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个预言能成真?“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为何楚国最终灭掉秦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为什么“”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个预言能成真

为什么第一个从笼子里觉醒的人,陈胜,恰好是楚人?

为什么推翻秦朝政权的项羽、刘邦,也是楚人?

为什么各路势力会承认楚义帝熊心——一个放羊娃,为天下共主?要知道,秦末六国复辟,各自都拥立了自己国家的王族后裔为王,讨伐秦朝。

没错,一切都应了那句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则预言,无关炒作

预言,往往会被阴谋论者赋予一些神秘色彩,操控人心,形成有利于己方的舆论场。

我们听了太多帝王,在异象环生中出生的故事。这样的政治套路太常见,以至于我们听到政治预言就下意识地想:呵呵,又来了。

但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还真不是炒作。在当时,这就是一条逻辑清晰的政治预言。

这句话是谁说的?是范增在第一次出场,向项梁自荐时,引用的楚南公的话。

他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了这句话呢?

我们回到公元前208年,当时陈胜大败,不知所踪。各个反秦势力都来投奔项羽的叔叔项梁,项梁是很骄狂的一个人,这是老项家人的典型性格特征。

这个时候志得意满的他做了什么事呢?

他跟属下说,秦嘉这小子,背叛陈王(陈胜),立景驹为王,大逆无道。于是,他就带着人去讨伐景驹。这时,做大的项梁隐隐然已经要自立为王了,所以他必须扫清前面的障碍。

不然,你也是王,我也是王,当菜场卖白菜呢?

这个时候,七十多岁的范增第一次登场。他说,陈胜败,那是肯定的。为什么?

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风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范增引用楚南公的这句话,既是激励项梁,也是一种威吓。他说,陈胜么,肯定要失败的,因为他自立为王,而不是扶一个楚王,哪怕是傀儡。

现在陈胜不知去向,你以为那些大大小小的势力为什么跟你?是因为你项梁有多牛逼吗?不是,是因为你老项家世代都是楚国大将,可以为楚国王族复辟呀!

范增这样一席话后,项梁才拎清了,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拥立为王,当时,这孩子在给人家放羊呢!

很显然,亡秦必楚这种说法当时已经很有市场,而不是这些楚地的反秦势力的舆论发动成果。


预言,为什么能照进现实

这则预言能广为天下人接受,并最终变成现实,是因为,在当时,楚人对秦政权的仇恨是六国中最深最远的。

在反秦斗争中,楚人是最积极响应的。《史记》记载:

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楚国,遍地都是数千人的反秦武装。而其他五国呢,多是原来的王族复辟,赵国的反秦队伍,还是陈胜派出去的将军占领赵地之后,发动起来的。

楚人为什么这么恨秦政权?范增说得很清楚:

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

第一,楚国是六国中最后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而且秦国用了很多不上台面的手段,给楚国挖了一个又一个坑。

 第二,楚怀王被秦昭襄王骗到秦国,好不容易逃做了,周边的国家也不敢收留他,最后还是被抓回去,抑郁地,客死咸阳。楚怀王虽然有点糊涂,可是他对老百姓不差。楚人怜之。

项羽坑坑杀20万秦兵,火烧阿房宫,5次屠城,从某个侧面来讲,也可见楚人对秦的态度,恨之欲之死。

仇恨不能解决仇恨,但是仇恨可以解决对手。一旦它的火种点燃,便能星火燎原,吞噬一个帝国,抹去一个时代。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为何楚国最终灭掉秦国

  • 这句话出自哪里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出自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这里的三户并不是指三户人家,而是只三个氏族,这句话背后有一个故事在里面。
  • 秦国和楚国
    • 秦朝灭六国,统一天下,这被灭掉的六国之中有一个是楚国。当年楚国是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秦国为了灭楚耗费了很大的财力物力,用了很多手段。楚国以前帮过秦国,对秦国有很大的恩情在的,最后秦国却不顾情面,用了阴险的手段来攻击楚国,在道义上是站不出脚的。所以楚国最后虽然还是被灭了,但是楚国人都不服气,非常痛恨秦的统治。
    • 秦惠王时,为瓦解齐楚同盟。秦王遣张仪使楚。张仪代表秦国,对楚怀王许诺:只要楚国解除与齐国的同盟,与秦国结盟。秦国便割让五百里土地给楚。楚国解除了齐国的同盟后。楚怀王使秦,要与之结盟,并接收五百里土地。但张仪称,当初承诺的是五里地。楚王怒不可揭,准备回楚国,讨伐秦国。
    • 秦王拘禁了楚王,让其割让土地给秦国。才放他回国。这是继商鞅囚禁公子昂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严重的违背契约精神。楚怀王铁骨铮铮,誓死不割地。秦国一直囚禁怀王。楚国国内则另立新君。楚怀王一直被囚禁至死。楚人闻之,如丧父母。谥号为‘怀’。故《史记·项羽本纪》云: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 三户指的是什么
    • 楚国的一个贵族南公就说出了这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因为楚国有三个大氏族,昭、屈、景。这句话里的三户,指的就是这三个大氏族。后来人们也用这句话来形容推翻秦朝的决心,不具体解释三户代表谁,而是泛指楚国的百姓,表示就算楚国人就算再少,也要决心推翻秦朝。
  • 如何理解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 三是一个虚词,并非具体的数词。此话中的“三“比喻力量小,决心大,表明楚国立志推翻秦朝的决心。这个解释才是最符合楚人有仇必报、能吃苦、下得狠的性格特点。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应该理解为:“楚人就算只剩最后几户,灭秦的也必定是楚人!“即使弱小,团结一致就能成功。它代表了一种报仇雪恨的坚定信念。楚人历来生性彪悍能征战善战,秦国加之的国仇家恨令楚人定要报仇,楚人在亡秦之上必将不遗余力彻底灭秦;“楚虽三户“,更多的是树立灭秦信心,鼓舞士气。提出的激愤人心的战斗口号,彰显的是亡秦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
  • 关于更多详细内容,可以看我的博客大汇总: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 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

为什么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虽三户”是指哪三户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是成语“三户亡秦”的典故出处。大意是说:即使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也能灭掉秦国。在秦朝覆灭之际,范增游说项梁时对其说,当初秦灭六国的时候,楚国是最无罪的,楚怀王被诱骗到秦国后再也没有返回,楚南公就说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秦朝时代的名言,表示:“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一定是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