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上大学,17岁进中科院后却被劝退,母亲:恨不得他死
发布时间: 2023-07-11

魏永康是湖南省有名的“神童”,他一岁半就可以趴地写字,两岁识千字,四岁熟读初、高中的课程,八岁进入县重点学校,十三岁以高分考入了湘潭大学,17岁又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他的学习之路堪称“开挂”。

然而在2003年7月,20岁的“湖南神童”魏永康被中科院强制退学了。

得知此消息后,魏母却没有安慰儿子,她反倒愤怒地说道,他竟然这么不争气了,真恨不得他死了!我以后不管他了!

从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母子形同陌路。

魏永康为何会被称为神童?他的母亲为何如此狠心?他的故事对我们又有何启示?要回答这些,还要从头开始讲起。

一、湖南神童

魏永康的父亲魏丙南是一位退伍的志愿军战士,在一次战斗中,他失去了一条腿,另一条腿也仅剩下一小截残肢。

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是当过护工,在高中毕业后,她先是在长沙照顾魏丙南,后来又嫁给了他。

展开全文

(曾雪梅的照片)

其实魏永康的父母相差20多岁,这“老夫少妻“的搭配让魏丙南处处让着曾雪梅,也让她以后“垄断“孩子的教育打下了基础。

1983年,魏永康出生在这个“特殊”家庭,早在他出生前,曾雪梅就做好了孩子的培养计划,她甚至坚持每天学习,想以后能用自己的知识教育孩子。

为什么曾雪梅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还是家里太穷了。她本人是一个商店的售货员,而丈夫身体残疾,无法外出赚钱,养家的压力全砸在了她一人身上。

根据邻居们的回忆,她家里没有一个像样的家具,所以现实的压力迫切地让她产生了“望子成龙”的想法。

在魏永康仅6个月时,曾雪梅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

曾雪梅把墙上写上许多日常用词,她边写还边教儿子这个是什么字,怎么发音。

(曾雪梅家中墙上的字)

有一次,曾雪梅无意说了一句“桌子”, 小魏永康慢慢地爬过去,用稚嫩的小手指着墙上的字,这让她十分高兴。

就在魏永康一岁出头、开始牙牙学语时,曾雪梅就开始教他识字发音,慢慢地魏永康的词汇量越来越大,还会查四角字典。

一岁六个月大,因家中无人照料,魏永康跟随着母亲来到了她的工作单位。

一个员工逗魏永康说:“小孩,你会写字吗,你写出一个字,我就给你一个花生米吃!”

魏永康拿着红粉笔,趴在冰凉的水泥上写了7、80个字,旁边的人都惊呆了,很快,小魏永康 “神童”的消息就在当地传开了。

曾雪梅单位旁边是新华书店,她经常带着儿子上班。

大部分时间里,她忙着工作,魏永康则待在书店看书,下班后,曾雪梅会给他辅导,魏永康学得也很快。将近四岁时,魏永康就学完了小学课程,每次做卷子都能考上8,90分。

看到魏永康如此优秀,曾雪梅心里乐开了花,她打算让孩子直接读小学,没成想,这却是魏永康一生苦难的开始。

二、第一次被退学

1987年,曾雪梅到家附近的华容第二小学报名。招生老师看了出生证明后直接拒绝了,他说,孩子年纪太小,我们不能接收,让孩子上两年幼儿园再来吧!

曾雪梅不情愿地求老师说,老师我们来都来了,您要不出题考考他,如果他能答得上来,那就收了他吧?

招生老师同意了,他现场考了魏永康几道题。刚开始他出的是基础的加减乘除法,没想到魏永康很快就答出来了,而且答案全部正确。

很快,招生老师又出了小数点、方程式等较为复杂的题目,但魏永康还是对答如流。

老师惊讶地说道:“呀!这孩子这么神!”于是,魏永康就被学校收了,被安排到一年级。

因为没上过幼儿园,年幼的魏永康对学校里一切充满了好奇,上课的时候,他嫌老师的课没意思就跑到校园里玩。

就算被老师带回来,魏永康还是一刻不停地告诉老师,今天我数了几栋楼,哪个楼最好看等等。

(魏永康小时候的照片)

很快,在魏永康的“带动”下,课程的秩序越来越差,其他的小孩也会趁老师不注意溜出去玩,有的老师开始向校长告状,最终校长把魏永康调到了六年级。

但魏永康还是经常“扰乱课堂秩序”,一些老师怕他影响到其他同学升初中,于是要求校长把他调到五年级。

按道理说,魏永康虽然年幼,应该懂得尊敬老师,遵守课堂纪律的基本道理,但为什么他如此不听话呢,原因还是父母的纵容。

为了能让魏永康安心学习,曾雪梅几乎包下了家中的一切,她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甚至连牙膏都要挤好,除了学习,其他任何事情曾雪梅都不让儿子插手。

过于溺爱的教育方式虽然让魏永康在学习方面一枝独秀,但却让他在待人待物方面出现了严重不足,也为他的悲剧人生埋下了基础。

在读五年级时,魏永康上课喜欢抢答、插嘴,下课他喜欢翻同学们的作业本,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个小孩生性顽劣,只因他天真、好奇。

不过魏永康的行为明显受到了同班同学的嫌弃,因为乱翻别人的作业本,魏永康挨了不少打,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

后来,五年级的老师也不敢收他了。校长索性找到了魏永康的父母,给他们说,未来一年就别让孩子来上学了,你们要教他遵守纪律。

魏永康的父母没有办法,只能等孩子年纪懂事点再送他去学校。

后来,魏丙南专门买了一个钟表挂在墙上,训练他静坐45分钟,以“模拟”上学的状态。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第二年4月份,当地民政局的领导从魏家门口走过,刚好看到了在家玩耍的魏永康。

民政局领导关心地问,孩子这么大了,怎么不去上幼儿园啊?

魏丙南就把孩子的情况仔细给他讲了一遍,说孩子现在都自学初中、高中的知识了,送幼儿园不合适,但上小学孩子的年纪太小,学校不收。

民政局领导刚开始不相信,于是他走进魏家了解情况。

只见魏丙南家徒四壁,有的只是在桌子上的书籍,他对这一家人十分同情,于是为孩子办理了就读当地实验一小的手续。

三、开挂学生

当年秋天,魏永康开始在实验一小读一年级,教学内容对他很简单。

为了不让他调皮,在上课时学校老师给他初中、高中的书让他自学,就这样他安安静静地渡过了两年。

(魏永康的照片)

1991年夏天,魏永康刚读到三年级,他的老师就告诉校长说,永康现在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初中知识,建议另作安排。

在校长的推荐下,当地县一中(重点中学)的校长来了兴趣,他想测试魏永康。

一天晚上,县一中的校长带着几名初中老师,还有一个高中物理老师到魏家,拿出了一张卷子让他做,里面有初中、高中还有少量大学的题目。

大家都认为魏永康才只有8岁,他是无论如何都做不下来的。然而令人称奇的是,魏永康仅用20分钟就做完了试卷,最终还考了76分。

县一中的校长感到很高兴:“这个是个神童”!于是他大腿一拍,立马让魏永康去县一中报到。

然而当时魏永康个子还不到一米,生活完全无法自理,于是她只能在学校附近租一个房子陪读。

本来学校给曾雪梅安排到学校食堂工作,但她觉得工资太低,就没有同意更换工作,她宁肯跑远点,去原来的公司上班。

从单位到县一中有10里的路程,曾雪梅每天早上三点就把儿子所有的饭做好,然后再跑步去上班,无论刮风下雨,十分辛苦。

在魏永康即将去一中读书时,他的三个同学还买了吃的到家里给他过生日。

当时曾雪梅很受感动,他们对儿子这么好,还记得他生日,没想到进了中学后,有些同学开始欺负永康。

上中学才十几天,魏永康就获得了数学竞赛的铜牌奖,一些同学们眼红,就开始打他。

这时候魏永康已经很乖了,不会乱翻其他同学的东西,但一些同学还是打他,而且只要考试分数一出来,魏永康就免不了受到一顿毒打。

魏永康下课后只能躲在厕所、或者躲在车篷里,其他不明原由的学生都以为他脑子“有问题”,有人还讽刺他是乞丐。

其实魏永康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为了不让母亲看见自己身上的伤痕、让她担心,魏永康开始自己洗澡。

上初三那年,魏永康被几个同学堵在厕所里,他们边打他还边说,别给别人说(我们欺负你的事),否则,我们加倍打你。

虽然受到了挨打的影响,但魏永康还是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到了当地的重点高中。

按道理说,绝大多数老师会喜欢这样一个聪明、优秀的“小小孩”,可现实是好几个班主任都不愿意收他,说他没自理能力,而且容易受欺负。

最终还是在校长的努力下,魏永康才有学上。

魏永康(中)

随后老师的担心应验了,在读高中时,还是有同学打他。老师也恳求同学们说,永康年纪还小,你们别欺负他呀,但却没有任何用处,魏永康还是经常挨打,老师只能把他安排到自己的办公室学习。

后来,老师找到曾学梅他说,永康现在的知识已经很好了,他完全可以自学考大学,而且现在同学们经常欺负他,所以孩子以后就别来了。

起初魏永康是不同意的,但老师对他说;“万一还有同学打你呢?”魏永康听完后眼神瞬间黯淡了,然后开始在家里自学。

在一多半的高中时间里,魏永康都是在家中或教师楼里学习的,直到高三下半学期,魏永康才回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