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历史上李鸿章对国家做出了哪些具体贡献
发布时间: 2023-07-17

对于这个李鸿章李中堂大人,可谓是近代以来最有争议的一个历史人物了,也很难对他进行所谓的“盖棺定论”。但不容置疑的是,这个具有“东方俾斯麦”之称的李鸿章对于近代中国的发展还是做了很大贡献的。

兴办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慢慢开始意识到了西方船坚炮利的厉害所在,于是在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李鸿章就是洋务运动的主要负责人。

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先提出“强兵”的口号。自己分别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和江南制造总局,这个江南制造总局还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一个军工厂,客观上促进了清王朝的工业化进程。

之后在李鸿章的带领下,又建立起了汉阳铁厂,福州船政局等等近代军用工厂,用近代武器武装起了一部分士兵。

随后李鸿章又意识到光“强兵”还不够,政府没有钱可不行,于是又打出了“富国”的口号,自己先在上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来与外国的商船“争利”。

据说它当时承揽了朝廷“官物”运输一半的运量,而其随后展开的客运业竟挤垮了英美合办的旗昌公司。轮船招商局先以朱其昂为总办,后以唐廷枢为总办,徐润、朱其昂、盛宣怀为会办。由此奠定了“官督商办”政策的基调。

之后又创办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山东峄县煤矿、天津电报总局、唐胥铁路、上海电报总局、津沽铁路、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组办海军从19世纪七十年代起,李鸿章就开始提出“海防论”,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

李鸿章曾经上奏朝廷,要求重视海军的建设,向外国购置铁甲舰,组办北,东,南三洋的海军舰队。

中法战争后,福建船政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李鸿章在清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兴办北洋水师。

他不惜花费大量白银从德国购置铁甲舰,又送了一批学生去欧洲学习现代的海军知识。成立后的北洋舰队有舰艇25艘,官兵4千余人,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七”。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实力最强的一支海军舰队。

近代外交李鸿章可谓也是一个悲剧的人物,近代中国的外交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过程,李鸿章就是中国近代外交的核心人物。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赶赴日本议和。尽管行前清廷已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的全权,但他仍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与日方代表反复辩论。在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于会住处的路上遇刺,世界舆论哗然。

要知道,这时候的李鸿章已经是一个接近70岁的老人了,不应该再受到这样的折腾。但李鸿章还是毅然决然地远赴日本谈判。

谈判的结果是马关条约里面少赔了5000万两白银,这5000万两白银算是对李鸿章遇刺的一个“赔偿”吧。

据说他在签字前的最后关头,曾经老泪纵横地对使团的美国顾问科士达说:“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陕西,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中国可以抵抗到无尽期。日本最后必败求和。”

“劝君少骂李中堂“李鸿章对于近代中国的贡献是不容被磨灭的,他纵然是有着封建时代背景下的历史局限性,但我们万不可用当代人的眼光去要求百年前的人。

以上是@历史小皇帝个人的观点,如有不同,欢迎在下方评论转发~更欢迎点赞关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