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它们?暗物质世界我们看不见,那么暗物质的人会看得见我们明世界的物质及人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宇宙中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它们

暗物质应该是指人类不能直接看见,甚至是通过仪器也难以探测到的微观和特大质量体(黑洞)物质。而暗能量应该是指人类看不见的那些运动物质。即带有运动动能的微观粒子和大质量天体物质。

要说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什么,得分别从两方面来进行理论分析。

1.暗物质

暗物质,可分为静态暗物质和动态暗物质两种。

暗物质的本质是指:人类所观察不到的存在物。人类因不能直接观察到它的形貌和数量多少,就只能根据种种迹象来感知该物质的存在。比如银河系中心,还有所谓的黑洞等等。

宇宙中的暗物质应该包括三种存在形式:

一是特大质量天体所拥有的巨大引力,形成了观察不到的“黑洞”暗物质。包括存在于银河系中心、分星系中心和宇宙物质中心区域。

二是宇宙空间各天体磁场所产生的引力场磁力线分布的暗物质。具有一定数量质量的天体都能够产生磁场,比如是地球以上质量的天体。磁力线是由电子按照异性相吸所排列成的电子线。在宇宙中数量巨大,因为人类不能直接观察到它。但能够通过物体间的异性相吸而感知磁力线的存在。这部分由电子组成的电子线,也可把它归集在暗物质之列。

三是宇宙任何空间中时刻保持着的无处不在的带有能量的粒子,是暗能量存在的另一种形式。它们从宇宙大爆炸开始,也包括受到大质量天体的能量激发,向着任何空间方向纵横交错地穿梭。它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空间运动。从所含物质性质来看,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可见光。其他为不可见光(电磁波射线,α粒子。

以上三种暗物质存在,把它们共同折合为暗物质总质量。就自然占宇宙总质量的绝大部分了。

2.暗能量

暗能量是指人类看不到的那部分物质所带有的运动动能的暗能量物质。

暗能量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引力作用所导致物质的向心(负)运动力所表现出来的暗能量。比如,光、质子和中子一类的微观粒子,在遇到大质量天体引力作用下,将转向着向该引力发出物体以重力加速度运动靠拢。这部分暗物质就是带有运动能量的暗能量。但是,当这些携带能量的物质停止运动后,就成为了特大质量体组成部分而成为静态暗能量物质。

二是正向运动态暗能量。所谓正向运动态暗能量是指:与引力导致物质运动方向相反的,即物质受激扩散出去的那部分微观粒子,且它们又是人类所看不见的那部分运动物质。比如大爆炸出来的微观粒子流、类似于太阳表面持续抛射出来的不可见微观粒子流等等。这些带有正向运动动能的暗能量物质在宇宙总质量占比中并不大。

总之,暗物质是人类看不见的微观物质。它们是的的确确存在的物质。暗物质在宇宙中的总占比的确较大。而暗能量是人类既看不见又带有运动动能的微观粒子和特大质量天体。这里的运动动能就是能量。

暗物质世界我们看不见,那么暗物质的人会看得见我们明世界的物质及人吗

呵呵,我很早就听说过这个词,但也不太清楚意思,今天跟着你学习了,你说得明物质应该就是能用眼睛或借助工具看得着的东西吧,不过好像没有这个词。 普通物质是那些在一般情况下能用眼睛或借助工具看得着的东西,近如身边的一草一木,远如夜空的繁星点点,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而在65年前,科学家通过天文观测和理论研究发现,其实在宇宙中,除了普通物质之外还存在着神秘的不可视的暗物质。普通物质总是能与光发生相互作用,抑或在一定的条件下自身就能发光。也就是说,即使普通物质藏身于最黑暗的角落,只要人们拿上手电筒照上一照,总能发现它们。但暗物质恰恰相反,它根本不与光发生作用,更不会发光。因为不发光、与光不发生作用,所以在天文上用光的手段绝对看不到暗物质,不管是电磁波、无线电,还是红外射线、伽马射线、X射线,统统这些光的方法都毫无用处。但是暗物质能感觉到,不是靠光,而是靠引力。 现在人们对暗物质的认识是,它起到的惟一的作用就是引力作用。万物之间存在万有引力,暗物质就是通过物质的这一特性才被发现的。赵永恒说,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越往外其转动的速度越低,比如地球绕日速度是每秒30公里,高于火星,而火星的速度又高于位于它之外的木星,这是典型的中间有一颗大恒星的行星系表现。但科学家在观测宇宙其他一些星系(包括银河系)中的恒星运行速度时,发现越往外,围绕中心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而是和内圈恒星的速度差不多。这与越往外,物质越少,引力也越小,速度也应该越低的常规不符。由此可以反推,此时虽然外圈的那些能被直接观测到、数出来的星星数目变少了,但其实内部的物质数量并没有减少,引力也没有变小,只不过观测不到而已,因此这些物质被称为“暗物质”。 那暗物质的物理组成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科学家们早先推测它可能由一种不带电的、质量很轻的、数目繁多的中微子构成,中微子的运动速度很快,可称之热暗物质;相对的,候选者还有可能是种质量大的、运动慢、引力大的冷暗物质粒子。天文学家后来在实际的观测和计算当中发现,答案更倾向于后者。冷暗物质粒子很可能是宇宙早期遗留下来的稳定、弱作用的重粒子(WIMP)。 宇宙的起源和进化是物理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建立在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原理(即在宇宙大尺度上,物质的分布是高度均匀各向同性的)之上的大爆炸宇宙模型告诉我们大约137亿年前,大爆炸发生的那一刻,宇宙处于一个极致密、极高温的状态,形成了空间和时间,宇宙随之诞生,并经过膨胀、冷却演化至今。在这个过程中,宇宙经历了原初轻元素合成、光子退耦和中性原子形成、第一代恒星形成等几个重要的时期,星系、地球、空气、水和生命便在这个不断膨胀的时空里逐渐形成。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天文学家哈勃从星系光谱的红移的观测中发现宇宙中所有的星系都在彼此远离退行,距离越远,退行速度越大,二者成正比,这个比例系数被称为哈勃常数,这个规律叫哈勃定律。在此基础上,产生“膨胀宇宙“的概念和“大爆炸宇宙模型“。二十世纪大量的天文观测和天体物理研究结果都证实这个模型。 去年威尔金森微波背景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和斯隆数字巡天(SDSS)天文观测以其对宇宙学参数的精确测量,进一步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模型。这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物质基本结构的道路上无疑是一个光辉的成就。WMAP的结果告诉我们,宇宙中普通物质只占4%,23%的物质为暗物质,73%是暗能量, SDSS 也给出类似的结果。从物质基本结构的观点出发,普通的物质,如树木、桌子以及我们人类本身,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然而分子、原子不是最基本的,目前已知的最基本的粒子是由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所描述的夸克和轻子以及传递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胶子等)。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就是系统地研究其中的粲(charm)夸克和陶(tau)轻子。 什么是暗物质呢?暗物质是不发光的,但是它有显著的引力效应。比如,对于一个星系考虑距其中心远处的天体的旋转速度,如果物质存在的区域和光存在的区域是一样的话,由牛顿引力定律可知,距离中心越远,速度应该越小。可是天文观测事实不是这样的,这就说明当中有看不见的暗物质。目前各种天文观测和结构形成理论强有力地表明宇宙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是暗物质。中微子是一种暗物质粒子,但WMAP和SDSS的结果说明,它的质量应当非常小,在暗物质中只能占微小的比例,绝大部分应是所谓的中性的弱作用重粒子。它们究竟是什么目前还不清楚。理论物理学家猜测,它们可能是超对称理论中的最轻的超对称粒子,是稳定的,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像微波背景光子一样被遗留下来。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例如中意科学家合作组DAMA实验,丁肇中先生领导的AMS实验,正在进行着各种加速器和非加速器实验,试图找到这种暗物质粒子。 暗能量是近年宇宙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性的重大成果。支持暗能量的主要证据有两个。一是对遥远的超新星所进行的大量观测表明,宇宙在加速膨胀,星系膨胀的速度不象哈勃定律描述的那样,是恒定的,而是在不断加速。按照爱因斯坦引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