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为何那么年轻就去世与霍光有关吗?汉昭帝刘弗陵是怎么死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汉昭帝为何那么年轻就去世与霍光有关吗

汉昭帝(前94年~前74年)英年早逝,时年21岁,所以让后人不由得不去联想他的死因,但史书明确记载是病故,因此后人也只能联想一下而已。当然,这个联想的空间也很大,因为事情真相或许简单,但越是脑洞大开,越会叠加复杂性,于是乎就把首辅霍光囊括了进去。

那么,汉昭帝的死与霍光有关系吗?不能肯定,也不否定,推测是有一定关系的。

汉昭帝,本名刘弗陵,他是汉武帝第六个儿子,也是最小的一个儿子。刘弗陵八岁时继承皇位,汉武帝在临终前安排了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鄂邑公主等人辅佐他。这个安排很好理解,因为刘弗陵年幼,尚不具备处理朝政的能力,就连生活也得有人照顾,于是这个“辅政班子”是一个男女搭配的状态。

对历史不太了解的人也许会问,刘弗陵的母亲那里去了?她为什么不出来为儿子坐台?真相其实很残酷,刘弗陵被立为太子后,她随之就被汉武帝赐死了。不过,汉武帝自然有他的道理,最简单的就是避免皇权旁落到太后手里,重演吕后专政的一幕。另外就是不想被这个年轻漂亮的遗孀给另一个世界的自己戴了绿帽子,所以到头来杀掉钩弋夫人后,还需让鄂邑公主出来扮演小皇帝母亲的角色。

当然,鄂邑公主并不限于照顾汉昭帝吃喝拉撒的一些琐事,以她的身份上附加的政治威望值,对几位辅政大臣可形成一定的补充制约作用。想必这样一来,汉武帝会认为,一个亲生女儿,外加几个精挑细选出来的忠臣,绝对不负托孤之重,这个安排堪称完美。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七年之后,一切面目全非。

刘弗陵继位的第二年,金日磾病逝,这对于其他辅政大臣来说,便意味着各自的权力再次增加了厚度。之后,很快霍光与上官桀、桑弘羊、鄂邑公主之间因利益产生了矛盾。这种矛盾无法调和,最终爆发武力冲突。前80年,上官桀、桑弘羊、鄂邑公主等人与燕王刘旦(汉武帝三子)联手,打算除掉霍光,废汉昭帝,拥刘旦称帝,结果被汉昭帝与霍光反制,几个人团灭。经此大浪淘沙般的清洗,最终霍光一家独大的局面形成。

因为除掉几个政敌之后,霍光并不满足于一个人掌权的现状,于是很快将家族成员拉拽进权力中心,诸如儿子、女婿都掌握了兵权要职。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权力网,坚如磐石,无人动摇。此时汉昭帝的处境就很尴尬,明明自己是皇帝,但是政令皆出霍光,他不过是一个摆设。

最悲催的是,汉昭帝的私生活都受霍光管制。汉昭帝12岁时,被迫娶了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氏为妻,并立为皇后。当时的上官氏才6岁,所以这样的婚姻有名无实,纯粹是一场政治闹剧。但是,霍光出于私心,还不允许汉昭帝临幸别的妃嫔宫女,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他还命后宫的女子穿上一种特殊的“保险裤”,直接导致了汉昭帝绝嗣。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权力被别人截取,生活受人管束,心情之郁闷可想而知,这也成了早逝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汉昭帝的死与霍光存在必然关系。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汉昭帝本就先天不足,因为据说他母亲怀了他14个月,这样的孩子不可能健康,英年早逝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汉武帝之所以将刘弗陵选为继承人,主要就是因为他健壮聪明。这样一来,所谓的“怀胎十四月”说,要么就是一个谣传,要么就是汉武帝放的一个烟雾弹。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汉武帝晚年与太子刘据关系疏离,不排除有改换太子的打算,所以需要找一个借口,于是根据“尧母怀胎14个月生尧”的典故,编造一个“尧母门”的故事,提前释放一个信号。所以说,汉昭帝的身体根本就不存在缺陷。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个节点是,汉昭帝22岁就到了加冕亲政的年龄,届时霍光就得被分割权力,做一个安分守己的臣子。最让霍光担心的是,其家族的势力能否保持住,也成了一个未知数。所以,站在霍光的角度,他并不希望汉昭帝亲政,就像秦国丞相吕不韦不愿意让嬴政亲政是一个心理。事实上,嬴政还被吕不韦推迟了一年才得以亲政。

如果把汉昭帝亲政与生病联系到一起,是不是就觉得其中有些蹊跷?这个时间节点是巧合吗?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那就是霍光在昭帝之后一直对权力保持着极强的把控欲。他亲手把昌邑王刘贺扶上皇位,仅27天后又将其废黜。在拥立汉宣帝时,霍光仍然把权势最大化做为前提。所以,综合霍光的所作所为,推测他与汉昭帝之死存在因果关系,只是没有留下确凿证据而已。

汉昭帝刘弗陵是怎么死的

公元前87年3月29日,一代雄主汉武帝病逝。翌日,年仅八岁的刘弗陵继位,成为西汉的第8位皇帝(包括吕后专政期间的前少帝和后少帝)。死前,汉武帝指定霍光、上官桀、金日磾和桑弘羊四人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被汉武帝寄予厚望的刘弗陵。

汉武帝与刘弗陵

公元前74年6月,从刘弗陵登基之日起就开始修造了13年的平陵工地繁忙异常,如无意外,这座帝陵将会一直营建到刘弗陵离开人世的那一天。可是现在,却不得不仓促启用。大批的随葬品一车车的从长安运到墓地,大量的河沙也被运来填充墓室。这种种迹象表明,当朝天子出现了意外状况。果然,就在当年6月份,刘弗陵驾崩于未央宫!

刘弗陵剧照

执政13年,年仅二十一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的忽然去世,使得这个伟大的帝国出现了权利的真空。那么刘弗陵究竟是怎么死的呢?有人说是被霍光害死的,有人说是病死的,在历史上众说纷纭!

霍光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在被霍去病带到长安之后,深得汉武帝信任。在霍去病死后,汉武帝任命他为奉车都尉,护卫汉武帝的安全。

霍光剧照

在“巫蛊之祸”发生后,太子刘据自缢而亡。晚年的汉武帝深感自责,一直没有再立太子。在汉武帝的几个儿子之间,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深得武帝喜爱,汉武帝有意将其立为太子。不久之后,汉武帝赐给霍光一副《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汉武帝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同时为了避免吕后专政的再次出现,也为了给年幼的刘弗陵将来执政扫除障碍,汉武帝不惜赐死了年轻的钩弋夫人。

周公背成王朝诸侯图

如此深受汉武帝器重的霍光会谋害幼主吗?我觉得是不会的,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一,刘弗陵与霍光君臣互信

在刘弗陵登基之后,各辅政大臣之间的激烈斗争就开始了。由于金日磾早早去世,其中霍光和上官桀是儿女亲家,所以二家暂时结为同盟,共同把持朝政。而桑弘羊想要获得更大的权利,也在不断的积蓄力量,朝堂之上波谲云诡,暗流涌动。

后来,上官桀的儿子想把五岁的女儿送入宫中,可是遭到了霍光的拒绝,这使得一对儿女亲家出现了裂隙。后来上官桀和鄂邑盖长公主相互勾结,最终在长公主的策划下,上官桀的孙女进入宫中,做了皇后。而桑弘羊则因为在和霍光一直矛盾重重,对霍光也充满怨恨。至此,上官桀、鄂邑盖长公主和桑弘羊之间达成了反对霍光的政治同盟。

刘弗陵剧照

同时,刘弗陵的哥哥燕王刘旦,一直觊觎地位,时刻想着取而代之。但是苦于没有机会,直到他嗅到了霍光和上官桀集团之间的矛盾,感觉机会来临,于是互相勾结,以图大事。

公元前80年,刘旦弹劾霍光,请求进京护卫皇帝,想趁机除掉霍光。这一举动,遭到了刘弗陵的拒绝,他对霍光充满了信任。

不久,上官桀一伙又诋毁霍光,刘弗陵说霍光是忠臣,是先帝指定的辅政大臣,任何人不得随意诋毁,违者将严加治罪,又一次无条件的选择相信霍光。

后来,感到威胁的上官桀集团意图谋反,被长公主门下官吏告发。霍光抓住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霍光诛杀叛乱

从上面这两件事情来看,刘弗陵和霍光君臣互信,特别是刘弗陵,虽然政敌一再诋毁和污蔑霍光,但是作为皇帝的刘弗陵对霍光的态度始终如一,充满着无比的信任。这一方面体现出霍光对刘弗陵的忠心,同时作为皇帝的刘弗陵也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谱写了一段君臣互信的佳话。

霍光辅政

二,巍峨宏大的平陵是霍光对刘弗陵忠心的具体体现

陕西省咸阳市城西6公里处,有两座规模宏大的帝后陵,这就是平陵,是少年天子刘弗陵的陵寝。也是霍光为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