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维纳斯群岛(二战后,英国丢失了那么多殖民地,为什么英国不愿放弃马岛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二战后,英国丢失了那么多殖民地,为什么英国不愿放弃马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马岛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和战略地位。

马岛是英国在南美的两个重要支点之一,其一是英属圭亚那,但是在南美洲的最北端。

剩下的马岛则是在南美洲南段。

英国保持马岛,就会保留在南美的军事存在,同时还对未来开发南极资源有着巨大的帮助。

所以,保留马岛对英国比较有利,非到万不得已不能交出去。

第二,英国认为马岛就是自己的领土,并非殖民地。

直到1764年,法国船长路易斯·安东尼·布干维尔在东福克兰岛建立了路易港,这里才有人居住。

没有证据证明,在这之前阿根廷的印第安人发现过马岛。

后来马岛主要是被西班牙和阿根廷各控制一部分。

在阿根廷独立战争的同时,英军派军舰到达马岛,重申英国拥有这里的主权。

英国人认为,早在阿根廷独立之前,马岛就是英国人长期开发的,应该属于英国,不是殖民地。

第三,阿根廷军政府的胡来。

在二战以后,英国曾考虑至少放弃马岛的部分主权,将原来属于西班牙控制区还给阿根廷。

然而随着政府不断更迭,这种谈判断断续续,然而马岛的居民主要是英国后裔,拒绝将马岛交给阿根廷,所以谈判一度中止。

其实,阿根廷政府持续谈下去,至少拿回马岛一部分还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军政府独裁领袖加尔铁里,却贸然发动战争。

加尔铁里是个暴戾的独裁者,对于国内民众残酷镇压架屠杀,杀死的平民数以万计,人民极度不满。

而80年代,加尔铁里的胡乱施政下,阿根廷经济几乎崩溃: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1.4%,制造业产量下降为22.9%,薪资倒退-19.2%;工联获得国内越来越多的支持,其决定发动长期性大罢工。

和所有的独裁者一样,加尔铁里试图通过一场爱国主义战争的胜利,重新获得人民的支持,维持政权。

所以,阿根廷突然发动对马岛的战争,英国人措手不及。

当时英国人根本没准备打仗,原有的航母退役的退役,拆除的拆除,只剩下2艘航母。

其中竞技神号航空母舰使用接近40年,本来定为当年就退役,卖给印度。

只要阿根廷再耐心的登上1年,英国就只剩下一艘无敌号航母,只能搭载16架海猎鹰式攻击机或6架海王反潜直升机。

就这点战绩,要面对阿根廷空军200多架飞机,英国想要赢就难了。

对于英国人来说,无论政府是否不愿意打仗,显然阿根廷入侵马岛,英国民众肯定要求夺回,所以只能打仗。

阿根廷目前有没有能力重新夺回被英国控制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笔者把话撂这:读到这篇文章的所有读者,在有生之年都不会看到阿根廷重夺马岛!

笔者作为一个普通的军迷,对1982年在南大西洋发生的那场战争非常感兴趣,市面上关于马岛战争的资料几乎都找来读过。对于那场战争,因为我们和阿根廷同为第三世界国家,同样有着国土被占的刻骨仇恨,所以笔者在感情上是站在阿根廷这边的。但是,实事求是的说,在整体国力悬殊、国际政治、外交环境又不利的情况下,阿根廷败的一点悬念都没有。

阿根廷虽然输掉了那场战争,但是阿根廷军人---尤其是空军(海军航空兵)的小伙子们可以昂着头面对战争的结果,如果他们能幸运活下来的话。上面这张图片是阿根廷的一架A-4攻击机迎着英军密集的防空火力以超超超低空攻击英国水面舰艇。老实说,这张照片给笔者以深深的震撼,这名飞行员以完美的技术和勇气完成了一次注定悲壮的攻击,只有最优秀的军人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那场战事过去30多年了,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对于阿根廷能否重夺马岛这个问题,笔者会不假思索的说:不可能。阿根廷与英国之间的实力对比,比1982年更悬殊。如果说阿根廷在那场战争中得到了什么,笔者觉得他们得到一个血淋淋的教训:阿根廷不可能以军事手段解决马岛问题。如今的阿根廷,军备废弛、经济凋敝,不可能再发动一场大规模的陆海空三军联合行动。更重要的是,阿根廷已经失去了再战的勇气。

首先,从军事方面来说,英国虽然冷战后也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迹象,但是阿根廷更是破罐破摔,烂泥扶不上墙。

就拿收复马岛必不可少的空中力量来说,阿根廷空军在马岛战争中损失了大量飞机和飞行员后一蹶不振。目前阿根廷空军的实力甚至远不如1982年马岛战争那会。

这是笔者在维基百科上截的图,阿根廷空军目前可用的战斗机,除了古董级的螺旋桨推进的“普卡拉”攻击机,喷气式战斗机就剩下古董级的A-4“天鹰”,而且数量只有区区22架。阿根廷空军1982年打马岛战争时好歹还有2倍音速的幻影3/以色列制短剑可用。说的难听点,阿根廷空军现在勉勉强强具备打击毒贩、边境巡逻的任务。

在马岛战争中以超军旗+飞鱼导弹组合击沉“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大西洋运送者号”运输船等赫赫战绩的阿根挺海军航空兵也没好到哪去,战功赫赫的“超级军旗”攻击机虽然还有14架,但是只有5-6架还能飞行。而且这些飞机上个实际80年代初交付,已经严重老旧不堪,在英国的压力下,法国也不能满足阿根廷方面的升级要求,现在的这些“超级军旗”实际上没有什么实战价值了。

阿根廷当然也想重整军备,重建空中力量,近年来也屡有求购战机的消息。但是由于英国从中作梗,它不可能从美欧等国采购到先进战机;而且近年来经济陷入凋敝的阿根廷囊中羞涩,也没银子购买高大上的高端战斗机。所以,虽然阿根廷方面购买战机的消息满天飞,但是基本都是以色列的二手幼狮、西班牙的二手幻影F1、中国的枭龙、韩国的F/A-50这样的低端甚至废柴战机。明眼人都知道,这些轻型战机孱弱的载荷航程性能根本不能胜任跨海任务,阿根廷即便获得这些战机,对收复马岛也没什么意义。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阿根廷虽然满世界的求购战机,到最后买来的竟是5架法国退役的超军旗!所以笔者说,阿根廷军队建设烂泥扶不上墙固然有财力不济、英国人使坏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阿根廷方面自己已经放弃治疗了,它已经没有心气再打造一支与英国人重新较量一番的军事力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阿根廷重建空中力量的努力与中国也有不浅的缘分,与包括枭龙、歼10都传出过绯闻。而且,据国内某军迷大佬爆料,阿根廷当时看上的是中国另一款战机---飞豹。飞豹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歼击轰炸机,其中海军型拥有完善的对海、对地目标打击能力,而且载弹量大、航程远,还有一定的空战能力,重要的是---价格不贵。这款飞机简直就是为阿根廷空军量身定做。当时的军工部门想做这笔买卖,但是在与国内相关部门会商时,外交部反对这笔交易,因为这笔交易会严重影响与英国乃至与欧盟的关系。就这样,这笔交易不了了之。

飞豹可以挂载四枚C802反舰导弹,作战半径超过1000公里,完全满足阿根廷在马岛区域实施反舰作战的需求,这恐怕是最适合阿根廷的战机。

反观英国这边,虽然这些年来军事力量一直在萎缩,甚至还出现过把海军旗舰卖给巴西的事情。但是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破船也有三千钉。英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排名前六的军事强国,对阿根廷还是有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就拿海军来说,虽然规模不比以往,但是核潜艇、航母、高性能驱逐舰等等,应有尽有。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就是英国在马岛战争中经验教训的产物。在1982年的战争中,英国以2艘小航母为核心构建特混舰队,虽然打赢了战争,但是小航母的缺陷却也暴露的淋漓尽致。因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