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故事简短(屈原事迹简介(要短一点)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屈原事迹简介(要短一点)

屈原的事迹:

屈原生活的年代,正是楚国下滑的年代。当时的国君楚怀王很器重他,任命他为左徒,无论议论内政和外交都让他参与,引起同僚上官大夫对他的嫉妒,经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久而久之,屈原失去了怀王的信任,被降为大夫,成为只管宗教祭祀的闲官。

屈原极力反对秦楚联合对抗齐国。但刚愎自用的楚怀王不听屈原的忠告,取消了他参与政事的资格。几年以后,秦国又反手攻打楚国,楚国屡败,怀王又起用屈原出使齐国,意在联齐抗秦。

但当屈原到楚国后,张仪又乘机来到楚国,施展故技,昏庸的怀王在佞臣权奸的怂恿下,又与秦联姻反齐,屈原的努力毁于一旦。楚怀王于公元前299年被骗到秦国后客死在秦。顷襄王继位后,一些佞奸诬告屈原误国,被流放在外达十余年。

他怀着忧国忧民之心,写下许多悲壮的诗篇。

他62岁那年(公元前278年)看到国都郢为秦所破,悲愤至极,就在五月初五,纵身投进泪罗江,以身殉国。

扩展资料:

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屈原在文学上的成功是无可比拟的,但是他在政治上的抱负却没能实现。他因为比较正直不畏权势,受到了贵族的排斥。

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屈原最终因为不忍心国家破碎灭亡,而跳下汨罗江自尽身亡。现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现在我国的端午节都主要是围绕屈原而展开的活动。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主要政见和爱国爱民的思想情怀是以诗歌形式表露出来的。他的作品传说有25篇,其中长诗《离骚》为其代表作品。

屈原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他那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的思想见解和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宁死不屈的精神,表达了他对祖国人民深厚的同情,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贵族的反动和腐朽,赞扬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劳动。

屈原这些不朽的作品,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崇高的声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屈原

屈原的故事,五十字

屈平,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个人事迹:

屈平,字原,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屈原的祖国楚国京都,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扩展资料:

屈原的事迹在史记 中有传,屈原本是楚国贵族,楚怀王时,被上官大夫污陷,使楚怀王逐渐疏远了他,屈原是故忧愁幽思而作 离骚,后来张仪使楚,屈原又柬言,楚怀王不听,后楚怀王被囚于秦,顷襄王即位,令尹子兰又污陷屈原,屈原再被放逐,发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叹,作 怀沙 赋,投汨罗江而死,后世的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的。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屈原

屈原的故事,一定要短一点哦!50~90字左右

屈原的故事如下:
自投汨罗
秦国对楚王的妥协退让,并不满足。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屈原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了。这一年大概是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屈原当时62岁左右。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国丹阳,湖北省宜昌市,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屈原的故事简写30字

1、公元前340年,屈原在楚国丹阳出生。屈原少年多智,从小就喜欢博览群书,18岁之前,屈原先后在乐平里、昭府两地生活读书学习。屈原在昭府求学期间与他后来的妻子昭碧霞相恋,两人于公元前322年在乐平里定亲成婚。

2、公元前321年,秦国进攻楚国,屈原积的组织领导乡壮抵抗秦军的侵略,展现出了超人的才华。此后三年,屈原因功出仕,前往楚国都城为官。公元前317年到公元前315年期间,屈原主张楚国实行变法,富国强兵,因为触犯了传统贵族的利益,因而与他们交恶。

3、公元前314年,屈原因为变法遭到了贵族势力的反扑,失去了楚王的信任,开始远离权力中枢。此后,屈原只能通过讲学的方式来宣扬变法的思想主张。公元前304年,屈原被流放至汉北,在此地遥思故国作《离骚》。

4、五年后,屈原回返国都参政,任三闾大夫,与昭雎等楚国贤臣主力抗秦,可惜未能如愿,楚怀王被秦国劫持囚禁。公元前296年,楚怀王亡于秦国,新王对秦国采取妥协政策,打压主张抗秦的大臣。屈原被新王罢免官位,流放到江南。此后长期居于流放地。

5、公元前278年,楚国国都被秦国攻占,屈原预见故国将灭,回天无力,郁郁难舒,遂投江以身殉国。

扩展资料:

1、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2、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