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资治通鉴》学说话:陆贾、汉文帝是如何说服赵佗的
发布时间: 2023-07-06

秦始皇的时代,向南开拓,在今天的广州一带建立过一个南海郡。当时派去征服这块地方的有两个将军,一个叫任嚣(áo),另一个叫赵佗。

赵佗雕像

秦二世的时候天下大乱,地方豪杰并起,反对暴秦,原处在南海的任嚣也得知了这个信息,就开始盘算:如果现在无所作为,等到北方的一些流寇进入到我所统领的番禺,此地就会变得不稳定,但是在群雄竞起的时候,随意去选择一个投靠,也不知道他最后能不能成功,风险太大。

所以任嚣最终决定,不如在这个时候派兵在各个关口驻守,保境安民。因为从中原地区到入到今天的广州这一带,要跨过好几道大山脉,路途困难,只要把几个关键的关口守住,中原的军队就很难进来。

设想好这样一番计划以后,任嚣却病的很严重。弥留之际,任嚣叫来了赵佗,并对他说,“现在整个南海郡,没人有能力来实施我设想的计划,想来想去就只有你了,希望你能够保境安民,以待其变。等到中原的大战临近尾声,你再做另外的选择。”赵佗答应了下来。

赵佗掌权以后,立即派兵,以防止盗贼进入南越为理由,守住各个要道,按照任嚣生前的指示,保境安民。之后,赵佗向东和向南扩张,攻打下了秦始皇生前在南方设立的另外两个郡——桂林郡(今天的广西)、象郡(今天的越南北部地区)。这样,他就建立了一个南越王国,自封为南越王。

陆贾是怎么把赵佗说服的?秦末战争结束,刘邦称帝,忽然发现了南越国的存在,所以就要确定和它的关系,到底是藩属国的关系,还是平等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刘邦就派了一个叫做陆贾的书生,以他为使者,跑到南越国去见赵佗。《资治通鉴》中写道,二人见面时,赵佗“椎髻箕踞见陆贾”。

赵佗把整个头发盘的像一个锥形一样,一节一节的盘起来,并且非常不礼貌的用两个脚底板对着陆贾。陆贾一看,赵佗已经是蛮夷人的打扮了,而且也没有把汉朝放在眼里。所以作为外交官,陆贾一定要为自己和自己的国家争回面子。

陆贾就跟赵佗说,“足下中国人”,你原来是中原人,我知道,你老家在河北正定,你祖先的坟墓都在那儿。在这个地方待久了以后,你“却反天性,弃冠带”,丝毫不懂礼仪,“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一个小小的南越国,居然敢和我们汉朝相抗衡,你恐怕是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

接下来陆贾又开始宣传汉朝,他说,秦朝末年起义的人这么多,为什么是刘邦胜利了?因为“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我们汉朝之所以能够建立,是天命。

第三步,陆贾跟赵佗说“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意思就是说,中原大乱的时候,大家同心协力推翻暴君,你就满足于统治自己的小地盘,所以你的表现令我们非常失望,汉朝的将相们都说,要派兵来打你。但是,“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皇帝有好生之德,不想再让百姓们受苦,于是就派我来和你谈一谈。你要是现在不向我们汉朝称臣的话,将“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挖了你先人的坟墓,杀了你所有的亲戚。

听到这以后,赵佗“乃蹶然起坐”,立刻摆正自己的坐姿,向陆贾道歉。但事实上,赵佗并没有真心的臣服于汉朝。

韩信画像

接下去两个人聊天的过程当中,赵佗就问陆贾,听说你们那儿有很多名人,比如说箫何、韩信,你觉得我跟他们比怎么样?

为了给赵佗一个面子,陆贾说,“王似贤”,你好像比他们要厉害一点。

问完这个以后,赵佗又问,“我孰与皇帝贤?”我和刘邦比,谁更有本事?这个问题已经挑战到汉朝最具有权威性的一个人了,陆贾就不客气地说,皇帝岂是你可以比的,“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万物殷富。”皇帝一个人都管得了,你一个小小的南越国,几十万人,崎岖山海之间,大小无非就像汉的一个郡县这么大,你怎么可以跟汉朝的皇帝比呢?

刘邦画像

赵佗听后大笑说,我只不过是没有碰到这个机会,“吾不起中国,故王此”我没有机会在中原称霸,所以在这里称王。假使我在中原,称帝的恐怕就不是你们皇帝了。

这句话很明显的透露了赵佗根本没有对汉朝有一种心悦诚服的态度。但最终,赵佗为了消除尴尬,还是跟陆贾说,你来也挺好的,我在这里这儿多年了,也没有什么有见识的人可以跟我聊聊天,你来了以后,把中原地区的新闻带给我,挺好。最后在陆贾走的时候,“赐贾橐中装”,价值千金的这样珠玉给了他满满一袋子,让他带走。

在这个过程当中,赵佗其实并没有对于汉朝有一种心悦诚服的态度。为什么还要对陆贾这么客气呢?我想是陆贾的这一通威胁起到作用了。他也不一定相信汉朝真的能够派兵来打他,但是他有一个软肋,就是他的祖坟的确在河北,所以陆贾就是利用这个制服了赵佗。

之后陆贾就带着他的外交成果回来向刘邦汇报,说最后赵佗愿意向我们称臣,作为我们的一个藩属国,这是南越王赵佗和汉朝中央政府打交道的第一个阶段。

我们能从汉文帝身上学到什么?但是这个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汉惠帝去世以后,吕雉掌权的第四年,公元前的184年,这相距赵佗向汉朝称臣已经过了12年了。这一年,中央政府受了相关部门的建议,下令停止和南越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并且禁止向南越国输入铁器。

南越国缺少铁器,因此与汉朝的铁器贸易十分重要

这件事情来的非常突然,汉朝中央政府没有给出一个恰当的理由。赵佗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分析:一定是有人在皇太后面前说了我的坏话,才导致中央政府会这么干。而这个说坏话的人一定是长沙王,因为从地理上来说,长沙国和南越国是接壤的,而汉朝政府要和南越国贸易,设立关系,一定也是在南越国和长沙国的边境上。在刘邦称帝之初,长沙国封给一个叫吴芮的人,现在的长沙王是吴芮的曾孙,吴右。

赵佗认为,吴右肯定是有野心,试图搞僵汉朝中央政府和南越国的关系,然后趁机吞并南越国的地盘。所以在刘邦的时代,两国已经结成友好关系了,而且南越国愿意向汉朝称臣。结果现在,汉朝中央政府主动断绝了和他的来往,禁止输送一些他们所必需的铁器。搞的南越王非常的恼火。

南越国与长沙国紧邻

所以转过一年,在吕后掌权的第五年,赵佗干脆自己称帝了,不再向汉朝中央政府臣服,而且主动发兵去攻打了长沙国。《资治通鉴》中讲,“败数县而去”,残破了长沙国下属的几个县,然后再退回到南越国。这么一来,汉朝中央政府和南越国之间的和平关系,被吕后时期这样一个莫名奇妙的政令就给破坏掉了。这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汉文帝即位。

汉文帝是一个非常善于处理困难和矛盾的人,从其处理赵佗事件的过程当中,我们能够领教到他处理矛盾的高超技巧。

汉文帝画像

吕后曾派遣将军周兆,率领军队出兵南越,但是南方地带湿气很重,军队当中疫病就大规模的开始流行,所以将士们根本没有办法越过南岭到达南越国境内。

等到吕后去世,朝廷就下令按兵,不再持续这一场战争了,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赵佗表现的非常活跃,对周边的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进行威逼利诱,四处扩张,不仅如此,他还在南越国内建立了一整套和中国皇帝同等规格的一套礼仪制度。

接下来汉文帝即位了,所以他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推进军事行动,当然也有可能制服住赵佗,但是可以想像,那样的代价一定是非常大的。汉文帝是一个颇有仁厚之心的皇帝,所以他决定通过和平外交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如何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双边纠纷,这需要高超的智慧和技巧。于是,汉文帝首先派人到赵佗的老家,为他修葺了他父母的坟墓,而且派人在那儿守护,并且召见了当时还健在的赵佗的一些兄弟、亲戚,给予他们官爵和赏赐。在和赵佗展开和平谈判之前,先有一些具体的行动,让他相信自己是有和平诚意的。做了这些事情以后,汉文帝再派陆贾出使南越。

陆贾画像

陆贾就带了一封汉文帝写给赵佗的信,来到了南越,把信给赵佗看,这封信里面讲了哪些内容呢?我给它划划层次,汉文帝这封信,具备五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汉文帝在信的开头就说“朕,高皇帝,侧室之子也。”就是我是刘邦侧室的儿子,侧室,我们后来人的话来说,那就是小老婆。所以把自己放在一个非常卑微的地位,然后开始和赵佗谈话,这就是一个非常高明的谈话技巧,也是一个高明的处理矛盾的技巧,因为人总是讨厌别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汉文帝做皇帝前曾被封为代王

接着汉文帝说,早年的时候,我被封在边远落后的地区做藩王,信息比较闭塞,所以没有机会写信向您问好,您多包含。现在我被拥戴成为汉朝的皇帝,要处理一些国家问题,就不得不和您通信来聊聊咱们之间的问题了,所以给您写了这封信。这个整封信的第一个层次,主要想要表达是汉文帝的自我谦意,比较自我抑制。

第二个层次里面,汉文帝说,我之前也听说了,你希望我们汉朝政府能够撤军,恢复到之前的和平状态,对于这件事情,我觉得你的建议非常好,所以我就撤了一位将军回来。不仅如此,你的兄弟、亲戚,我都已经派人去慰问过了,而且你先人的坟墓,我也已经派人去修整过了。所以,第二个层次的核心内容就是汉文帝表达了自己和平的诚意。

表达完和平的诚意之后,进入到第三个层次,汉文帝回顾了之前的双边冲突。他说,你之前老是派兵来骚扰我们的边境,攻打长沙国,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所杀伤的可不仅仅是我汉朝这一边的老百姓和士兵,你那边的老百姓和士兵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汉文帝说“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也。”战争总是残酷的,肯定会死人,一旦将士阵亡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