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话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那爱评论的人,是属于无知吗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话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那爱评论的人,是属于无知吗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自《道德经》通行本第五十六章,此语是说修道人要遵循的法则及注意事项。话虽是说给别人听的,评论是别人的事,不存在无知一说(我们会看到很多关于《道德经》的评注,包括一些实修大家如吕洞宾的注释,这些评注有助于我们深化认识老子思想)。

这里的“知”通“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修道的人要惜言如金,轻率言论是不够明智的。沉默是金是对体悟大道的真实写照,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就展开说一说。

老子说“虚其心,实其腹”。虚者,空也,何能让心空呢?无思无虑、物我两忘、内景不出、外景不入,才谓之“空”,一旦有言,便落于有思,有思便不能说是虚极静笃,便不能见到“道”。

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这里的“载”是乘、驾驭;营:魂;涤除:清除、扫除、洗净;玄:专指内观,无欲观妙,有欲观徼(徼:边际、玄关、门户、关卡);鉴:镜子(多本作“览”,观照,亦如同照镜子)。该句意思是说“谁能够驾驭魂魄,中正其心,片刻不离呢?谁能够扫除心田,让心田如明镜一般,没有一点瑕疵呢?”显然,体悟大道要纯一不杂、不离不弃,倘言有出,便不能称为抱一不离,便不能说是心田如明镜一样,这也是体悟大道时的一忌。

老子说“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智弃辩:通行本及多本做“绝圣弃智”,《道德经》中多次提到“圣”、“圣人”,显然,绝圣弃智不符老子之意,绝圣弃智系出庄子后学之语,新出土的楚店竹简做“绝智弃辩”,一旦骋于智辩,便落于有思,与道相违。民者,气也,行气时要身心放松,存神忘思,自然而然,方能功效倍增。

老子说“希言自然”。希者稀也,乃至默无声息;飘风骤雨不能持久,唯有道能持久,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意即你要想修道,必须遵从道的规律法则,缄口不言。

老子说“善言无瑕谪”,这里我们看到老子惜言如金,要么不说,要发就发别人之未发,高屋建瓴。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道家如鬼谷子、范蠡等为何如此厉害?万物自有定数,万事自有解数,无外乎阴阳的盈缩消长,而阴阳的盈缩消长,修道大家多能了然于胸,其如诸葛亮所言“非宁静无以致远”,意即你要想思想深邃,必须虚极静笃,自然万物的变化以阴阳变化的磁场方式与人体进行信息交换,也就是人常说的天人合一。

道贵“无知无欲无为无争”,道贵“大言希声”(大言:至言也,穷理也),要么不发,要发便发别人所未发,故“善计不用筹策”,胸有万壑、腹有珠玑,引机而动,神鬼莫测。

有人会说,既然“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为何老子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常言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来到这世上,难道仅仅是匆匆来、匆匆走吗?这样未免索然无味了!好的思想还是希望有传承的,即便是淡泊名利、恬淡守素的修道大家,亦会于空清洞天留下墨宝,以飨后人。国人历来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传统,金玉良言不仅是个人的精神财富,更是整个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子留下惊世骇俗的扛鼎力作,也就不难理解了。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你怎么看

愚者深信不疑,智者充满疑惑。

由于深信不疑,所以滔滔不绝。

世间万物,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唯无知者无畏,简单粗暴,头头是道。

有一个初小未毕业的,年七十余,接送孙女上下学,常常教导其他家长。

搞得人家忍俊不禁。

他照旧目空一切,我行我素。

他认为科学万能,他说你们不懂高科技,例如仿瓷涂料,怎么水刷到墙上就成了瓷,你们谁也不懂!

其实呢,我们所炫耀的,往往是我们没有的。

我们对自然对宇宙,所知甚少。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怎么理解

实话不好听,花言巧语好听。明星,美人构不着,屏上美人不给你做饭吃。不与愚人争高低。

老子换位思考方法论。

怎么看待或理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句话

感谢邀请。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就是智,有智慧人不随便发言,说出来的就不是智慧。所以后世白居易才提出疑问,既然说出来不智,你老子为什么要写五千字的《道德经》发表意见。可见,白居易也是这样理解的。这与佛家“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的意思相似,就是有智慧的人懂得了“道”,明白了天地万物的规律,对事物的本质明了通达之后,知道悟了的人自然了解,不必说。不悟的人就是说了也听不懂,所以就不说。能说出来的,是掺杂了各人自己的意思,就不是真正的“道”。综合这一章全文,理解为智者不言,低调不显露,能解决纷争,和光同尘,淡然无欲。使人不太亲近也不太疏远,不能利益也不能伤害,不能让你贵也不能让你贱,是最珍贵的品质。

你认为老子所说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意义如何呢

知道万物变化无穷无常的人,知道难描述其本质,也就不言。说太多的人往往没有更高的智慧。出自《老子.五十六章》

谢谢!

《道德经》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它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知者不言,实物不会说话。言者不知。言语与文字同类传递信息。离实际实物有距离言语名也。

怎么知,品,嚐,感,觉,知,感知的东西是没写在纸上的。言者说也,能说的语言名子文字是符号。文字不是实物,不能实用的,文字只是代言,只有实钱,实物才能感觉到。

老子告诉我们,五千言里的言外之意,在实践中自己遇到,才能悟出正道。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