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邦节是什么意思啊(古尔邦节的来历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古尔邦节的来历

古尔邦节的来历:

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意为献牲。关于这个节日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巴比伦有一名叫易布拉欣的先知。他是人祖阿丹圣人的第二十代子孙。有一天夜里,先知易布拉欣做了个梦,他梦见真主对他说;“易布拉欣,你必须把你的几子易斯玛仪宰了,来献牲。”说完,易布拉欣就醒了,先知们的梦境都是真实的,梦中所见都必须实现。

易布拉欣辛苦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到了晚年才有了这唯一的儿子,现在要让自己亲手把儿子宰掉去献牲,这可是铁石心肠的人也无法忍受的痛苦啊!然而先知毕竟是先知,易布拉欣靠他对真主的坚定信仰承受了这种痛苦,他决心服从真主的意志。

第二天早晨,他便领着易斯玛仪来到了麦加城郊的米纳山谷,然后对易斯玛仪说明了原委,易斯玛仪对父亲点了点头,表示应允了。

为了减轻父亲的痛苦,使他顺利地执行真主的旨意,易斯玛仪对父亲说:“父亲啊!你把我捆紧些,免得我摇晃;请你脱下我的衣服,不要让血溅到上面了,我母亲见了会悲伤;把你的刀磨快一些,这样会减少我的痛苦。请代我问候母亲,把我的衣服交给她,这是儿子留给母亲的纪念,当她想念我时,见了这衣服便会得到安慰。”

易布拉欣听了这些话,非常痛苦,也非常感动,能有这样一个信奉真主的儿子,他感到宽心,他将儿子抱在怀里,亲吻不止。

“父亲啊!你奉命行事吧!”易斯玛仪想到了真主的旨意,顿时止住了泪水,对他父亲说:“你别难过了,我会忍受下来的。”

易布拉欣捆住了儿子的双臂,把他放倒在地,然后拿起钢刀,默默诵读了一段经文,便把刀对准儿子的咽喉用力宰下去,却咋也宰不动。

“父亲啊,请把我的脸不要对着你。”易斯玛仪以为是父亲心疼自己,手发软了的缘故,便对父亲说道:“父亲啊!这样下去,你会产生怜恤之心,阻碍你执行真主的旨意。”易布拉欣立刻按照儿子的话做了,又举起刀,使出更大的劲,向他的脖子里宰去,还是宰不动。易布拉欣不知所措,便向真主祈求该怎么办。

正在这时,只见从天空中飘来了一只肥壮的黑头绵羊。“易布拉欣啊!”真主默示他,“你已忠实地执行了梦里的指示了,现在用这只羊顶替你的儿子吧,我就是这样慈悯一切行善的人。”易斯玛仪拿起刚才易布拉欣用过的刀,对准羊的脖子宰了下去,顿时羊的气管、血管和食管一起断了,殷红的鲜血哗哗流淌出来。

看着羊倒地死去。易布拉欣父子俩流下了感激的眼泪。

古阿拉伯人依此传说,每年宰牲献祭。伊斯兰教继承这一习俗,规定教历每年十二月十日为宰牲节。

古尔邦节是什么意思

古尔邦节

 

“古尔邦”意为“献祭”“献牲”,为朝觐功课的主要仪式之一,时间是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当日,朝觐者要进行宰牲。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要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12日3天之内宰牲,逾期无效。我国穆斯林特别重视古尔邦节,是日皆盛装参加会礼,游坟诵经、缅怀先人宴请亲友,有条件者宰牲。

我国新疆地区各族穆斯林还举行丰富多采的文艺联欢,以示庆祝。现已成为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的民族节日。

古尔邦节是什么节日

古尔邦节(拉丁文 Eid Adha),又称宰牲节,尔德节。古尔邦节与开斋节(肉孜节)、圣纪并列为伊斯兰三大宗教节日。
  古尔邦节是我国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
  2015年中国古尔邦节为公历9月24日(星期四),联合国公布的日期为9月23日。

国尔邦节是哪一天

2021年宰牲节的时间是2021年7月20日星期二,农历6月11日,1442年12月10日。

凤岭角檐古建筑群

二邦节介绍

宰牲节,又称宰牲节和宰牲节。宰牲节、开斋节、肉孜节、圣日是三大宗教节日。

二邦节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Eld Gulbang或Eld Azuha。“长辈”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节”和“阿祖哈节”都是“牺牲”和“奉献”的意思,所以这个节日一般被称为“祭祀节”或“宰牲节”,古尔邦节也被翻译为“库尔班节”。

自然风景河流建筑

二邦节的由来

“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是“牺牲和奉献”的意思,所以也叫“宰牲节”。

据《古兰经》记载,先知易卜拉欣直到晚年才有儿子。他祈求真主给他一个儿子。很快,易卜拉欣真的有了儿子。他真诚地感谢上帝的恩赐,小心翼翼地抚养他的小儿子。十几年后的一个晚上,易卜拉欣做了一个梦,梦见真主命令他杀死自己心爱的儿子并献祭,以考验他的诚意。易卜拉欣毫不犹豫地服从命令,理智的儿子毫不畏惧,鼓励父亲牺牲自己。因此,易卜拉欣准备屠杀他的儿子。就在易卜拉欣举起刀的时候,神让易卜拉欣把一个人留在刀下,派了天使吉布泽伊勒带了一只黑头羊来代替伊司马的器械作为祭品。真主启示说:“易卜拉欣啊!你已经证实了这个梦。我这样报酬行善者。这的确是一个明显的考验。”。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感谢真主,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了这一传统,将其列为朝圣的仪式之一。伊斯兰教法规定,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每年都要进行宰杀动物的仪式。朝圣者将在12月10日被宰杀,其他地方的穆斯林将在12月10日至12日被宰杀三天。超过时限,宰杀无效。穆罕默德在麦加宣扬伊斯兰教时,真主启示说:“我确已赐福于你,所以你应当崇拜你的主,应当献祭”。穆罕默德按照主的命令,以易卜拉欣为榜样,在伊斯兰教历第二年的12月10日,也就是今天的宰牲节,进行了定制仪式。

古尔邦节的寓意

尔邦节的寓意是献祭圣祖。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重要节日之一。在伊斯兰历每年的12月10日,麦加朝圣过后。据古兰经记载,即先知伊卜拉欣直到晚年也没有儿子。他祈求真主安拉赐给他一个儿子。不久,伊卜拉欣果然有了儿子, 他衷心感谢真主的恩赐,精心抚养幼子。

十几年后的一天夜里,伊卜拉欣作了一个梦,梦见真主安拉命令他把心爱的儿子宰掉献祭以考验他的诚心。伊卜拉欣惟命是从毫无迟疑,他懂事的儿子也毫无惧色并鼓励父亲宰己献祭。于是,伊卜拉欣作着宰子的准备。

伊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当伊斯玛仪侧卧后,他把刀架在儿子的喉头上。这时他伤心痛哭,泪如溪流。第一刀下去只在儿子的脖子上留下了一个白色痕迹,第二刀下去刮破了一点皮。伊斯玛仪说:“我的父啊,你把我翻个身,让我匍匐而卧,这样你就下决心吧,顺从真主的命令。” 

伊卜拉欣听了儿子的劝言,把他翻了个身,然后解下刀子使劲宰时,真主让伊卜拉欣刀下留人,派天仙吉卜热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羝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

这时伊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了。当伊斯兰教创立后,穆斯林们承认伊卜拉欣并尊为圣祖,每年的这一天,便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

扩展资料:

临近古尔邦节三天,家家户户的主妇就忙碌起来了,她们要制作大量的油炸馓子和各种精美点心,为节日期间来家里贺节的亲朋好友和远方的来客准备充足的美食。节日也成为主妇们厨艺与持家德行的大展示和大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