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怎么评价鲁肃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典故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怎么评价鲁肃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的典故

谢谢邀请!这个成语是说三国时期吴国的吕蒙,本是一个粗人,常常闹出笑话开。后来,孙权劝他多看书,提高自己的修养于才干。吕蒙就开始刻苦学习,苦读史书。一次鲁肃和他一起谈起国事政论,吕蒙是滔滔不绝。鲁肃跟惊讶,你的才干(指军事和政治)和谋略,可不是原来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即可刮目相看。 吕蒙在自己的努力下,学习军事韬略,最终,白衣渡江,偷袭了荆州,使关羽没有了后方基地而失败,被吴国俘虏后杀害!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出自哪个历史典故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

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原作“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士在古时是对男子的美称,刮目就是擦拭眼睛,表示去掉老眼光。我们常用这个成语来表示一个人进步很快,要人们不能用老眼光去看人。

这个成语与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吕蒙有关。 孙权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君主,吕蒙是他手下一员有名的大将,正是吕蒙最后设计打败了关羽,让关羽败走麦城。但最初的时候,吕蒙是一名只知练武的猛将,缺少计谋。因为他从小家里穷,没有读过多少书,只是练得一身好武艺。后来因为武艺高强逐渐成为吴国的大将。吕蒙成为大将后经常得到孙权的指点。有一天孙权对他说:“你现在已经是国家的栋梁,应该想方设法读点书增加你的学问和计谋才好。”吕蒙却回答说:“我军中事务太多,恐怕抽不出时间来读书。”孙权就开导他说:“我让你读书,不是想让你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只要求你抽时间多看点历史和兵法方面的书,增长计谋就行了。至于事务多,难道你比我的事务还多吗?历史上东汉光武帝在作战时还手不释卷,曹操也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自认为活到老,学到老。你为什么就不能勉力自己努力多学点呢?”听完孙权的劝导后,吕蒙开始发奋读书,进步很快。

过了一段时间,孙权的重要谋士鲁肃去与吕蒙商量事情,发现他学问大长,自己常常被他问住,便赞道:“想不到你现在这样博学,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只知打打杀杀的吴下阿蒙了。”吕蒙笑着回答说:“一个人分别了三天,就应该对他人另眼看待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问答。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是什么意思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意思是:人在一段时间内有极大的进步,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他。

读音:shì bié sān rì,dāng guā mù xiāng dài

出处:《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原文如下: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如下:

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吕蒙辩护说,不是他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只不过希望你大略有个印象,知道历史就够了。如果说没有时间,谁能比我更忙,我还常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裨益。“吕蒙才开始求学。

后来,鲁肃路过寻阳,跟吕蒙谈论,不由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识智略,已不是当年吴郡时代的吕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待,大哥发现得未免太迟!“鲁肃遂拜见吕蒙的娘亲,结交成为好友,然后告辞。

拓展资料

《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