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各诸侯疆域及分
发布时间: 2023-07-17

公孙瓒

主要成就:驱叛胡于塞表,破黄巾于孟津

官职:涿县县令、骑督尉、中郎将、奋武将军、降虏校尉、前将军

爵位:都亭侯、蓟侯、易侯

部下 :

严纲:被公孙瓒任为冀州刺史,界桥之战中带领先锋,被杀。

田楷:被公孙瓒任为青州刺史,在巨马水之战中领军。

单经:被公孙瓒任为兖州刺史。

邹丹:在鲍丘之战中领军,被杀。

关靖:长史,劝阻公孙瓒出撃冀州,公孙瓒死后与袁绍军决战,战死。

刘备:平原令,与田楷共拒袁绍,后与田楷到徐州救陶谦抗拒曹操,后为陶谦部下。

赵云:随刘备守平原,领导骑兵。

田豫:东州县令,王门叛变时众人欲降,田豫说服王门退兵。

王门:叛变获袁绍给与万余人来攻,田豫说服王门退兵。

范方:率领公孙瓒支援刘岱的部队,后因刘岱听从程昱之意见接近袁绍而遭撤回。

季雍:公孙瓒麾下鄃县令。初从袁绍,后雍以鄃县叛绍而降公孙瓒,瓒遣兵卫之。绍遣朱灵攻之,力战拔之,生擒雍。

文则:建安四年(199年),黑山帅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分三路相救公孙瓒。援兵还没到,公孙瓒秘密派部下文则送信给公孙续,途中被袁绍劫得了信。

李邵:钜鹿太守,在公孙瓒讨伐袁绍时倒向公孙瓒,但被董昭用计摆平。

孙伉:亲公孙瓒一方,在董昭摆平李邵时被杀。

张吉:公孙瓒的部下,董昭利用他散布假情报摆平了李邵、孙伉。

刘纬台(算命的),李移子(卖布的),乐何当(小商贩):公孙瓒拜把兄弟,都受公孙瓒亲待。王粲《英雄记》有载。

公孙纪:原是刘虞的部下,因公孙瓒以同姓而兄弟相待,而把刘虞要杀公孙瓒的消息告诉公孙瓒。

公孙度:

主要成就: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割据辽东

官职:郡吏、尚书郎、辽东太守

封爵:辽东侯、平州牧

部下:

王烈,东汉中后期北方名士,曾任辽东太守公孙度的长史。(《魏志·管宁传》 )

柳毅、阳仪,公孙度亲信,公孙度向他们商讨自立为王,后不久被张辽所破。(《魏志·公孙度传》、《张辽传》 )

凉茂,被公孙度擅自扣留,公孙度曾想趁曹操远征乌桓时袭击无守备的邺城被其劝阻。(《魏志·凉茂传》)

刘虞:

评价: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

官职:幽州刺史、甘陵相、宗正、大司马、太傅

爵位:襄贲侯

部下:

公孙瓒,奋武将军。以讨乌桓为名累积势力,不听刘虞号令,刘虞本欲讨伐,但反为公孙瓒知悉并杀害。

田畴,掾。受刘虞命令出使长安拜见献帝。

魏攸,东曹掾,右北平人。刘虞欲讨伐公孙瓒时作劝阻,因其认为公孙瓒尚有利用价值。

程绪,刘虞从事,代郡人。刘虞集结兵马欲讨公孙瓒,认为公孙瓒罪名未正,宜兵临城下令公孙瓒自动投降。被刘虞以临事阻议处斩。

公孙纪,州从事。因公孙瓒以同姓而厚待,在刘虞集结兵马欲讨公孙瓒告密令公孙瓒成功逃脱。

鮮于银,刘虞从事,骑都尉。受刘虞命令出使长安拜见献帝。刘虞被杀后与刘和向公孙瓒复仇,令公孙瓒元气大伤。

鮮于辅,刘虞从事。刘虞被杀后与刘和向公孙瓒复仇,令公孙瓒元气大伤。后曹操封为度辽将军,封都亭侯,侍奉曹魏至魏文帝时代。

齐周,刘虞从事。刘虞被杀后与刘和向公孙瓒复仇,令公孙瓒元气大伤。

孙瑾,为常山相;张逸、张瓒,为常山掾。刘虞被杀后大骂公孙瓒,后一同自尽。

尾敦,刘虞故吏。刘虞被公孙瓒诬陷与袁绍合谋要当皇帝,胁迫使者段训将刘虞斩首,并送首级到京师。尾敦见后,便劫走刘虞的首级并安葬。

赵该,渔阳人,据《卮林》所提,为刘虞属下别驾,有一姐名为赵爱儿。

袁绍

主要成就:统一河北,成为汉末最强的诸侯;治理河北政宽,百姓德之

官职:大将军、冀州牧

爵位:邺候

部下:

邺城

田丰,在官渡之战之前,建议偷袭许都,袁绍以儿子生病为由拒绝。后被下狱,袁绍官渡失败后,将田丰杀害。

沮授,在官渡之战之前,建议打持久战,未被采纳,官渡之败后被俘。其后密谋逃回袁绍,事败被杀。

审配,因许攸家人犯罪而作拘禁,令许攸出卖袁绍,引致官渡之败,袁绍死后助袁尚继位。

逢纪,向袁绍献计把冀州鹊巢鸠占,袁绍死后助袁尚继位。

辛评,因其弟辛毗内通曹操,以通敌罪名囚禁。

辛毗,被袁谭派遣向曹操求援,辛毗反而建议应以此机会吞并河北。

郭图,支持袁谭继位,南皮城破后被曹操斩杀一家。

许攸,官渡之战时其奇袭许昌的建议未被采纳,家人犯罪被拘禁引致许攸出卖袁绍,献计奇袭乌巢。

荀谌,荀彧之兄,说服韩馥出让冀州州牧职位予袁绍。

陈琳,“建安七子”之一。袁绍的军中文书,多出其手。

孟岱,与审配有间隙,在官渡之战失败后,审配的两个儿子为曹操所用,遂对袁绍说:“配在位专政,族大兵强,且二子在南,必怀反畔。”袁绍因此任命他为监军,代审配守邺城。

朱汉,袁绍封为都官从事。围韩馥府第,弄跛韩馥大儿,为袁绍所杀,韩馥要求离开。

周昂,袁绍部将,在孙坚攻董卓间,被袁绍派与夺取孙坚屯兵地阳城,射杀公孙瓒之弟公孙越。

栗成,袁绍任命的魏郡太守,被黑山贼所杀。

陶升,原是小吏,有善心,曾加入黑山贼,后被袁绍收为部下,不久提拔为建义中郎将。于毒杀栗成后,袁绍和陶升攻杀于毒。

董昭,袁绍任命的魏郡太守。

季雍,背叛袁绍而降公孙瓒。

朱灵,袁绍早期武将,被袁绍派遣攻打背叛袁绍的季雍。 曹操讨伐陶谦时奉袁绍之命督三营军士赶赴增援曹操。其后留在曹营。

淳于琼,袁绍军中宿将,官渡之战期间守护乌巢,曹军快速攻陷了乌巢阵地,被乐进所掳获后处死。

麹义,袁绍骁将,屡次大破公孙瓒军,恃功而骄恣,为袁绍所杀。

崔巨业,袁绍大将,领兵围故安,被公孙瓒在巨马水大破袁绍军。

蒋义渠,袁绍大将,袁绍在官渡之败后蒋义渠收拾残兵。

颜良,袁绍名将,颜良军因被孤立作战,被关羽斩杀。

文丑,袁绍名将,颜良被杀后与刘备共同攻击曹军,为曹军士兵所杀,在演义里死于关羽刀下。

张郃,袁绍大将,官渡之战期间与高览被郭图诬告,一同投降曹操,为后期曹魏抵御诸葛亮北伐大军的大将。

高览,袁绍大将,官渡之战期间与张郃被郭图诬告,一同投降曹操。

韩猛,袁绍大将,官渡之战时被袁绍派往攻击曹军粮道,曹仁破于鸡洛山。

蒋奇,袁绍大将,官渡之战时为沮授推荐护送淳于琼运粮军,为袁绍拒绝。

眭元进,袁绍部将,官渡之战期间守护乌巢,曹军快速攻陷了乌巢阵地,被斩杀。

韩莒子,袁绍部将,官渡之战期间守护乌巢,曹军快速攻陷了乌巢阵地,被斩杀。

吕威璜,袁绍部将,官渡之战期间守护乌巢,曹军快速攻陷了乌巢阵地,被斩杀。

赵叡,袁绍部将,官渡之战期间守护乌巢,曹军快速攻陷了乌巢阵地,被斩杀。

何茂,袁绍部将,官渡之战期间受于禁与乐进等进攻别营,不敌投降。

王摩,袁绍部将,官渡之战期间受于禁与乐进等进攻别营,不敌投降。

严敬,袁绍大将,黎阳之战中奋勇力战曹军,最后仍被曹军的乐进斩杀。

冀州

审荣,曹操攻邺时引兵入城。

吕翔,曹操攻邺时投降。

吕旷,曹操攻邺时投降。

马延,曹操攻邺时临阵投降,引起袁尚士兵溃败。

张顗,曹操攻邺时临阵投降,引起袁尚士兵溃败。

牵招,袁尚命牵招向高干求援被拒绝后投降曹操。

李孚,袁尚命李孚入城通知审配联合攻击,后助曹操在袁谭死后安抚南皮民众。

苏由,曹操攻邺时欲开城投降,事败出逃。

尹楷,通上党到达邺粮道,为曹操击败。

沮鹄,守邯郸,为曹操击败。

韩范,曹操攻邺时投降,大加封赏以作榜样。

梁岐,曹操攻邺时投降,大加封赏以作榜样。

高蕃,魏郡太守,屯兵河上阻碍曹军用水道运粮,为李典与程昱渡河击败。

青州

辛评,因其弟辛毗内通曹操,以通敌罪名囚禁。

辛毗,被袁谭派遣向曹操求援,辛毗反而建议应以此机会吞并河北。

郭图,支持袁谭继位,南皮城破后被曹操斩杀一家。

王修,袁谭攻袁尚战败后王修率兵来救。

刘献,青州别驾,数次毁谤王修。后来犯错当死,因王修的关系得免死。

刘询,叛离袁谭,诸城响应。

管统,众将叛离袁谭时唯一支持袁谭的太守,即使袁谭被杀后仍拒绝投降。

幽州

张南,叛变并攻击袁尚、袁熙,迫使其投奔辽西乌桓,投降曹操。

焦触,叛变并攻击袁尚、袁熙,迫使其投奔辽西乌桓,投降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