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nette(珠穆朗玛峰上的遇难者遗体为何难以处理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珠穆朗玛峰上的遇难者遗体为何难以处理

施郁(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珠穆朗玛峰上的尸体确实不清理,因为清理工作不但要花费很大财力物力,还将参与清理工作的人置于巨大的危险之下。

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位美国女登山者Francys Arsentiev, 1998年5月22日,她与她的丈夫Sergei在八千米处逗留几天后登上珠峰,成为第一个不借助氧气瓶成功登顶珠峰的美国女子。但是登顶时很晚,所以又在8000米以上度过一晚。他们走散了,丈夫第二天早晨到达营地时,发现她没回来,所以回去找。 23日早上,有乌兹别克登山队见到她,当时她半清醒,缺氧、冻伤。他们给她输氧,并尽力移动了一段距离。但是因为疲劳,只好放弃。后来他们还碰到来找位Francys的Sergei。24日早晨,英国人Ian Woodall和他后来的妻子、南非的Cathy O’Dowd路过Francys,还看到Sergei的工具。他们是Francys的朋友。他们帮助了她一小时,最后放弃。据说她最后说:“不要丢下我。”第二年,Jake Norton发现了他的丈夫的遗体,看样子是救她时摔下山了。

这些情况反映了珠峰上救人的困难。

Francys的遗体就在登山路上,后来成了一个路标,在那里躺了9年,被称作睡美人。O’Dowd曾说过,“你到了Francys那里,然后左转。”

2007年,Woodal专门回珠峰处理Francys和另一个叫做“绿靴子”的遗体。这次行动被称作“珠峰之道”。在一个简短的仪式后,Francys的遗体被扔下北山坡。“绿靴子”想必也是作了类似处理,但是2017年人们又看到他。

这说明将遗体扔下山坡就算是很稀罕的清理工作了。这当然也不是真正的清理,将来还可能再看到扔下去的遗体。这就从一个罕见事例回答了标题中的问题。

1996年,Rob Hall领导的登山队在珠峰发生过一次悲惨事件,8人死亡,经历此事的登山队成员、记者John Krakauer写了本书 Into Thin Air。书中责备当时也在珠峰的Ian Woodall不愿与其他登山队协调,不让别人借用他的无线电来呼叫救援。

补充:请见我对“人类首次克隆出猴子,而且还是由中国科学家完成的,这事有啥重大意义?”的回答。

珠穆朗玛峰上温度很低,人死了也不会腐烂,在上面能看到中国古代的人吗

珠穆朗玛峰的温度非常低,而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分解,甚至可以让微生物处于休眠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珠穆朗玛峰上才有非常多的“尸体路标”,他们已经死亡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些已经60多年,但他们的尸体一直没有腐烂,就像是睡着了一样。

既然珠穆朗玛峰的环境可以保存人类的尸体,那几千年前的古人能够在珠穆朗玛峰上被保存下来吗?

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一件凶杀案说起。

冰人奥茨

在上个世纪末,一些攀登者在阿尔卑斯山脉发现了一个人类遗体,他们通过卫星电话求助,但等到救援队赶来时,他们惊呆了,因为这个人的遗骸周围有一个断裂的箭头,一个箭身,这一切都表明这很可能不是现代人,而是古人。

果然,根据碳14测定年法显示,该遇难者生活在距今5300年前,由于他所发现的地方位于冰川中,常年被冰雪覆盖,所以身体结构没有被微生物所破坏,只是失去了一些水分,成为了冰川木乃伊,科学家为他命名冰人奥茨。

(冰人奥茨复原图)

研究发现,冰人奥茨身上有致命伤痕,这显示他在生命的最后48小时里,他和其他人展开过搏斗,并且对手不止一人。由于力量悬殊,冰人奥茨占据下风,最终因伤势过重而死亡。

由于他所在的地方环境非常寒冷,微生物在这种环境下难以繁殖,因此奥茨的肌肉以及其他物品能够穿越5300多年的时光而不腐烂。

从冰人奥茨我们可以看出来,只要环境足够低,人类的遗骸是能够长久保存而不腐化的,珠穆朗玛峰恰恰就是这样的环境。

珠穆朗玛峰有古人遗骸吗?

虽然珠穆朗玛峰的条件能够长久保存人类的遗骸,但是很遗憾,目前我们并没有发现太过久远的人类遗骸。

这并不是因为珠穆朗玛峰的温度不够低,而是珠穆朗玛峰太高了,非常不适宜人类生存。珠穆朗玛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本身海拔就已经非常高,而高海拔会导致氧气含量降低,所以在古时候,青藏高原并不属于宜居地带,生活在这里的人口十分稀少。

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的人少也就算了,在过去珠穆朗玛峰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地,而且珠峰上没有什么资源和植物,所以人们也不会攀爬珠峰。

珠穆朗玛峰也有低温地区,但想要保证尸体几千年不腐烂需要攀爬到一定高度,然而在古时候,科学条件落后,没有现代化登山工具,也没有氧气瓶等,人们很难攀爬到珠穆朗玛峰的雪线以上,所以我们才没有在珠穆朗玛峰上发现古人的遗骸。

遗骸的保存

俗话说:“干千年,湿千年,不干不湿就半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生物遗骸在绝对干燥的环境下能够保存上千年时间,在被水隔绝的潮湿环境下,也能保存上千年时间。但是不干不湿的环境中只能保存半年,就会被微生物所分解。

其中在干燥环境中保存的要数木乃伊,而湿地环境保存的要数图伦男子,他被埋葬在泥炭沼泽底下,而泥炭沼泽中的酸性水以及抗菌苔藓将他的身体保存了至少2000年。

除了这些地方之外,高山上的永久冰川,永久冻土层以及极地地区也是保存遗骸最好的地方,科学家们曾经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中挖掘过多具猛犸象的遗骸,而猛犸象早在公元前1万年就灭绝了。

还有,永久冻土层中以及冰川之中的遗骸保存较为完好,科学家们能够从这些遗骸之中获取非常多的有用的信息。

比如:科学家们在永久冻土层中发现了一个类似于狗的生物,该生物不仅肌肉被保存了下来,就连肌肤和皮毛都栩栩如生,给科学家们带来了意外的收获。要知道,这个生物生活的年代刚好是人类驯化狼的时间,只是不知道这只是狗还是狼,还是处于进化之中的中间形态,因此这具遗骸的发掘,有助于我们了解狗的演化之路,也有助于了解人类驯化狗的过程。

除此之外,冰川之中还有一些人类遗骸,这些遗骸对于科学家来说是难得的材料,比如:1918年大流感流行时,由于各种条件病毒的毒株没有保存下来。但后来科学家们从永久冻土层的一个人类遗骸上提取到了这种毒株,有了毒株科学家们就可以研究该病毒。

不过,这对人类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永久冻土层以及冰川之下可能隐藏着更多未知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能够感染人类,那么随着温度升高,永久冻土层融化,这些病毒有可能重新进入食物链。

这也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地方,因为西伯利亚以及极地地区的温度正在连年上升,一旦冰川中有致命病毒的存在,可能会给生物链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珠穆朗玛峰最著名的一具尸体:为何长达20年无人掩埋

珠峰最著名的那具尸体

,他的名字叫才旺·巴尔多(我核实了,这个中文名字是中国西藏登山协会颁布给他的证书上的名字,见下图),当他失去生命时才28岁。但经过他遗体的大多数人都称他为“绿靴子”。 近20年来,他的遗体就躺在珠穆朗玛峰峰顶附近,对于那些寻求从其北面征服世界最高山峰的人来说,他俨然已经成为一个阴沉沉的标志。许多人在珠穆朗玛峰上丧生,像巴尔多一样,绝大多数都留在了山上。 但巴尔多的身体,那么地鲜明和突出,成为了珠峰上最知名的尸体之一。

那些在珠峰北坡攀登过的人,都知道“绿靴子”,或者读到过或者听过其他人谈过“绿靴子,大约80%的人还在绿靴子附近的那个避所休息,而且很难忽视那个躺在那里的人。

上图:巴尔多早年的照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尔多便被直呼为“绿靴子”,并已成为North Col通道永久的固定标志。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登山者都将“绿靴子”作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标志,一个路标,用以衡量他们攀登路程和到达顶峰的距离。直到2014年,“绿靴子”的遗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