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结束后,德国为何选择了纳粹主义?二战后,美国为什么不顾全世界反对,秘密保护了大量的纳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一战结束后,德国为何选择了纳粹主义

多年来,有种说法是,如果希特勒不发动战争,他就会作为振兴德国的伟人载入史册。毕竟,谁让生活困顿的老百姓得到想要的物质生活,他们就会支持谁。

但是,希特勒复兴德国经济的手段很大程度上是“杀鸡取卵”式的,主要是靠政府花钱修建大量公共设施、重整军备,扩大军工生产等行为的刺激而繁荣起来的,不是传统的依靠消费带动的模式。

由军火订单所创造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为了使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运转下去,大量的军工生产必须有消耗才能走向循环。

所以希特勒发动二战是必然的,二战爆发也是不可避免的,开头的那种假设不成立。

那么,纳粹在德国如何取得广泛群众基础的?

第一、纳粹善于给困顿的人民“画大饼”,多数德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他们倒向了纳粹党。比如,许诺为每一个人(注意,只是适龄男人,纳粹不提倡妇女接受高等教育和出门工作,)提供工作机会,而且还有保险和养老金。

一战后,德国被国际围攻,割地赔款,政治被孤立、经济面临崩溃边缘,600多万人失业。马克贬值到什么程度呢——二十年代末的德国,老百姓都不用买柴火,直接烧钱比烧柴火划算。

事实证明,纳粹取悦民众,搞经济建设,改善民生,还是有一套的,一段时间内,德国老百姓还真的吃上“大饼”了。

在国内,纳粹政府首先进行了货币与金融改革,缓和了经济危机。同时各种名义打击犹太资本家,短期集聚了大量财富。

甚至,迫害犹太有产者的行为一度成了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的“国民运动”,利用了普通德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里,还被劳动人民看成了杀富济贫行为,受到了中下层民众的拥护。(下图,1938年水晶之夜过后,德国老百姓经过被袭击的犹太商店,面带喜色)。

进而,将犹太人财产拿出一部分补贴德国选民,换取支持。同时,举国兴建公共工程、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鼓励发展汽车产业和其他工业。大量军事订单刺激容克企业,各种措施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工资收入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短期的发展和繁荣。

第二、魏玛时期的德国,社会秩序混乱,各种势力鱼龙混杂;阶级分化严重,老百姓渴望一个“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的社会,一个能让中下层人民参与政治与国家治理的政党。

纳粹党此时,是个年轻的政党,纳粹的头目也是相对年轻的一代(40岁左右,不是其他阵营那种60-70的老头头),显得充满了活力;

而且,对比那些名字里面有冯(von,德国贵族标志)的容克贵族老爷们,纳粹的高层,像希特勒(前流浪艺术家)、希姆莱(前养鸡场主)都出身不都高,容易赢得大多数民众的亲切感,拉近党群距离。

所以,纳粹党能迅速壮大,靠的是大量工人、失业者、农民与中产人士的支持。

纳粹党打着建设国家社会主义的旗号,打破了阶级区分。让老百姓认为——只要加入了纳粹党,各阶级的人就可以平起平坐。在群众中,组织“劳工战线”,成员之间不论出身,都互称“战友”。比如一些从事体力活动,没怎么受过教育的劳工,在成为纳粹成员后,他发现自己可以对大学教授们指手划脚了,甚至可以随意羞辱之前“羡慕嫉妒恨”的对象——犹太资本家,这使他感在心理和物质上都感到极大的满足。

第三、希特勒个人的演讲天赋,戈培尔等人超强的策划能力,也是重要因素。

希特勒的演讲和情绪带动能力有多强,这里举个例子说。

早在1924年,因为啤酒馆暴动失败,希特勒在法庭上接受审判,法庭内外挤满了同情和追随希特勒的观众,有的妇女还争先恐后地要为他们的偶像献花,送礼物。希特勒滔滔不绝的法庭演讲又现场给他吸粉无数。

结果虽然判了5年徒刑,但不到9个月就出狱了。希特勒在监狱中住单间,吃小灶,每天还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崇拜者的礼物。监狱的看守甚至都被他忽悠成了铁粉,帮他在狱中打印地下报纸,主动做起了宣传工作。

毕竟,生活困顿的人们一般更关心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而不怎么在乎有关行使公众权力的人应当怎样被推选出来的理论。大萧条为肆无忌惮的和野心勃勃的政治冒险家,为希特勒这样演讲手段高超,愚弄百姓是拿手好戏的独裁者开辟了道路。

第四、充分调动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给德国人民模拟出“假想敌”,同时运用了高明的宣传术。

比如无孔不入的宣传警告人们,国际社会迟早要对德国动手;波兰霸占的波德走廊,践踏了德意志神圣的领土;捷克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被斯拉夫人践踏,需要一个强大的德国解救他们;
下图,一战后,德国成了战胜国砧板上的鱼肉,不仅被限制各种权利,连领土也被割得四分五裂(刚复国的波兰趁火打劫,强行割了德国一条狭长的领土—但泽走廊和但泽自由港,这使得德国被一分为两半,中间没有任何的相连之地)。

同时大力宣传,德国经济崩溃、通货膨胀是犹太人造成的;甚至一战德国的战败也是犹太资本家出卖了国家利益。是犹太人偷走了德国的财富,德国才如此潦倒。

所以,纳粹党说,应当让犹太人的经济下降到与他们的人数成比例。

同时,纳粹开始鼓吹社会达尔文论,各种手段证明日耳曼人是最高贵的雅利安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其他的劣等民族应该为优秀的雅利安腾出生存空间。让消沉的德国人一下子重拾了民族自信心,越来越觉得自己“棒棒哒”。

事实证明,纳粹的宣传术非常讲究技巧,他们充分利用老百姓渴望社会公平、美好生活,却缺乏把各种事实联系起来、理性分析的能力,不能客观区分宣传和事实。因而看不到纳粹的“公平”是建立在限制自由,践踏他人生命、财产权利的基础上的。

最终,1933年3月,纳粹党在选举中拿到了44%的选票,成了选票最多的一方(不要拿西方选举和咱们比较,在当时环境下,这已经是非常高的比例了),于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授权组阁(下图)。总的来看,助力纳粹上台的不是民主制度本身,而是因为,当时的德国人还不具备真正的社会公民意识,他们的政治观点多是从个人处境和物质利益出发,对他人的权利漠不关心。毕竟,在困顿的人们眼中,完全意义上的政治自由不能作为“穿衣吃饭”等物质生活的替代品。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转载,如遇到类似搜狐作者“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二战后,美国为什么不顾全世界反对,秘密保护了大量的纳粹

人才掠掠夺。

美国人主要保护的是为纳粹服务过的科学家。后来导弹,卫星等,都是这些人研究的。

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国是公有制计划经济为主还是私有制经济为主

想把这个问题扯淡清楚可得废点功夫,而且牵涉到主义问题,吐槽机还得加点小心,不能写得太浪。但是有一点是必须清楚的,国家社会主义并不来自纳粹,纳粹的经济概念也不全是国家社会主义。

何为国家社会主义?

其实关于国家社会主义的概念起源于德意志第二帝国,打完普法战争的俾斯麦面临一个挺尴尬的问题,自己的国家往哪边走似乎都很危险。当时的主流思想有两个,一种是集体概念更强的社会主义,一种是自由概念更强的资本主义。

俾斯麦两个都不想选,于是推出6000余条保护劳工的法令,既保护王朝利益,又实现了他国家需要照看人民的政治理念。所以他这个中间思路本来叫做王朝社会主义,它确实是一种不同的路线。

这种路线于马克思思想最大的区别在于主体,俾斯麦的更强调国家,马克思更强调国际。与资本主义最大的不同在于调整功能,资本主义更强调市场调整,无视工人福利,俾斯麦更强调主动调整,保护部分劳工权益。

纳粹的偷换概念

事实上最初俾斯麦的方法还是挺受欢迎的,瓦尔特·拉特瑙在1916年《即将来临的日子》里认为未来的“人民政府”将弥合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裂痕,并强迫资本家们接受国家的意志,不失为两全之法。

但纳粹在上台后打着俾斯麦的旗号在执行时偷偷掺了不少沙子,在战前他们表面上依托复杂的官僚体系主动进行市场干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