚起来,一遍一遍的继续,直到都会。

4)考试前,我又做了一件事情,我将试卷的简单题、论述题都在电脑上又打了一遍,一个字一个字的敲键盘的那种,是不是很顽强!敲多了,你几乎感觉到考试要考啥,什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新教改下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

5)详细说说数学这门的应试。

1.单选8题40分(含2个数学史方法论之类的送分题),这部分基础题 力争最多错1题

2.简答题5题35分,3题较简单的计算,2题教学能力方面的简答题,记忆力强的很好办,像我这样记不住东西只有东拉西扯。

3.解答题10分

线性变换或者函数连续性等方面的,有时候感觉看懂题目比较困难,能写多少是多少,千万不要恋战,时间紧迫。

恭喜你,下面就脱离高数的苦海了。

4.论述题15分,课程方面的,使劲的写吧,多拿点分。

5.案例分析题20,初中教学方面的

6.教学设计30分,多看辅导书和预测试卷的解答方法,考的是角平分线证明吧,反正,写的满满的,不过,很久不写字,写一会,手就酸痛,字是一塌糊涂,幸运的是,最后的折算分是80分。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