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刘胡兰这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女英雄还有哪些?《少年英雄张晶麟》观后
发布时间: 2023-07-09

本文目录

像刘胡兰这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女英雄还有哪些

  1. 张晶麟(1926—1941) 女。山东省荣成市人。1940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4月, 任峨石乡妇女自卫团干事,发动妇女站岗放哨,缝衣做鞋支援前线。为防止日伪军扩大据点,在拆除部分庙宇时,于1941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清晨,遭到日伪军伏击,不幸被捕。被捕后敌人对她使用种种酷刑,她威武不屈,农历八月初一敌人将她押赴虎础寺杀害。被当地群众称之为“少年女 英雄”。

  2. 江姐,即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江竹筠接任彭咏梧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1949年11月14日,被国民政府军统于渣滓洞监狱所杀并毁尸。

  3. 赵一曼(李坤泰,1905年10月-1936年8月2日),字淑宁,出生于四川宜宾,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烈士。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6月30日晨,被追敌二度捉捕,受到残酷的刑讯;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

  4. 陈康容(1915—1940),祖籍福建省永定县,出生于缅甸。1937年陈康容在厦门与中共厦门工委接上关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受党组织委派,回到家乡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1940年7月16日晚上,陈康容被当地保安团兵抓获。敌人为从陈康容口中获得党组织的情况,下令把陈康容吊在房梁上用皮鞭抽打。陈康容被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但坚贞不屈,决不招供。她在《自首书》上写道:“青春无价比,团聚何须提,为了伸正义,岂惧剥重皮!”1940年8月16日夜,陈康容被残酷活埋在抚市的山墩上,牺牲时年仅25岁。

《少年英雄张晶麟》观后感

我身边的抗日英雄--张晶麟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侵华日军在当时的中国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为了悼念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害的死难中国同胞,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2014年2月,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捍卫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我们荣成是英雄的土地,革命的老区,荣成人民自古就有精忠报国的民族责任感和不畏强敌保家卫国的光荣传统,谱写了- -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涌现了- -批又-批的义薄云天的时代楷模。特别是抗日和解放战争年代,荣成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踊跃参军参战,先后涌现,出曲显明,宋澄,齐进虎,张晶麟等6578名烈士。他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其中张晶麟烈士的事迹对我特别震撼。我最开始知道张晶麟烈士是从威海晚报上看到的,我又自己上网仔细搜索了一下。张晶麟1926年出生于荣成市青安屯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刚出生两个月父亲就被贫苦和疾病夺去了生命,张晶麟在母亲的影响和生活艰难的磨练下养成了耿直、刚烈的性格,见到不平的事情敢于挺身而出。
1940年,日本人侵略,张晶麟强烈要求加入妇救会。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为全村妇女中的活跃分子,1941年4月初,经推荐,担任理岛峨石乡自卫团团部干事。1941年7月, 在执行任务中,由于汉奸告密,张晶麟被捕。被捕后,敌人立即将他押往理岛据点,穿过理岛街市,两旁挤满了人群。张晶麟像一位出征凯旋的壮士- -样,昂首挺胸、从容不迫、脸.上毫无惧色。
在提审中,敌人用尽了各种严刑拷打和各种诱惑,可张晶麟却都没有屈服,农历8月1日凌晨,黔驴技穷的日伪军将张晶麟押到了理岛东烟墩山的山坡上。张晶麟知道自己最后的时刻来了,面对刽子手举起的屠刀,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张晶麟一-个只有17个月“军龄”的战士,一个只有15岁的巾帼少年,一切都是那么短暂,但他留给世人的却是那么绵长.
烈士牺牲后,凶残的敌人把他的头颅挂在理岛村示众,但敌人的残暴并没有吓倒已经觉醒的胶东人民。荣成儿女前赴后继、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救国之路,6500多名荣成儿女血洒疆场,先后涌现出100多名将军,被誉为共和国的将军县。荣成、人民为中国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如果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

中国抗战小英雄有哪些

1.王二小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2.杨来西

杨来西,是苏北人,家里人被日本人在“大扫荡”时杀害,被迫流浪到上海,过着无依无靠,没有着落的生活。杨来西的悲惨生活,为当时在上海的地下党员关注,他们收留了杨来西,自此后,杨来西也就加入了革命队伍。

在革命过程中,杨来西还是非常卖命的,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1941年,杨来西跟随着队伍来到浙东,参与了相公殿战斗、横河战斗。

3.张晶麟

张晶麟,出生于1926年,是胶东人,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张晶麟从小就乖巧懂事,学习也很努力,成绩不不错,尤其是非常崇拜爱国英雄。

1940年,日本侵略者对张晶麟所在的村庄进行了扫荡,犯下了累累罪行,张晶麟见到日寇的所作所为,非常气愤,毅然地加入了抗日组织。因为年龄小,张晶麟所做的是一些传递情报、站岗放哨、发放传单之类的工作,但她毅然是很投入,认真负责完成任务。

4.李爱民

李爱民的事迹流传在太行山区,他出生于1930年,家住在山西武乡县白家庄,因为表现积极,成为当地的儿童团团长。李爱民曾多次为八路军传递情报,运送紧急信件,因为灵活机智,多次躲避过了敌人的抓捕。

1943年,他在和乡亲们抢收完庄稼后回去的路上,碰上了正在巡逻的日本军队,为了掩护乡亲们的安然撤退,李爱民挺身而出,吸引了日本军队的注意力,最终为日本人所抓捕。

日本人对李爱民动用了多种酷刑,小英雄就是不招供,最后牺牲在日本军队的屠刀下。他的事迹一出,感动了当地无数人。

5.王朴

王朴,又叫作王璞,出生于1929年,河北省完县人野场村,年仅11岁时被推选为儿童团团长,对于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行为及其厌恶。1943年,日寇和伪军扫荡到野场村,将乡亲们围在了一起,逼迫他们交待出八路军的去向。

王朴宁死不屈,坚决不供出任何人,日本鬼子就把他给残忍杀害了。就这样,为了革命事业,王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后来,王朴被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他“抗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