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舌战群儒下一句(上联:足智多谋,诸葛亮舌战群儒 下联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上联:足智多谋,诸葛亮舌战群儒 下联是什么

上联是,足智多谋,诸葛亮舌战群儒,
下联是,技高大胆,关云长刀劈众将。
出句尾字是平声应该是下联。
————————————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此说的根据是清代楹联学家梁章钜《楹联丛话》引《蜀梼杌》,但据《楹联概说》考证,梁章钜在引用时将“以其词工“改为“以其词非工“,《蜀梼杌》原文认为该联是辛寅逊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的。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对联的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一、字句对等。
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二、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三、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四、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五、/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六、形对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上联“联吴抗曹,诸葛亮舌战群儒”,下联

  • 锄强扶弱,鲁提辖拳打郑霸

  • 联吴抗曹,诸葛亮舌战群儒
    大闹天宫,孙悟空棍打众神

  • 联吴抗曹,诸葛亮舌战群儒
    锄强扶弱,鲁提辖拳打郑霸

诸葛亮舌战群儒歇后语

1、诸葛亮舌战群儒——全靠一张嘴;凭嘴;贫嘴

更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1、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计

2、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3、诸葛亮犯错——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4、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5、隔着门缝看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6、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7、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8、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9、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10、刘备三上卧龙冈——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11、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2、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13、诸葛亮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14、诸葛亮气周瑜——自有妙方

15、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16、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17、诸葛亮吊丧——装模作样

18、诸葛亮舌战群儒——全靠一张嘴;凭嘴;贫嘴 ;

诸葛亮战群儒一后半句是什么

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

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诸葛亮战群儒后半句描写了什么

诸葛亮战群儒后半句:全凭一张嘴

1、舌战群儒出自明代罗贯中所著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2、故事讲述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3、诸葛亮(181—234年),三国时杰出政治家、战略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诸葛亮当军师—— 诸葛亮用兵—— 诸葛亮舌战群儒—— 诸葛亮吊孝—— 诸葛亮三气周瑜——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舌战群儒——语惊四座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问题已解决记的采纳。

“诸葛亮舌战群儒一舌压千口”的下联

吕奉先兵阻三英,孤兵守八丘
苏东坡夫择众芳,单夫配二人
刘伯温计除众乱,三计胜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