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年磨剑的诗
发布时间: 2023-07-06
关于十年磨剑的诗句2022-10-07 20:13:14分类:首页>诗句1. 朱彝尊解佩令中十年磨剑一诗赏析

朱彝尊【解佩令】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

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尽。落拓江湖,且吩咐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在诗歌史研究中不乏如此一种应予警惕的景观:对于某些名家的名篇,看似关注的热度已高,该解决的问题均似已形成定论,再不可能有疑义了。

然稍稍用心按之,便会觉其实仍然是隔膜耳食者多,真正解会者少。而又偏偏是前者大有市场,甚至众口一辞,遂往往令诗人良苦用心“折戟沉沙”矣。

此篇即是一个好例子。 此篇是朱氏集中名作,凡有选及其词,即便很少,也无不阑入的。

综览诸家解说,不难发现多数论者的基本落点是指其为朱氏追步姜张“清空”词风的宣言式代表作,甚至径称为“人既清空,词更清空”(见《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许永璋文,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709页)。表面上看,这很合乎逻辑:张炎提出“清空”的概念——朱彝尊倡导“清空醇雅”的词旨——朱氏在本篇明确表示自己宗仰张炎,所以,此篇是“清空”之典型。

然而此篇真的“清空”否?笔者以为尚大有疑析之余地。 首先需解决的问题是:何谓“清空”?这个词风格论的重要范畴由张炎在《词源》中提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

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

很明显,此处的“清空”是与“质实”作为对应概念出现的,所指乃是一种与秾挚绵密的“梦窗词格”背向而行的清新空灵的审美趋向。简要言之,即“洁而不腻,不著色相,显得官止神行,虚灵无滓”(方智范等《中国词学批评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98页)。

但若结合古代文论传统来加以悉心体察,则“清空”二字又不止单向指称文学风格,它也同时蕴涵着对于个人品格的界定和评价的。“清”,即不沾染尘俗,面向纷扰红尘表现出一种孤傲且悖离之人生态度。

“空”也不仅是“虚灵”之谓,它还意味着对繁杂世相的漠视,以至完全不在意下。以此来衡量张炎心目中的典范——姜夔的作品与人品,称之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应是契合的。

如果以上对“清空”的阐释大致不错的话,这将是我们辨析朱竹垞此词究竟“清空”与否的前提之一。另一前提是需辨清本词的大致作年。

在朱氏的五个词集中,本词见于康熙十一年(1672)编就的《江湖载酒集》中,所以词题中“自题词集”之“词集”并非指其词集之全部,而仅是指《江湖载酒集》。是年彝尊四十四岁,有人称本篇为彝尊晚年之作,时序之误必然会导致理解上的偏差。

此一点辨析对我们把握全词意蕴至关紧要。 开篇三句“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劈首便以慷慨悲凉之态具言前半生辛酸际遇。

彝尊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甲申明亡时年方十六岁,次年以家贫入赘归安教谕冯镇鼎家未久,清兵南下两浙,彝尊即出走联络抗清。顺治七、八年间犹往山阴交接魏耕、祁理孙、班孙兄弟(即世所称祁五、祁六两公子),图谋起事,事泄蛰居永嘉。

至顺治十三年(1656)从乡前辈曹溶南游岭表,北出云中,其后又泛沧海,客京华,走济南,广交天下异才奇士,那么“十年磨剑,五陵结客”云云正是他这一段非常生涯的概括描述。然而恢复朱明天下的誓愿既不成,自己亦除了博得“江南三大布衣”的虚名而外,只能“糊口四方,多与筝人酒徒相狎……短衣尘垢,栖栖北风雨雪之间”(朱彝尊《红盐词序》,《曝书亭集》,四部备要本,下同)。

如此高远深沉之理想,如此羁愁潦倒之生涯,词人怎能不悲吟出“把平生涕泪都飘尽”的变徵之声? 如此看来,首三句即以饱含悲郁的身世感为全篇奠定了并不“清空”的基调,后文“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也便不是风流倜傥之意气的表述,反而恰恰可从貌似轻倩的文字间为其坎壈际遇寻得旁证和补充。

“老去填词”是功业未成的无奈抉择,而其中竟有一半是为法秀所呵的“空中语”,这岂不正说明他是藉“醇酒妇人”以抒胸中块垒?词人声明自己未有过“偎红依翠”之生活体验,其实也正是声明以种种香艳面貌问世的词中“别有志意存焉”(朱彝尊《乐府补题序》),而此一种“志意”我们已可自前文窥见消息了。 上片言身世,言词创作之动机,过片即直逼出作者心目中的榜样来。

问题在于,如果这“榜样”只是艺术宗法上的,而不带有人格精神上的成分,他应该选择自己最尊奉的“词莫善于姜夔”(朱彝尊《黑蝶斋词序》)的白石道人为标准的,即“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白石差近”。可是事实不然,他把“可与白石老仙相鼓吹”的张炎作为心摹手追的对象,这一选择当然颇具苦心的,其原因盖在于朱氏与张炎的诸多相似处。

二人均为“浙产”,张于朱为“乡先贤”,此其一也;张炎世为临安名族,六世祖俊受封循王,系“中兴”名将,至曾祖鎡犹以花木园林称甲江南,且妙解音律,与姜夔酬唱,父枢亦于词称当行;竹垞曾祖国祚系光宗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少傅,为一代名臣,其生父茂曙、嗣父茂晖,伯叔辈如茂曜、茂晼、茂晭。

2. “十年磨剑”的下一句是什么

“十年磨剑”的下一句是:霜刃未曾试。

1. 注音:【shí nián mó jiàn】

2. 解释:

比喻多年刻苦磨练。

3. 出处:

出处: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4. 造句:

1)十年磨剑三日锋;数载人生在其中。

2)十年磨剑为一搏,六月试锋现真我!

3)一朝一夕方知你十年磨剑,一言一行尽显你神气十足,一张一弛方显你十全十美,一心一意祝愿你十分开心,一生一世愿祝你十分幸福。

4)十年磨剑放光芒,笔尖生辉多力量,自信满满心莫慌,满腔热血上战场,才思隽永心中藏,知识重点全不忘,乘风破浪会有时,金榜题名定辉煌。全国高考日,愿考生们高考顺利,学业有成!

5)冯川十年磨剑,回乡复仇,引发篇篇传奇故事。

3. 谁能帮忙想点豪气的诗词或几句话

我就是我自己的对头,没有退路也不数归期!

舞剑者

舞剑者闻鸡而起

剑意在天地间荡成一阵微风

在黎明的霞光中洒落满庭光雨

舞剑者十年磨剑

在烈火中磨出剑形

在磐石上磨出剑刃

在风霜中磨出剑气

剑在匣中嘶鸣时

银光飒然

如舞剑者的心跳荡不熄

舞剑者二十年磨剑

在血汗中磨出剑风

在筋骨上磨出剑神

剑在渴望饮血时

轰然发出惊淘烈岸声

使舞剑者的心风雷四起

舞剑者三十年磨剑

在滴沥的心血中磨秃了剑锋

在无奈的叹息中磨瘦了剑身

在殷红的泪水中磨破了剑柄

磨去一层层锈迹

剑缩小成铁尺

不已的壮心爆烈出波纹

舞剑者的剑终于磨成一根钢针

缝补好破败的衣履

他冷冷地望一眼长天

狂喷大口的紫血

针插在他的心脏上

发出初饮人血时那最后的欢鸣

4. 和考试有关的诗句

和考试有关的诗句

7.迈开脚步,再长的路也不在话下;停滞不前,再短的路也难以到达。

8.一片祥云天边来,一份捷报似花开。香花绽放笑盈盈,祥云环绕交相映。金榜题名合家乐,同窗好友唱赞歌。今朝扬帆书海游,执着进取再奋斗。愿你的明天更美好。

9.微笑的脸,背后是一颗慈善的心,一颗友爱的心。这样的脸给人以力量,也留给自己信心;这样的心让别人温暖,也温暖着自己;有着一张微笑的脸,便有一颗清澈的心,因为那脸始终透着关怀与馨香,将希望传达至别人的内心。

10.高考是风吹草动现牛羊,只要有才不慌张;高考是驾轻就熟来一趟,水到渠成河自淌。祝愿金榜题名不只是进象牙塔,社会熔炉也成钢。祝所有的考生都成功成才成就梦想。

11.生命之中,其实我们需要等待的东西很多很多,仿佛一生都在不停的等待里度过着。小时候,我们等待某一天长大,长大后我们又等待成人。成年后我们仿佛等待的就是老去的夕阳,夕阳西下后,我们仿佛等待着再次轮回与再生。

12.上帝是不公平的,于是便有了世间的穷和富、善与恶、美与丑、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上帝又是公平的,它给了你金钱,往往就要夺走你的真诚和善良;它给了你成熟,往往就要夺走你的青春和纯真;它给了你(加官进爵是什么刑罚?司刑职员将预备好的桑皮纸揭起一张,盖在犯人脸上,司刑职员嘴里早含着一口烧刀子,使劲一喷,噀出一阵细雾,桑皮纸受潮发软,立即贴服在脸上,然后增加纸张的数量,导致犯人窒息而亡。)美貌,往往就要夺走你的智慧和毅力;它给了你成功,往往就要夺走你的健康和幸福。

13.决战高考巅峰时,信心百倍增能量。真才实学浑不怕,文思隽永倍潇洒。十年磨剑试锋芒,百花丛中显芬芳。纵横考场斩关将,马到成功幸福尝!祝高考顺利!

14.高考每年,天气炎热心情燥,调整心态睡眠足,生活习惯莫突出,放松心情压力小,各科成绩必定好,平常一颗心常在,金榜题名乐逍遥!

15.满池荷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