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写下的诗句有哪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诗句的历史背景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诗人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写下的诗句有哪些

谢邀请:诗人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写下的诗句有哪些??

历朝历代诗人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写下的诗句很多很多很多…。就说唐代诗人王瀚,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柳中庸的:岁岁金河復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塚,万里黄河绕黑山。李白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等等,…

宋朝抗金英雄岳飞的还我河山,满江红中的,三十功名塵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驾長車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飢餐胡虜肉,笑读渴飲匈奴血。这些都是诗人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写下悲壮的诗句。这也只是沧海一粟,还有很多很多灬。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诗句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这句诗出于杜甫的《春望》,至德二年(757年)三月,安史之乱时杜甫被叛军抓获时期所写,原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大意是:长安虽被破,但大好河山依然还在,只是少有行人,古城的春天草木己长得深。花都开起来了,然而感伤时事,看到盛开的花朵不禁使人掉泪。鸟雀仍然在啼唤呢,可是怨恨别离听见鸟雀啼唤的时候反而觉得伤心。战争一直还没有停息,接连着己度过两个年头的三月。在这样的日子里,如能得到一封家书,真的能抵得上万两黄金。岁月催人,这满头白发越搔爬越感到稀少,稀少得简直都要插不住了那根发簪!

安史之乱,中原失驭,两京论陷,民族危亡,生灵涂炭。杜甫在这场大变乱中饱经忧患,先是被叛军虏去,囚禁在长安,后逃出去投奔唐肃宗,欲报国效力,终因忠直而不见容,被放逐而去。这期间,杜甫到处奔波,颠沛流离,耳闻目睹了战乱带给人们的灾难与痛苦。这期间他还写下了《三吏》,《三别》等名篇,内容丰富,真实而深刻地表现了那个时代,胜过了史家的简略记录。

杜甫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国指的是哪

【原创问答】杜甫是唐朝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而著称。《春望》这首诗写于爆发“安史之乱”的第二年6月,当时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逃往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即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

这时的杜甫己流落到鄜洲(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当他从逃难的百姓中得知肃宗已即位,立即只身北上,前去灵武投奔。在路上不幸被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同被俘的还有王维。所幸杜甫的官小没有被囚禁,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和战乱带来的残败景象,同时也目睹了叛军的残暴以及都城百姓离乱的苦难,感时伤事,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说:都城长安被叛军占领了,国家一片破碎,只有山河依旧在。

虽然依然是春天,却是城空人稀的萧条景象,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家沦落到如此境地,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增加了离情的悲苦。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己经三个月无休无止了,家的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心搔头苦思,白发越搔越短,头发的脱落,简直己不能插簪。

全诗感怀蕴藉,真挚自然,悲中含情。反映了诗人热爱自己的国家,眷怀自已家人的情感。

后世评此诗:“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的“名言佳句”。

最后,题主所问“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国指的是哪?

杜甫是唐朝人,这个国当然就是大唐帝国了,通俗地说,就是唐朝朝廷统治下的古中国了,杜甫所写诗的地点和场景,就是唐朝时的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北)。

解答至此。

记着关注“百味写春秋”哟

谢谢!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