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动因、路径与挑
发布时间: 2023-07-11

摘要

作为全球教育治理的行为体之一,跨国公司对推动全球教育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跨国公司通过发挥其独特的资金与技术优势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活动,这既符合其自身发展需求,也有助于建立企业的全球价值贡献形象。在参与治理活动的过程中,跨国公司扮演着“捐助商”“共建方”“设计师”“营造家”及“创新者”角色,为全球教育治理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建设教育项目、开展教育活动、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教育创新。跨国公司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其自身缺乏一定的中立性和权威性、追求社会责任时伴随着利益矛盾等。文章通过对跨国公司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动因、路径、现状分析,为中国企业助力全球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各国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紧密相连。全球范围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活动日渐频繁,越来越多的行为体参与到全球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这其中跨国公司的经营与国际社会环境的平等、安全息息相关,跨国公司基于其自身的利益诉求及社会责任感参与到构建更好的社会秩序中。在对外投资和全球治理中,跨国公司占据重要的主体地位,近年来许多世界大型跨国公司逐渐意识到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性,并主动成为其中的主体,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尝试影响和改变全球不同地区的教育政策,将应对全球问题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本文将通过分析跨国公司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动因,归纳参与路径,并对未来发展中的挑战进行分析,为中国企业未来助力全球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一、动因分析

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由母公司统筹决策和控制,从事跨国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 [1] 作为全球治理的主体,跨国公司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不仅要聚焦企业内部,更要关注企业外部,才能保持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其原因主要有:第一,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城镇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必须以全球之力来处理和克服的问题。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经济的市场主体,无法回避上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第二,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各种严峻问题对跨国公司(尤其是对资源和环境依赖性较强的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限制和阻碍,如不能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跨国公司的发展。第三,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在市场和品牌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下,为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塑造和巩固企业的品牌、树立自己的社会形象,跨国公司致力于进行公益性的社会教育,也是一种内在需求。 [2]

跨国公司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领域几乎覆盖从学前教育、中等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再到成人和继续教育的各个阶段和类型,从学生和教师发展的个体层面到学校改进的机构层面再到教育制度完善的系统层面,从创新性教育理念、学习文化等“软件”到人工智能技术、教育技术装备、学校基础设施等硬件,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到数字化教学和在线教育等方方面面,究其动因,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跨国公司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有助于建立全球价值贡献形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2019年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有2.584亿儿童、青少年和青年失学,占该年龄组全球人口的1/6,其中约5900万小学适龄儿童(约6~11岁)失学,6200万初中适龄青少年(约12~14岁)及1.38亿人高中适龄青年(约15~17岁)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3] 超过2亿在校读书的学生普遍缺乏阅读和基本技能,尽管其中大多数完成了小学教育,但参与社会活动的技能不足。为了遏制这种趋势,需要多个利益相关者(如政府、民间社会和多边机构、捐助机构等)采取全面行动。 [4] 跨国公司通常具备资金、技术、创新以及人才优势,通过资金、劳动力流动网络、创新、宣传和技术在内的要素来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教育体系。教育的发展能在解决社会就业、改善企业经营形象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增强民众对跨国公司的信心。 [5]

展开全文

二是跨国公司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符合其自身管理发展需求。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指出,“改善教育有利于私营部门培养熟练的劳动力,提高购买力(假设受过良好教育的儿童成年后更有可能从事高薪工作),提高生产力 [6] 。”跨国公司可通过参与教育项目、提高员工的技能而受益;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开发新市场,测试新的商业模式或产品并进入新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对教育的长期投资,巩固公司在当地社区中的存在价值;参与教育治理还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士气和降低离职率。因此,跨国公司凭借其内驱力主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将其市场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促进企业自身利益发展,同时实现了对参与教育领域的可持续开发与维持。

三是跨国公司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践行其责任担当。全球化深入发展使企业的社会责任已超越国界。跨国公司通过签署联合国“全球契约”(Global Compact)履行在教育、发展方面全球规范的承诺,承担起全球性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表明,技术知识和信息对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对新知识的获取、采用和改进能力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而这种能力正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缩小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已经成为关系未来全球繁荣的国际性问题。跨国公司积极致力于技术知识的传播,以提升东道国当地的科技和教育水平。例如,波音公司在2015年通过FIRST机器人技术挑战赛(FTC科技挑战赛项目)在全球共辅导了7500余名学生,以激发学生对工程和科学的兴趣。波音公司在中国发起的“放飞梦想——波音航空科普教育系列活动”(Soaring With Your Dream)是其两个最大的海外培训项目之一,2009年—2022年覆盖了中国各省14万名中小学生。 [7]

二、路径分析

跨国公司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有多种途径,有学者认为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跨国公司与政府间国际组织合作开展活动;跨国公司和非政府间组织进行合作;跨国公司以独立负责的方式组织开展活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参与到全球教育治理中,都会给跨国公司带来短期或长期的实质性及无形的收益。 [8] 孙进等对跨国公司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方式做了进一步总结,提出了四种基本路径,分别是资助者路径、实施者路径、推广者路径和促成者路径。 [9] 笔者结合近年来跨国公司实践经验进行创新性归纳,总结了跨国公司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五种路径(见图1)。

图1 跨国公司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路径

(一)全球教育治理经费的“捐助商”:跨国公司提供资金与技术

跨国公司通过向国际组织、东道国政府及其教育机构、各国的慈善和公益组织提供资金和实物,以支持其教育活动。跨国公司在此扮演的角色是“捐助商”,主要负责提供资金或实物支持,不亲自参与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当跨国公司的业务远离教育领域时,或者所涉及的教育活动仅需要来自外部的资金支持时,多选择此种参与方式。通过这种参与方式,跨国公司为缓解全球教育的经费匮乏问题作出重要的贡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8年共获得67亿美元的资金捐助,其中来自私人领域(企业、基金会等)的捐赠金额大约为15亿美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教育高级别小组强调私营部门在教育治理中的参与价值,指出捐助国、国际资助机构和政府必须扩大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为全面的全民教育议程调动资源。英特尔公司通过“英特尔(Intel)教育计划”资助中国大学前沿技术项目的研发与合作,捐赠大量软硬件设备,共建联合实验室,合作项目涵盖计算机系统结构与电路、软件技术、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为国内外高等院校提供与输送了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经验。该公司自2003年启动“求知计划”,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为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社区课外教育活动。“求知计划”在全球已累计培训超过50万名来自中国、巴西、墨西哥等国家的中小学生。除此之外,英特尔公司还为教育活动、人才培养提供资金或物资保障,如英特尔公司于2006年为支持中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捐款了1万台电脑。2007年,英特尔公司再次面向中国农村中小学生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提供了2000余台学校教学用的计算机;赞助中国“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提供学生奖学金;鼓励人才培养及教育创新发展。 [10]

(二)全球教育治理资源的“共建方”:跨国公司与政府共同设计与实施项目

跨国公司利用其技术和专长设计并实施与自身业务活动密切相关的教育项目,服务东道国乃至全球各国的教育发展。在大多数场景下,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相关机构合作,因此能够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资源优势推动教育的发展是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最主要的一种方式,也可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一种方式。

联合国“全球契约”致力于通过挖掘企业优秀案例、整合资源等活动促进企业参与全球治理。从2000年7月的50家企业开始到2022年4月,已经发展到160个国家的12,000家企业,并增加了劳动力、民间社会和其他参与者。 [11] 跨国公司在参与过程中不断为该组织开发创新的解决方案,在教育等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应对贫困和不平等问题。联合国也通过该组织将其普遍原则融入企业的行为。例如,2018年10月,华为公司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ICHEI)建立了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在非洲和亚太区域的教育领域开展合作,支持亚非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加速海外人才生态建设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