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邦鼎立:炎黄前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部分是在姚余栋先生《中华创世纪——基于影视表现的史诗构想》第三部分“三邦鼎立”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上承第二部“万邦时代”,下启“炎黄联盟”。我们以“梅花与牡丹”文化模式分析为基本逻辑,对中国6000年到5000年前这个时期的文明进行分析,然后选择一个时间节点,经过推理和合理想象,通过一个个场景构想和还原三邦鼎立的时代。

一、综论:三邦鼎立,酝酿着下一场分裂重组

我们到底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们的祖先为了逃避饥饿和死亡,到处寻求庇护。不幸的是,直到现代社会,依旧如此。

远古的部族遵从大自然的淘汰法则,今天中国北部和世界各地遗存的原始游牧民族也是遵从着这个法则。纵观人类出现的一百万年间,我们先是在漫长的游猎采集生涯首先为自己种下了情感的基因,而随后的迁徙与生存让我们懂得权利和自由,而接下来的部落城邦的强强联合,我们开始懂得拼搏、荣誉。也就是说,梅花与牡丹的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绽放着不同的色彩。

在第四纪冰川最后的大理冰期结束后,中国的气温逐渐上升,直到距今7500年,进入了一个温暖的气候状态,人口迅速增长,部落之间开始交融。充足的水汽沿着森林遍布的黄河流域、长江水系周边,形成了多条云雨通道。丰富的降水,滋养着河流,在青藏高原的东北至蒙古一带,包括甘肃、河南、山西、陕西等,呈现着森林、湿地、草原交错,生态富饶的景象,名副其实的人间天堂。

各个民族被地域和环境吸引,开始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汇聚、迁徙。就是在这个阶段,思想、技术、科学、艺术、文字,一切现在有的,那个时候就都开始了萌芽,人们开始由"惊喜"的每一天,转化为"掌控"每一天,研究农业规范、历法的规律、动物的习性、语言的确定、经验的约定俗成。这个时期,我们称之为"神农后期"——个人命运与部落存亡,人类创造和自然的力量角逐。

中华文明,是数以千计的远古民族不断地融合的结果。

从纷繁的考古实证里,我们能看出当时的一些端倪——早在6000年前,农业和制陶工艺已经非常发达,《艺文类聚》印《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做陶冶斤斧,破木为耒耜、鉏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陶即陶器、瓦器。甚至产生了早期的铜器,宗教有了初步的发展,人们从对家族图腾的崇拜,转化出先祖、神明为一体的宗教系统。城邦呢,也开始由"万邦时代"的分散走向大规模集中,一些游牧的部落走到水草丰美的区域,定居、吞并其它小部落、把自己部落的价值体系输入给更多的人。《周易 系辞》称神农之时:"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集市的出现,刺激着经济系统的建立。

生产力的进步带来一段史诗级的历史,交流频繁,必然会带来冲突,这是人在数千年的农业革命中进化出来的"领土独有"意识。不仅如此,我们不要以为几千年以前的人各方面都会很落后,恰恰相反,先民生活在自然的状态中,除了耕作、狩猎,其余时间都在进行生产资料的创造,出土的那些精美陶器也足以证明,这个时期的人们,头脑思考能力一点也不差,甚至图腾文化、狩猎历史遗存下来的抽象思维、空间记忆都比现在要强得多,反而,现代人的许多能力已经在"工具革命"中退化。因此,那个时期的战争场面,也一定会随着武器的精良而变的更加残酷。虽然还没有出土过大规模的战争遗址,但是考古发掘的几十座远古墓葬群中,社会已经等级分化,玉石制成的"钺"提供了一些参考。"邻人财富的增加刺激着贪欲""已经感到不够的领土"成为当务之急。

展开全文

覆盖黄河流域、北到长城、南抵怀水流域的仰韶文化中晚期,以及靠近关中的龙山文化,都证明着中华大地上曾经两个巨型部落的足迹,"炎帝神农部落""少典轩辕部落",以及从"炎帝神农"中分裂出的,后来的东方蚩尤部落。

征战和融合之后,巨大的人群聚落可能绵延几百公里的土地,地域之间的区别产生,语言成为了部落之间交流的壁垒,这一切也都在酝酿着文字的产生。欲望,开始随着领土的扩大,席卷着人心,周而复始。黄河的下游,因为不断毁林开荒,土壤渐渐失去涵养水分的能力,水土流失、泥沙俱下,一夜之间,黄河决堤,淹死大片的生命,氏族的命运危在旦夕。要生存,就要和天地战斗。这是中华民族勇敢、奋斗的基因由来。盘踞在大地上的部落各有各的特点,各自繁荣,出现了教育,让技能得传承更加稳定,依照部族中优秀长者的经验,成为年轻一代也无法抹去的记忆,成为思想的支配。即便没有产生文字,活跃在中原大地上,来来往往的巨型部族,让源远流长的文明社会多了自由和勇敢,多了风一样的民族基因,在诸多偶然和必然的相互作用,让曾经寂静的大地变成生机勃勃的人类世界,在每一棵树根中,都埋藏着智慧与愚昧,罪恶和善意。

神农,为少典之后。《史记》开篇第一句:黄帝者,少典之子。今人翻译这句话,往往会以为,这“黄帝”就是一个人,而“少典”就是黄帝的父亲。我想,司马迁作史之所以把“黄帝”后加一个“者”字,应有其深意。因为古语经常有名词动用的情况,所以“黄帝者”应该译作:“成为黄帝的人”,所以黄帝,应该是少典氏族或其后裔的一位年轻人,于是,少典氏应该是神农氏的晚期。少典氏,是中国原始社会时期有熊部落的首领称号。因生于有熊国(河南新郑附近),少典便被称有熊国国君。所以,大多史料都称少典之后黄帝为有熊氏。古时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称黄帝为有熊氏,表明黄帝是有熊国君少典的后裔,也表明原始社会的中心城邦已由母系社会进入了父系社会时期。

三邦“从何而来,去往何处”,从浩瀚的史书中拎出一条较为可信的线索是说,神农氏是燧人氏(伏羲)的后裔,善用火,最早是西北游牧民族,后经甘肃迁徙到了关中一带,沿着河流,逐水草而居,农业牧业交替发展。根据古文献的记载来猜测,神农氏是一个绵延了很久的巨型部落,因上古时代没有文字,氏族名号与首领称谓易于混淆,大部落的分支在别处另立他姓者更是无从细细考证,我们暂且不将神农、炎帝固定为某一具体的人,而看作是氏族、部落的名字。《古史考》中言:神农至炎帝一百三十三姓。可见,神农氏的时间跨度还是很大的,到黄帝轩辕氏时期,年代就更久远了罢。

燧人伏羲氏族掌权时,应该也有少典氏、神农氏相继兴起,活跃在黄河流域,关中平原。当时的关中平原应该是一派富饶的景象,土壤保持着不错的肥力,掌握了农业技术的部落在这里繁衍生息。《夏本纪》记载:其土黄壤。田上上,赋中下。考古文化形态诸如,红山文化(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仰韶文化中晚期(甘肃至河南、黄河中游),大溪文化中晚期(川东、湖北中南、长江中游西段),大汶口文化早期(黄海、鲁西平原、渤海南岸、江苏淮北)。

随着万邦发展,黄河也在改道-决堤,周而复始的自然力量让河水得更加凶猛。黄河下游、几字湾南岸,经常发生洪水,海平面随着气候变暖,急剧上升,部落不得不到处迁徙,争夺土地。在混乱中,文明也得到了更迅速的发展,三邦因此而相互制约,谁也无法取代谁。然而,"大一统"的号角隐藏在更深的土地中,等待着这些英雄去发掘。所以我说,鼎立之势,只是暂时的阶段,后接第四回炎黄联盟和涿鹿之战就能看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最后才是统一。

第三回,我们将视角主要集中在万邦时代结束后,神农与五帝衔接的一段历史,考古界定义的:神农末期,距今5200年的中原大地。围绕「神农部落尤鼎盛走向灭亡,轩辕氏族尤分裂走向融合,蚩尤九黎集团异军突起,企图收复王权」为线索,设计一个完整的故事——讲述黄帝、炎帝、蚩尤这三个巨型部落的前身、父辈、先祖们,是如何拼搏与捍卫自己的部落。

我试图去展现,轩辕部落如何战天斗地,运用智慧,直到联盟壮大,以及神农部落作为先到达鼎盛时期的城邦面貌,艺术文化水平,蚩尤部落的自由勇猛、亲近自然等特点,设置几位主要的主人公,丰满人物性格,从而塑造部落性格,探寻梅花与牡丹精神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的渊源所在。

二、场景:炎黄前传

本部分共分为15幕,讲述距今5300年前三邦鼎立时期。

采用《圣经》的视点人物写作法,英文名称“point of view” 即每一幕用人名来命名,并以这个人为中心讲述故事。每一幕的人物都是这个场景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剧情向前发展,视角不断转换。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适应这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氏族关系混乱、部落来往频繁、宏大的时间跨度难以逾越等。

故事由当时最强盛的神农族开始,到黄河下游的少典族、轩辕族,以及远东集团的蚩尤族展开一系列基于考古文献实证的合理想象。用大大小小的戏剧冲突,把三个氏族部落的命运连在一起,充分展示不同部落的文化、性情,为下面的炎黄联盟、涿鹿之战铺垫,共同阐述梅花、牡丹部落为后世留下的精神遗产。

氏族人物谱

「神农族」——性格属性为“火”

坐骑:部队配马 百姓靠走/百姓:耕种 艺术创造/军队:火攻 石斧/特点:渴望权力

姜来——此时当权的王主 性格温和 不善杀戮 依旧是古老牡丹部落的传统守旧人士

姜克——姜来的儿子 面部烧伤 耿直性急 不心慈手软 后因自卑自弃更渴望权力 弑父 夺权

榆罔——年幼 姜克的小弟 古籍中记载“榆罔曾求黄族相助诛杀蚩尤”性情不刚烈

昆吾——年纪稍长于姜克 聪慧 有智谋 沉稳 幽默 善工匠《史记》“神农命昆吾做陶”

刑天——昆吾兄长 义气 善征战 后被姜克投入一场必输之战役《山海经》载“被黄族砍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