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因患新冠去世(大家觉得美国这一次受到疫情影响经济会倒退吗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大家觉得美国这一次受到疫情影响经济会倒退吗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一季度经济出现萎缩,反映出美国经济面临的巨大压力。由于迟迟未能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断加剧的滞胀风险显露出来,这正是美国经济“带病运行”的恶果。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当地时间4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季环比初值为-1.4%,低于市场预期的1%,是自2020年4月份以来美国经济最疲软的一个季度。
事实上,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依然无处不在。今年1月份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持续引爆疫情,而美国防疫措施不力,不愿意面对事实的“躺平”心态弥漫,导致感染人数激增,一些地区不得不重启部分限制措施以遏制病毒传播。美商务部也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新冠病例增加使得美国部分地区企业受到限制和中断运作。

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沈霆摄(新华社)
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从未停歇,甚至在不断加剧。虽然疫情暴发后美国推出超宽松政策救市,但却引发了更大的问题。正如美联储临时主席鲍威尔今年1月在美国国会的一场听证会上所言,“没有想到供应瓶颈如此顽固且改善进展缓慢,没想到需求的强劲增长会如此专注于商品方面”。这番话暴露出美国政策的软肋——除了推升股市指数和通胀数据之外,并没有解决疫情暴露出的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尤其是供应链修复至今仍然只存在于各种乐观的预期之中。供应链持续中断、劳动力持续短缺及其导致的薪资增长,都给美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进而影响到美国经济有效增长。
GDP失速与高通胀并存,意味着美国滞胀风险越来越大。美国3月份平均时薪年化增长5.6%,但在通胀数据面前仍黯然失色。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在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美国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5%,创40年来新高。疫情起伏反复以及乌克兰危机加剧了全球大宗商品供应紧张局面。不少专家担忧,通胀有长期高位运行的可能。作为美国经济引擎的消费数据也存隐忧。美国一季度个人消费支出增长2.7%,表面上看很强劲,但随着通胀“高烧不退”以及政府支出逐步减少,消费者信心下降,二季度消费数据能否持续良好还存在不确定性。
为应对通胀,美联储正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这可能进一步遏制经济增长。鲍威尔多次暗示,或在5月份议息会议上再次加息50个基点。然而,鲍威尔的强硬姿态打消不了市场的疑虑。目前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分歧不断增加,而衰退的迹象已显端倪。今年以来美债收益率一路走高,10年期国债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月份出现倒挂,这通常被视为经济衰退的先行信号,多家机构也在提示美国经济的衰退风险。

美国华盛顿的美联储大楼。刘杰摄(新华社)
虽然警报声频频响起,但从美方一些人的表态来看,依然没有正视自身问题,不仅没有在防疫与经济发展之间做好平衡,顺应经济全球化等客观规律,切实履行应尽的责任担当,反而是频频“内病外治”,不断试图向全球转嫁自身危机,这种做法既拖累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也无法让美国真正摆脱滞胀噩梦。

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是谁(注:从1901年开始)

1901-1920
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是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下面是从1901年开始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1845~1923(德国)发现X射线
2、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荷兰)、塞曼 1865~1943 (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
3、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 1852—1908(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 1859—1906(法国)、玛丽·居里 1867—1934.(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4、1904年:瑞利 1842~1919(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
5、1905年:伦纳德 1862~1947(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6、1906年:约瑟夫·汤姆生 1856~1940(英国)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并发现电子
7、1907年: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 1852~1931(美国)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
8、1908年:李普曼 1845~1921(法国)发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瑞利
9、1909年:伽利尔摩·马可尼1874-1937(意大利)、布劳恩1912-1977(德国)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理查森1879——1959(英国)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
10、1910年:范德华1837_1923(荷兰)关于气态和液态方程的研究
11、1911年:维恩1864-1928(德国)发现热辐射定律
12、1912年:达伦1869-1936(瑞典)发明可用于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调节装置
13、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1853~1926(荷兰)关于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和制成液态氦
14、1914年:马克斯·凡·劳厄1879~1960(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5、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1862-1942、威廉·劳伦斯·布拉格1890—1971(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
16、1916年:未颁奖
17、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1877~1944(英国)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特性
18、1918年:马克斯·卡尔·欧内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1858―1947(德国)对确立量子论作出巨大贡献
19、1919年:斯塔克1874~1957(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
20、1920年:纪尧姆(瑞士)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1921-1942
21、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数学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22、1922年: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丹麦)关于原子结构以及原子辐射的研究
23、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关于基本电荷的研究以及验证光电效应
24、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发现X射线中的光谱线
25、1925年:弗兰克·赫兹(德国)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
26、1926年: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27、1927年:康普顿(美国)发现康普顿效应;威尔逊(英国)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空气的径迹
28、1928年:理查森(英国)研究热离子现象,并提出理查森定律
29、1929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
30、1930年:拉曼(印度)研究光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
31、1931年:未颁奖
32、1932年:维尔纳·海森伯(德国)在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
33、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创立波动力学理论;保罗·阿德里·莫里斯·狄拉克(英国)提出狄拉克方程和空穴理论
34、1934年:未颁奖
35、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
36、1936年: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射线;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
37、1937年:戴维森(美国)、乔治·佩杰特·汤姆生(英国)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
38、1938年:恩利克·费米(意大利)发现由中子照射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
39、1939年: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美国)发明回旋加速器,并获得人工放射性元素
40、1940—1942年:未颁奖
1943-1960
41、1943年:斯特恩(美国)开发分子束方法和测量质子磁矩
42、1944年:拉比(美国)发明核磁共振法
43、1945年:沃尔夫冈·E·泡利(奥地利)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
44、1946年: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强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
45、1947年:阿普尔顿(英国)高层大气物理性质的研究,发现阿普顿层(电离层)
46、1948年: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