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苏三被冤,刘大人只用个最简单却惊艳的招就还了她清
发布时间: 2023-07-17

话说王景隆晓行夜宿,连日奔波到了金陵自家门口,王定看见,吃了一惊,拉住先进了自己屋。公子问道:“我家里都好吗?”答道:“都好。”公子又一一问起,老爷、大叔、二叔、姑爷、姑娘问了一个遍,王定回答都好。公子叹口气道:“你可知道老爷要怎么处置我?”王定默默无言。公子看王定不语,问道:“想必是老爷定要打死我。”王定道:“三叔,老爷拿定主意,发誓不能留你。你还是去看看老奶奶、姐姐兄嫂,讨些银子去别处安身吧。”公子不死心,又问这两年老爷跟谁相厚,央人代为求情。王定说没有人敢求情。公子想了想,道:“王定你去请姑爹来,我先跟他说说。”

两个姑爹刘斋长、何上舍到了,听公子讲了自己遭遇,道:“我俩去跟老爷说,说的好了让人来叫你。要是说不好,就捎信过来,你赶紧逃命去。”

俩人见了老爷,寒暄两句,何上舍道:“这院里多了一道墙,原来没有,这是几时砌的?”老爷答道:“我年纪大了,田产不多,打算都一分为二,省的大的二的争来争去。”上舍道:“三个儿子,为何分成两份?三官回来往哪里住?”老爷大怒道:“老夫平生只有两个儿子,哪里来的第三个?”俩人赶紧说道:“老爷为何不疼王景隆?当初他还小,您老独自把他留在北京讨账,别说三官十六七岁,就是老江湖到了那花柳之地,也非迷失不可。说起来这倒是老爷您的不是。”说完俩人跪下为三官求情。正说着,两位姑娘也到了,大姑娘说道:“女儿昨晚做了一梦,梦见三官一身褴褛,哭喊着叫姐姐救命。”大家听了都落下泪来。刘斋长道:“不如我凑点盘费,明日进京去把他接回来。”老爷含着泪道:“我家里还有两个儿子,没有他岂不是更好?”何刘二人听了起来就走,老爷吃惊道:“你们这是要去哪?”俩人回答:“老爷撒手,你自己家亲儿子这样对待,何况女婿?我们再不来就是。”两个姐姐放声大哭,两个哥哥也一起跪下,老爷看了也是流下泪来。

王定门外看见,马上去喊公子道:“老爷正在哭你,赶紧过去,别等他再发火了。”公子赶紧进去跪下道:“爹爹!不孝儿王景隆回来了。”老爷骂道:“无耻畜生,早死哪里去了。莫不是有长得像的故意来哄我银子?赶紧给我绑了送去衙门问罪!”王景隆听了转身往外就走。两个姐姐拉住,哄着跪在老爷面前,埋怨王景隆不懂事,白让大家都为他担惊受怕,日夜思念,说完又哭。老爷道:“看两个姐夫面子,收了这畜生,一顿好打可是免不了,谁也别劝我。”老爷说要打一百板子,姐姐看他又黄又瘦,心疼要替二十板子,最后两个姐姐各替二十,两个哥哥也要各替二十,姐夫又替二十,到底也没打成。

老爷看看打不成,说道:“也罢,看在两个姐夫面上,给你一个庄子,自己去耕种吧。不要再来烦我。”王景隆低头不语,见儿子不说话,老爷大怒道:“你不吭声是什么意思?”王景隆道:“这不是我能做的事儿,儿要读书!”老爷道:“早干什么去了,现在知道读书好了?”大家又是一顿劝说,最后老爷同意给他书房,叫了两个小厮专门监督读书。

王景隆先还心猿意马,常常思念三姐。后来看见书房大门一幅对联: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二门上又一幅对联: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想起自己祖父在此读书,官至侍郎,爹爹在这读书,官至尚书,今天自己在这读书,读不出个眉目,岂不让人耻笑。从此沉下心来,日夜攻读不止。

再说玉堂春,后来被老鸨安置在百花楼住,没事了和丫头下棋解闷,这一天到了中秋,想起王景隆去了已经一年了,菱花镜里照见自己容颜憔悴,暗自伤心,落下泪来。又叫丫鬟过来收拾香烛,跪下祷告道:“天地神明,愿我哥哥王景隆早占头魁,名扬天下。”

一秤金西楼上住了一位山西洪洞县的客商叫沈洪,此人带了上万银两来京贩马,听说了玉堂春大名,特意来见识一下。老鸨知道他有钱,就把翠香打扮一番,说是玉堂春,交往了几天,才知道这不是玉堂春。后来在丫头翠红帮助下,趁着玉堂春下楼烧香,偷看了一眼。这一看更加放不下,找老鸨商量要玉堂春,愿意多出银子,天天纠缠不休。

王景隆在南京乡试完了,又开始日夜思念三姐玉堂春,等到放榜,知道中了第四名。就告诉父母,自己要早早进京,找个僻静地方读书,好准备会试。父母知道他牵挂玉堂春,不过这次中了举,也就默许他去了。两个姐夫给饯行,完了送他上船,王景隆高兴的手舞足蹈,终于要见到三姐了。

北京城午门外已经贴出来十三省乡试榜,金哥拉着王银匠一起去看,知道王景隆中了第四名,赶紧去一秤金报告了玉堂春,三姐欢喜的流下泪来,又赶紧烧香祷告。老鸨听说了,也是大吃一惊,寻思道:“这王景隆中了举,说不定哪天就过来要了苏三去,这岂不是人财两空?”那姓沈的为了得到玉堂春,已经给了老鸨一千两银子,老鸨和龟公商量,不如再要一千两银子,把玉堂春便宜卖给姓沈的算了。俩人定下计策,瞒着玉堂春,打算假装去烧香,让姓沈的安排人抬了轿子,直接抬往山西去。王景隆就算来了,不见了玉堂春,时间一长也就冷了。

第二天早上,老鸨叫人杀猪宰羊,又让丫鬟告诉玉堂春,说是要去岳庙烧香,玉堂春问为何要去烧香?丫鬟答道:‘妈妈听说王姐夫中了举,怕他来报仇,今天去烧香发愿,合家从良,洗手不干了。’玉堂春听了不信,又问别的丫鬟,都是这样说。就跟丫鬟说要跟着一起去烧香。老鸨说道:“三姐,你要去,快点梳洗,要个轿子抬着你一起去。”收拾完毕,到了门口,四个人抬着轿子过来,老鸨安排玉堂春上了轿子,说好了到岳庙的价钱,玉堂春毫不怀疑。却不知道那轿子直接往东去了。

到了一处高岗,玉堂春觉得不对,打开轿帘却看见沈洪远远跟了过来,大吃一惊道:“遭了,感情是老鸨龟公把我卖了。”大骂道:“你们这些狗贼奴,抬我往哪里去?”沈洪过来说:“往哪去?我为你花了二千两银子,买你到山西去做老婆。”三姐在轿子里大哭不止,抬轿的却只管奔走如飞而去。一路上沈洪想要同房,苏三只管打骂不止,不让近身。沈洪也不着急,想着到了洪洞县再说,人跑不了就成。

却说王景隆一到北京,安排住下后直奔王银匠家,王银匠整治酒菜,陪他喝酒,王景隆一直问三姐的事儿,王银匠就是不说。正好金哥路过,知道三叔来了,就进来说话,王景隆问他三婶可好?金哥毕竟年幼,脱口而出道:“卖了。”王景隆惊愕道:“卖了?卖去了哪里?”金哥回答:“卖去山西,已经走了一个月了。”王景隆听了大叫一声,撞倒在地上。两人赶紧扶起来好言安慰,金哥说了当时情形,是那老鸨安排了诡计,假装要去烧香,让轿子抬了玉堂春一溜烟走了,从此下落不明。

王景隆怒发冲冠,去一秤金大闹一顿,见人就打逢人就骂,老鸨早去藏起来不见,丫鬟告诉他卖给了山西贩马的客人沈洪,还不是正妻,姓沈的家里还有老婆。王景隆正在大闹,金哥告诉他好几个同来的相公找他,王景隆怕人笑话,只好先回店里。心中气闷难当,无心考试,打算收拾回家,朋友听说后,都来劝说,王景隆暗自想道:“我努力苦学,都是为三姐激励我,要是放弃了功名,恐怕再也见不到她了,如今知道她在山西,考取了功名,想见她也不难。”于是定下心来,发誓志在必得。

会试完毕,王景隆进了三场,最后中了金榜二甲第八名,刑部观政。三月后选了真定府理刑官。父母来信说,已经给聘了刘都堂女儿为妻,选日子送到真定府成亲。

再说沈洪和苏三。那沈洪本来有个妻子皮氏,也有几分颜色,且又十分风骚,总是嫌弃沈洪不解风情,大老粗一个。平时沈洪又不在家,整日空虚寂寞的皮氏有一天在后花园碰见隔壁的一个监生,叫赵昂,彼此有心。赵昂就找了王婆撮合,俩人就搅和到一起了。那赵昂能说会道,惯会骗钱骗色,皮氏把家里不少家私都贴补了赵昂,正愁着沈洪回来无法交代,就鼓动赵昂带着她私奔。赵昂不肯,说就是走了,也得吃官司,倒不如想个计策把沈洪做了,俩人才能做长久夫妻。皮氏听了低头不说话。

赵昂打听到沈洪讨了玉堂春正在一路赶回来,就拿此事故意激怒皮氏,又撺掇她道:“等他回来,你就跟他吵闹,让他带了玉堂春另住。我弄些砒霜放在食物里,哄他两个吃了,管教你再也没有烦恼了。”皮氏道:“他最爱吃辣子面。”赵昂道:“辣子面正好下毒。”

沈洪进了家门,果然皮氏一顿吵闹,沈洪以为她为了玉堂春吃醋,却不知她另有私情。玉堂春本打算到了沈洪家里,跟他大老婆诉苦求情,不嫁给沈洪,然后捎信给三官王景隆来接,没想到大老婆根本不见她。沈洪安排她住了西厅,自己去找皮氏吃夜饭。皮氏却说见他心烦,让他去西厅。玉堂春已经把沈洪被子扔在厅里,插好房门,不让沈洪进去。皮氏让丫头小段名去看沈洪睡了没有,却被沈洪拉住在厅门外草草合欢,春风一度,原来俩人早有私情。

第二天早上,皮氏起来下了面条,盛了两碗,下了砒霜,让小段名拿去给沈洪。沈洪接了一碗,让把另一碗给二娘吃。小段名敲门不开,苏三说不吃。沈洪就把两碗面全吃了。忽然肚子疼起来犹如刀割,沈洪大喊大叫七窍流血而死。苏三听见动静出来看时,正好皮氏也过来,说是苏三害死了沈洪。扯着苏三去县衙喊冤。

知县升堂问案,皮氏说苏三另有心上人,嫌弃沈洪丑陋,故意毒死了他;苏三说皮氏见娶她回来,心生嫉妒,就害死了沈洪。各说各有理,搅和不清。只好都下在牢里再说。

皮氏差人捎信给赵昂速来打点,赵昂各处使了银子,又封了一千两银子放在坛子里,当酒送给了王知县。第二日升堂,王知县说道:“我昨晚做了一梦,梦见沈洪说是被苏氏药死,跟皮氏无关。”说完不容分辩,就让人把苏三打的死去活来,苏三熬不住打,只好招认罪名,下在牢里,只等上司看过案子之后,就结果她性命。

牢房里有个小吏叫刘志仁,正直无私,知道皮氏和赵昂有私情,几天前还撞见赵昂去王婆那里买砒霜。就去问苏三,苏三说了冤情,刘志仁告诉他是赵昂与皮氏有私情,赵昂找王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