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为什么不救岳飞(今天复习了《济公》电视剧,有一个问题:济公为啥不抗金不救岳飞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今天复习了《济公》电视剧,有一个问题:济公为啥不抗金不救岳飞

书上的说法,如来佛在西天讲经的时候,一只白蝙蝠在房檐上听经,突然放了个屁,如来佛没在意,金翅大鹏鸟眼里揉不得沙子,飞下来一翅膀把白蝙蝠拍死了,如来佛说他沾了因果,让他下凡到岳家投胎,了这场因果,后来白蝙蝠转世为秦桧之妻,大鹏鸟转世为岳飞;徽宗皇帝祭天表章误写“玉皇大帝”为“王皇犬帝”,玉帝发怒,命赤须龙下界,转世为金兀术;大鹏鸟去岳家的时候碰到铁背虬龙和一群妖精,啄瞎“铁背虬王”左眼,啄死团鱼精,“铁背虬王”转世为秦桧,团鱼精转世为万俟禼。岳飞死了这场因果才算完,济公不能救他。

韩世忠为什么不救岳飞

1141年,淮西之战结束后,南宋朝廷以庆功为名,招张俊、韩世忠、岳飞进京,同时被解除兵权,张俊、韩世忠被授予枢密使,岳飞被授予枢密副使,接下来就是整编三大帅的部队。

张俊积极配合整编,不存在问题。而对韩家军和岳家军的整编,朝廷采取了先易后难的策略。

韩家军部队数量少,成分比较单一,整编的风险较小。

岳家军则不然,一是数量多,二是收编的义军和盗匪占的比例比较大,整编难度大。特别是几年前淮西兵变时,岳飞和宰相张浚闹矛盾辞职,朝廷派张宗元暂时监管岳家军,岳家军将士就开始躁乱,最后朝廷不得已,费了很大的劲,把岳飞请回来才算平息。

在整编韩家军的过程中,查出了韩世忠吃空饷等很多问题,韩世忠被弹劾,是韩世忠找赵构哭诉,表忠心才过关免罪,所以,此时韩世忠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有能力救岳飞!

包拯为什么不救岳飞

包拯和岳飞不在一个时代。

包拯是北宋名臣,据考据其生活的时间是公元999年-1062年7月3日,岳飞是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他生活的时间据考是公元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

风波亭惨案,岳飞为什么不拥兵自立

忠心大宋,另外所谓岳家军,其实没多少人,连大宋兵力的十分之一都不到,甚至连二十分之一都够呛,岳飞其实官阶不高,只是宗泽手下的一个中层,

就是赵构担心迎回徽钦二帝,岳飞那点兵力离自立还远着呢,

韩世忠为何不救岳飞韩世忠和岳飞是什么关系

韩世忠不救岳飞?这话有失偏颇了!在岳飞被下狱之后,满朝文武只有韩世忠站了出来、去找秦桧要个说法,于是才有了那句著名的“莫须有”……在听到秦桧的“莫须有”之后,韩世忠沉默了,不再作声。

为何听到“莫须有”韩世忠沉默了

韩世忠本来是去找秦桧“讨说法”的,可为何听到“莫须有”三个字之后便选择沉默了呢?这三个字究竟有多大分量?按照古汉语的正常解释,所谓“莫须有”大概其就是“可能有、或许有”的意思。换言之,秦桧的话表面上的意思是——所谓岳飞谋反之事,可能有、或许有吧?这样一句话显然是很难给韩世忠一个交代的!

其实,韩世忠之所以选择沉默,是听懂了秦桧的弦外之音。“莫须有”,按照字面解释的确是“可能有、或许有”的意思。可结合彼时的大风向来看,恐怕就不是“可能、或许”的意思了。彼时正处于宋高宗赵构与女真人“议和”的大背景下,除了对宋金称臣之外,女真人还提出了一个无理要求,那就是让赵构诛杀岳飞!换句话说,赵构想要与女真人“议和”、继续安稳当他的偏安皇帝,就必须答应女真人的要求、诛杀岳飞。很显然,赵构是不可能为了一个岳飞而放弃安稳当皇帝的。那么,他就必须杀了岳飞,别无选择!

▲宋高宗赵构画像

秦桧那句“莫须有”,实际上恐怕并不完全是“可能有、或许有”的意思,而是“不需要有”——赵构要诛杀岳飞,不需要理由!韩世忠还能再说什么、还敢再说什么?再说什么,他就是第二个岳飞……要知道,彼时的岳飞不过是枢密副使而已,枢密使是谁?正是他韩世忠!这两个人真要是搅在一起,赵构还能睡得着觉吗?这个时候,韩世忠的态度非常重要、也相当微妙,继续替岳飞说话就意味着与赵构摊牌;而保持沉默,本身就是一种表态,表明韩世忠自己是站在赵构一边的!唯有如此,赵构才可能念及韩世忠当年的救驾之功,放过韩世忠。所以,不是韩世忠不救岳飞,而是他彼时已经“泥菩萨过河”,继续替岳飞说话,连自己恐怕都得搭进去……

▲岳飞画像

韩世忠与岳飞并非“死党”

韩世忠和岳飞虽然都是彼时的名将,但相互之间并没有太深的交往,在进入枢密院之前也没有搭过班子。韩世忠之所以为岳飞出头,主要还是为公,认为岳飞是国之干城,诛杀岳飞于国不利。这就是为什么韩世忠听到“莫须有”三个字之后,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弯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所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更何况韩世忠与岳飞之间的私交其实相当有限,远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亲密。话又说回来,如果韩世忠与岳飞关系过于亲密,就算他救过赵构的命,军中和枢密院的两大巨头“穿一条裤子”,赵构恐怕也很难容得下他,不是吗?

明哲保身的“聪明人”

韩世忠这个人能够得以善终,并不完全是因为他曾经救过宋高宗赵构的命,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个人知道明哲保身。在这一点上,岳飞是有所欠缺的。和岳飞一起被调到枢密院之后,岳飞依然不改初心,但韩世忠却彻底变了!为岳飞出头,是韩世忠担任枢密使之后干过唯一“出格”的事情,而且还被秦桧一句“莫须有”给顶了回去!除此之外,韩世忠基本就是赵构说什么就是什么……

▲中兴四将,除了岳飞都是明哲保身的主儿

为了让赵构放心,韩世忠不仅交出了兵权,连多年积蓄的军需粮秣也一并上交给了赵构。目的就一个——向赵构表忠心、彻底割裂自己与军队的关系!不久之后,韩世忠又上书请辞枢密使之职,改任闲职并开始“享受人生”。这是典型的“杯酒释兵权”模式,只不过韩世忠做得比石守信等人更加彻底,没用赵构开口便主动请辞了。对此,赵构也是相当受用的,不仅给了韩世忠节度使的虚名,而且还给他封了郡王爵位!晚年的韩世忠再也不过问朝政,就两个字——醉生梦死,最终得以善终。绍兴二十一年,韩世忠病故,赠太师、通义郡王,以“王爷”的尊容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而这一切,都是用明哲保身换来的。

▲韩世忠画像

由此也可见,韩世忠当初能够在那样的情况下出头、替岳飞说话,已经实属不易了!但他彼时能做的,恐怕也只有这些了。因为他自己也已经是“泥菩萨过河”,再多说哪怕一句,恐怕当初救赵构的那点儿情分也就全都没了!接下来等待他的将是什么,不言而喻……韩世忠与岳飞毕竟只是泛泛之交,能够做到这样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他不可能为了保岳飞而搭上自己的,不是吗?更何况,就算搭上了自己,韩世忠恐怕也救不下岳飞……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帝王之术,为了自身皇位和皇权的需要,忠臣良将也照样可以牺牲!恐怕也不差韩世忠一个……

▲岳飞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