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讲述的是什么?你对于《芳华》怎么看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电影《芳华》讲述的是什么

芳华讲述的是纯粹的军事相关题材的故事。

一是讲述了文工团也是兵的道理。目前有很多军迷掩耳盗铃地认为文工团的现役军人不是“兵”,只有基层摸爬滚打的才是。但是《芳华》用蒙太奇的方法告诉了他们,文工团也是兵,文工团题材不光不会被影审机构禁止,军队相关部门也不会过问。对于一部分人的固执与掩耳盗铃,本文只能表示无奈。

二是介绍了一次大型作战行动。《芳华》表现了冲锋枪、手榴弹、子弹带、钢盔、水壶、火车、军用卡车等军事元素,其中手榴弹的情节还是冯小刚导演亲耳听说的事,他急于在自己的电影中表现出来。

三是介绍了一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战场后遗症,何小萍就得了!如果是现在得,病程满两年,系统治疗大于等于三次,每次三个月,就可以评残或病退。

四是观察到了退役军人的某些问题。刘峰面临的其实就是这个问题,当时不好解决,现在好了,地方成立了这个问题的事务部,相信刘峰那种遭遇会越来越少。

你对于《芳华》怎么看呢

  1. 可能有人不适应跟拍带来的剧烈抖动,会不舒服,但我不会。相反,我特别喜欢这类带有真实感的跟拍镜头,它们带有更多的现场感,没有人为的仪式性。这个是一些写实题材影片都会采用的手法,你该不会想说每看一遍这类镜头都会感到头晕眼花吧?如果不是,那恐怕就是你对国产片有偏见。

  2. 电影中不排除有冯小刚夹杂私货的行为,比如对部队中霸凌现象的一带而过,或者对一些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表现得过于轻描淡写,应该说,这都是为了还原他印象中的部队生活。所以一定程度上,是有美化行为在里面的,但不妨碍观众用自己的立场去审视那段历史。毕竟,人家没逃避,只是相对进行侧重罢了。

  3. 关于部队参战的描写,实际上是很难得的。影片呈现的部分不多,但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不是他,可能很多年轻观众还不知道这段历史。这群人应该被记住,而不是被遗忘。

“一瞥便是惊鸿,芳华乱了浮生”什么意思如何解读

这是一句形容一见钟情的句子,就好似我们在表达爱意时喜欢为句子附上古风的味道,仿佛就有了“此爱绵绵无绝期”的意境。因为过于直白的表述一见钟情显得太肤浅,而日久生情又太苍白。于是一个情字被世人不断地吟唱着:

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
休道是小生,
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王实甫《西厢记》

一见钟情的感觉确实有些微妙,因为感情这东西过于朦胧,或许每遇见一个人的时候心里是波澜不惊的,但如果遇到了那个人那就有可能是石破天惊逗秋雨了,不能再那么淡定下去了。

因而,《西厢记》里的这段唱词便将那种感觉唱的淋漓尽致。相遇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惊鸿一瞥自难忘,从此芳华乱了浮生。

【解析】:

“一瞥”,意为无意间看到了。有如轻风拂叶般稀疏平常的一看,便是“惊鸿”。

“惊鸿”,意为女子轻盈如雁的身姿。好似蝶舞花间时那一瞬的美,乱了我的“浮生”。

“浮生”,意为人生在世空虚无定。仿佛我这如梦的浮生在瞥见你那一瞬的美时,怦然心动,思绪乱了起来。

惊鸿一词出自曹植的《洛神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译: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

浮生一词出自《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译:他们生于世间犹如在水面飘浮,他们死离人世就像疲劳后的休息)。

【解意】:

其实不应该是“无意间快速的一瞥就是她的身影,青春的芳华乱了余生。”如此并不通顺美感也不足。应该是“惊鸿一瞥,芳华乱了浮生。”而不管我们怎么读,这个句子并非出自某篇诗文或者书籍,而是出自抖音情感的句子,都不用我们去过多的解读,只需意会这是对她(他)一见钟情时的爱意表达便可。就像本文开头说的,我们喜欢为平常的句子赋予诗意以此显得高大上。

譬如我喜欢上一位姑娘,断不会上去就直白的说:“我喜欢上你了。”当然要找些富有美感最好是有诗意的句子去说,譬如周邦彦的《蝶恋花》: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或者是冯唐的《三十六大》: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如此的话,我想姑娘会是面带娇羞宛然一笑地用小粉拳捶我吧。

【结语】:

释迦牟尼说过的一句话:“伸手需要一瞬间,牵手却要很多年,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若无相欠,怎会相见。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所以我相信,直到我遇见一个人,更让我坚信了一见钟情。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