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默克尔为何不再担任德国党主席的职位?如何看待默克尔宣称不会连任基民盟党首和德国总理的职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强大的默克尔为何不再担任德国党主席的职位

这个说得太不符合了。默克尔不再继续参选,并不代表着自己就此毁灭。每一个人的政治生涯都应该有终结的一天,默克尔也不例外。况且,德国又不是终身制,默克尔也不可能终身不退休。所以,担任了这么年的总理,也应该下来休休了。

中国有一句古话:成功者退,将者成进。默克尔已经担任了十多年总理了,所以,已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了。况且,她不下来,后备人才就不会得到充分的利用。无论如何对默克尔所在的基督教联盟党,还是德国来说,自己退下来,都是一件好事情。

正如默克尔说的那样:我一直都在找一个好的方式,希望能够体面的退休,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其实,想要出来指点江山的人有许多,如果自己能够功成名就的退休下来,又何尝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呢?况且自己在政治生涯上的风风雨雨,让自己感觉非常的疲倦,年纪也大了,也该退休了,也该休息了。

人不可能永远的干下去,也会有累的一天,同样也希望能够为自己,为自己的政党,为自己的国家考虑。所以,我认为,默克尔宣布不再继续参选,是一个非常聪明的选择,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很让人钦佩。

不继续干,并不是毁灭,而是另一个再生。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人功成名就后,选择了隐身屈就。而默克尔已经在政治上活跃了这么多年了,难道不应该休息吗?难道要等到别人把自己推翻吗?而急流勇退,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对吗?

如何看待默克尔宣称不会连任基民盟党首和德国总理的职务

做了近十三年总理的德国默大妈宣布即将退出政坛,不参与任何政事,在家安度晚年了。

默大妈的举动是正确的,我们为她叫好。

当今世界上默大妈是数一的女政治家,她用女人温柔如钢的方法统治德国十多年,真难能可贵,也证明了默大妈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强人,德国著名的政治家。

默大妈是聪明的,人就要服老,你不服老就不行,新陈代谢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生老病死人人不可抗拒。

可想起我们对岸的美国,希拉里女士近七十岁的老人了,还要在美国政坛爬摸滚打,还要竞选2020年美国总统,希拉里也太不懂享受了,难道要将自己累死在政坛上,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如果当政,说不定又是世界灾难。

希拉里何不学习人家默大妈呢?退休在家,颐养天年,孙辈绕膝,幸福之至,多好!

德国总理默克尔一个月内三次全身发抖,会不会提前辞职默克尔辞职对德国有何影响

“我能挺住”!专家解读出默克尔第三次颤抖时的自言自语。默克尔以此告诉世人:病魔压不倒,权力不放弃。

以此同时,德国《柏林日报》一项调查显示,近6成认为总理的健康问题是隐私不必公开,1/3持相反意见,显然,多数德国人认为默克尔可以继续干下去。

默克尔7月17日满65岁,她从2005年11月担任德国总理至今,得到国内外的高度拥护与广泛赞誉,看似顺风顺水,却在2017年大选中几乎遭受挫折,德国政治生态改变,右翼政党崛起,各党派用时近半年才完成组阁,默克尔开启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总理任期。

从默克尔个人政治生涯安排看,她已放弃基民盟主席一职,且不参加2021年的大选;她也未能接受马克龙的力荐,担任新一届欧盟主席。显然,她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关于健康:德国各界对总理是否应该公布健康状态的问题,越来越倾向公开,有媒体要求默克尔必须给出一个答案。但法律并没有规定总理必须这样做,且对于总理得重病后的规定也较为模糊。由此可以认为,除非在公众场合再发生“事态”且更严重,默克尔不会公开谈论其健康状况,更不会辞职。

关于继任者:默克尔已在基民盟选定女性接班人,但新人赢得大选的概率不高,西方政坛基本没有两位女性交接班的纪录。或许认识到基民盟有失去执政主导权的危险,所以默克尔不会提前大选以过早让位,估计也不会内部交权给继任者“实习期”。

关于默克尔之后的德国:德国政治有一种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的“超级稳定性”:总理“长寿”,政策稳定,战后至今特别是冷战后,不管是哪个政党执政,其领袖执政期均长达十年多,1982年至今只有科尔、施罗德和默克尔三位总理,这样“长程”的执政记录会在默克尔之后被打破吗?

历史上有哪些女总统

一、英拉·西那瓦

泰国女总理英拉·西那瓦,1967年出生于泰国清迈府,第四代泰国华裔,先后在泰国清迈大学和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取得政治学学士和政治学硕士学位,1991年,英拉学成回国,直接加入西那瓦家族旗下的企业。2011年8月5日,在第24届国会下议院第二次会议上当选为泰国第28位总理,成为泰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政府首脑。

二、朴槿惠

朴槿惠,于1952年生于大邱市,父亲是韩国第五至第九任总统朴正熙,韩国第18任总统。

第18届韩国总统选举结果于2012年12月20日凌晨正式揭晓。韩国执政党新国家党候选人朴槿惠女士获得过半以上选票,成功获选韩国新一任总统,成为韩国首位女总统。

三、玛丽·麦卡利斯

麦卡利斯,原名玛丽·勒尼甘。1951年6月27日出生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的一个天主教家庭,是9个孩子中的老大。玛丽的成长经历了北爱激烈暴力冲突的年代,她的家和许多北爱家庭一样受到影响。父亲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因为不安全,玛丽不得不常到爷爷奶奶家去住。这种经历造就了她后来反对暴力冲突,主张包容与和谐的立场,曾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先后担任过10年的刑法教授。

1997年11月就任爱尔兰总统。

在她的推动下,被誉为“欧洲小虎”的爱尔兰不仅是近年经济发展最快的欧洲国家之一,其对外援助增长速度也是经合组织国家中最快的。

四、安格拉.默克尔

默克尔1954年生于西德汉堡市的一个牧师家庭,上世纪50年代随家人移居东德。

1991年12月,她在德累斯顿基民盟党代会上又被选为当时联邦基民盟唯一的副主席;

2000年4月10日默克尔在埃森基民盟联邦党代会上当选为基民盟党主席,这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一位女性担任基民盟的党主席。

现年62岁的默克尔是德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总理,也是德国统一以来第一位来自前东德的总理以及第一位理工科博士出身的总理。

五、海伦·克拉克

克拉克出生在一个保守的农场主家庭,她是家里四个女儿中的老大。

克拉克作为总理,她一直支持新西兰有朝一日会脱离英联邦,成为独立的共和国的观点。

新西兰也经历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在经济增长——在过去5年里一直保持每年5%的经济增长率。工作一丝不苟的克拉克也由此成为新西兰历史上最受欢迎的领导人之一。

六、塔里娅·哈洛宁

塔里娅·哈洛宁1943年12月24日出生于赫尔辛基,2000年2月当选为第11届总统,3月1日宣誓就职,成为芬兰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在对外关系方面,哈洛宁支持芬兰现行的外交路线,坚持芬兰军事不结盟政策,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欧盟扩大。在国内政策方面,哈洛宁认为,为了确保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充分就业,需要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素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