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文化你知道多少?俗话说:“菜不摆三,筷不成单,浅茶满酒”是什么意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筷子文化你知道多少

《走进千家万户的国粹——“筷子”》(现代诗)

没有比这更普通的筷子,

千家万户夕桌上吃具。

让千家万户饮食避免手抓,

至今印度还是用手抓吃。

西方人吃饭只使用刀叉,

我们笑看他们不会使用筷子。

这是华人从小自主训练,

锻炼手脑协调一举两使。

没有比这更国粹的筷子,

千百年传承华夏大地。

中国人祖祖辈辈都在使用,

男女老幼人人都会此技。

至今找不到发明者是谁,

否则我们为他申请国际专利。

谁说中国只有四大发明?

筷子发明难道不是科技?

没有比这更风雅的筷子,

上方下圆代表天与地。

竹制木制瓷制还镶嵌金银,

百姓与王公吃饭之器。

“筷子”之词江南最早出现,

曾用名“箸”早被船主抛弃。

《菽园杂记》记载筷子内涵,

竟还存在“刚正不阿”喻义!

#原创诗词##诗词##诗歌散文##诗歌欣赏##白话诗歌##《诗意盎然》##这才是国风##社会#

俗话说:“菜不摆三,筷不成单,浅茶满酒”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菜不摆三,筷不成单,浅茶满酒”这是在农村中关于餐桌礼仪的俗语,来说明对招亲待客方面的重视。

菜不摆三: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在招待亲朋好友时,饭桌上不能只摆三道菜。这是因为老辈人讲究:“三”盘菜是用来祭拜先人或神灵的,如果用三盘菜来招待在世的人,这对人来说是一种诅咒,是很不尊重对方的表现,也是不吉利的象征,所以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人们都不会用三盘菜来招待亲朋好友。

筷不成单:我们中国人吃饭时习惯用筷子,并且每人一双,也就是两根。古人对筷子的研究有很多,以前筷子的长度必须是7寸6分长,因为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筷子的上面是方形,下面是圆形,有天方地圆的意义。筷子上面大、下面小,表示天大地大,父母为大、子女为小。我们在用筷子吃饭时会用两根筷子吃饭,一阴一阳融会在一起,表示阴阳合一、有去有妻、好事成双等,所以在吃饭前拿筷子时,老人们会特意叮嘱孩子们拿双数,不要有落单。

浅茶满酒:茶和酒是我们招待客人时最常喝的东西,用茶水或酒水来招待客人,都表示对客人的尊重。但是在给客人倒茶和倒酒时却有所不同,倒茶时要少倒茶,也就是浅茶,而倒酒时则要酌满,也就是满酒。这是为啥呢?我们在唱茶时喜欢现泡现喝,此时的茶水特别的热,如果将茶杯倒满茶的话,茶杯会变得滚烫,不方便客人饮用,茶水还会凉得特别慢,可能客人已经走了,茶还没喝到嘴里。酒就有所不同,酒是凉的,如果只倒半杯的话,表示对客人的不尊重,我们常说“一切都在酒里“就是这个意思。

筷子是什么时候才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

去年年底,世界著名奢侈品牌杜嘉班纳发布的一条名为“起筷吃饭”的视频介绍中,戏称筷子为“这种小棍子”,惹国人众怒。筷子作为我大中国承载了数千年情感和智慧的代表,岂能容人如此戏谑?在《中庸》一书中,有言道:“人莫不饮食也……”,我们也经常说:“民以食为天”,那么筷子作为我国民众的进食工具,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那么筷子是怎么来的呢?

筷子的起源

在远古时期,人类还未学会生火的时候,吃的可都是“手抓饭”。在早期的中国,人们学会了生火之后,每天进食的就是熟食了,那时的熟食大多数就是我们现在夏天夜晚喜欢聚在一起吃的烧烤。人们都说趁热的食物好吃,当然古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食物这么烫,肯定不能用手抓了。于是聪明的先祖折了一棵树上的两根树杈子夹食物,这大概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双筷子了,当然关于这位智慧的先祖史料未曾记载。

图:骨箸

迄今为止,据史料记载的最早的筷子是用骨头制作的。我们都知道那时的古人都喜欢用石头、骨头,一些比较坚固的材料制作工具。据记载的史料称,最早的骨头筷子叫做骨箸,距今有7000年的历史。

但是当时发现的骨头制作的筷子,我们还不知道这个“筷子”到底是不是我们现在用来吃饭的筷子,它没有记载这种筷子是做什么用的。到了夏朝后的商朝,那个时候筷子都被称为“箸”。那时的筷子也不是像现在这样用来进食的,很像现在吃火锅时的那种长筷子,是为了捞锅里、汤里的菜用的。

后来到了隋唐时期,五代时期,材质也增加了,发展成金质、银质、玉质,甚至是象牙和犀牛角做成的筷子。这点从现在发掘出来的古墓陪葬品中可以见到很多,不过这种很贵重材质的筷子大多只会出现在皇亲贵族和达官显贵的人中。

直到明清时期,“箸”才正式演变成了我们用的筷子,不单单在叫法上从“箸”变成了筷子,其在用法上也有了众多讲究。

筷子的形状

我们再来说说筷子的形状。很早之前筷子的形状单单就是直接从树上折下来的树杈子的形状,到“骨箸”骨头筷子的时候,据国家博物馆中的图片记载,它的形状是一头或两头削尖的。后来才演变成了如今“后端方,前端圆”,长度在25厘米左右的规格。

筷子的使用范围在中国、日本、越南、朝鲜韩国等地,当然,这些地方的筷子还是我们古代的国人传到其他国家的,其他国家的筷子各有各的特色,比如,中国的筷子在25厘米左右,是这些国家中筷子最长的,而日本的筷子是最短的,因为日本人喜欢吃生鱼片嘛,这样设计容易吃鱼。

不过日本的筷子在设计上还是偏向于我大中华的隋唐风,因为在隋朝时期,有个叫小野妹子的出使了大唐,是他将筷子文化带入日本的。

当然,不管筷子文化怎么传播和发展,筷子的“发明专利”还是我们中国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