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平仄格律有几种要注意什么?东林书院门口的对联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17

对联的平仄格律有几种要注意什么

谢邀,

对联为诗中诗,所以这种文学式样具备诗的一切点。不过由于对联的随意性,(春之联,喜联,庆节,庆祝联,戏对…),较诗有很大的宽范。对联(一)上下平仄相对,(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三)按七言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此交替进行,(四)禁忌三平尾或三仄尾。

对联大体就这几种,但在必要的情况下,为了完整意境,平仄可以不顾。

东林书院门口的对联是什么

东林书院门口的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相信大多数人对这句话十分熟悉了,它是由东林书院的创办人顾宪成题写,以此作为东林书院的宗旨。

东林书院

作为明代最著名的书院,东林书院在当时影响十分之大,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东林书院的兴废在客观上也反映了朝廷政治势力的消长。东林书院创建于明朝中后期,当时社会上书院讲会的风气十分盛行,书院的创建人顾宪成曾在各地讲学,声名鹊起,东林书院的首次大会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形成了书院讲学的高潮,到万历四十年(1612年)时东林书院里的学人讲学活动仍十分频繁,并且逐渐渗透到了邻近的书院,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创办的虞山书院是第一次被东林书院渗透的书院,由此形成了相当大的书院网络,包括东林、江右、徽州、关中四地的书院群。也正是由于讲学活动影响颇大,让东林书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也为它赢得了在朝堂上的一席之地。

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的发起人大都以儒家正统自居,他们积极参与政治,以顾宪成为例,他十分热衷于参与朝堂政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体现了他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心。学术上,东林书院标榜“反王学”;政治上,它以“反阉党”闻名,对于前者,其实东林书院针对的是“王学末流”,而非王阳明本人,代表了向程朱理学回归的趋向;对于后者,直接导致了东林书院的被毁,东林书院的发起者以“清流”的形象出现在朝堂,引起了魏忠贤的忌恨,天启五年(162年)八月,魏忠贤通过“中旨”下令削夺四位主要东林人士的官职诰命,并拆毁包括东林在内的全国书院,首先拆除了东林书院最重要的依庸堂。这一年的十二月,魏忠贤又发布《东林党人榜》,在全国公开通缉309名“东林党”人士,重挫了东林势力。

依庸堂

天启六年(1626年),东林书院遭到全毁,东林人士被迫转移到无锡东南鸿山相间,在祠宇道舍中继续坚持讲学,远离了政治生活,当年顾宪成所作的这幅对联也成为东林书院曾经的写照。

参考文献:

朱文杰:《东林书院被毁经过》,《东南文化》1997年第3期。

金奋飞:《东林书院与东林讲会探析》,《江淮论坛》2006年第5期。

刘舒曼:《东林书院与东林党浅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年23卷第1期。

伍金霞:《阳明及阳明后学与东林书院发展考略》,《地方文化研究》2017年第3期。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林小静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