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格”出处在哪里?龚自珍为什么要说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句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格”出处在哪里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身处晚清的龚自珍目睹朝廷积弊,国运衰败,毅然辞官回家,痛心疾首之余,他呼吁统治者打破千年选用人才的常规,唯德唯才录用一批人才,以拯救国家,救民于水火。

但大厦将倾的晚清朝庭是不会采纳龚自珍意见的,那一群蛀虫般的文武大臣是不待见龚自珍的,所以龚自珍的呐喊落空是必然的……

要打破朝庭陈规陋习,谈何容易!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愿望落空了,但这名言留传至今,仍然很有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干部队伍需要大批优秀人才来补充,如何按照唯德唯才这个“格”来选拔人才,录用人才,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话题。不过,可喜的是党和政府正在努力完善培养选拔人才之“格” 。相信,在改革开放的金风玉露滋养下,筑梦路上一定会有大批为国效力的优秀人才涌现,倘若龚自珍泉下有知,也会为他深爱的这片土地出现如此盛景而鼓掌大笑的。

龚自珍为什么要说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句话

清朝诗人龚自珍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人人自危封建专制时代。因此,龚自珍在《乙亥杂诗》中才会发出“不拘一格降人材”呼号。请天公重新抖擞精神,为沉闷的华夏大地降下一大批文武皆备的新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冲破万马齐喑的封建专制,建立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新时代,让祖国强胜,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出自哪位清代诗人之手

我觉得梁启超用这首诗给《李鸿章传》结尾太合适了!

龚自珍这首诗里的悲愤之情跃然纸上!我理解,诗的大意是这个国家病入膏肓了,没有雷霆般的革命不可能重现生机,万马齐喑就是大家都敢怒不敢言这种状况确实太悲催啦,求求上苍派下点有用的人才来吧,我们不要那么多奴才!这样或许天朝还有救啊!

梁启超说李鸿章自大、狂妄、无知都是典型中国人的特征,他本想做一个苏秦张仪,合纵连横西方大国对抗日本,没想到掉进自己挖的坑里了!

李大人本想做个世界领袖,没成想引狼入室,愣是把自己给累死、气死、急死了!梁启超说,当朝五十岁以上、二品以上官员没人敢与李大人比才干,也就是全是奴才而已!只可惜梁大人最后成了保皇党,他当民国财长也没见干出花儿来!所以才有求老天开开眼,别弄那么多光自吹自擂、自我膨胀、不了解外面世界的废物掌控国家,降下些能干事的人才吧,奴才已经够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什么意思和“才”的区别是什么

谢邀。

材和才,李白的文字之师

“天生我材必有用”出自李白的古体诗《将进酒》。全诗感情饱满,喜怒哀乐形于色,跌宕起伏成于音,气势奔流汹涌却高低纵横,神鬼莫测。这首古体诗充分地展现了李白的个人诗风。

而其中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就是这最出名的四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正因为前面写青春不再,空对明镜高堂“悲白发”,所以就及时行乐吧。但是虚度时光真的是诗人所想吗?我们知道李白从来是个热衷功名的人,所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四句,前两句无比沉沦,后两句又相当励志。前言不搭后语的写法,其实正是李白诗文的典型特色。

我们都说李白是天才。哪来的天才?李白的诗风远学屈原,近学庾信、鲍照,而他的思想底层又是个道士,所以《南华经》是必读课本,庄子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对李白的诗风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庄子的文章就是出了名的不好懂,前言不搭后语,讲了一大堆,不知道在讲什么。

这也是李白这首《将进酒》诗风跳跃得像喝醉了酒的缘故。

同样,“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也是出自庄子的典故《庄子·山木》: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

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庄子在山中见到有人在砍树,见到有棵大树枝叶茂盛,伐木者却不砍,就问为何。伐木者说:“枝叶虽然茂盛,树干却不合使用。”庄子就说:“这棵树是因为不成材才得以生存下来。”

后面还有一段就是讨论“材与不材”,庄子说人要处于材与不材之间,这样才能免于拘束。这个“材”有一个引伸含义,就是道家的处世态度,即有用与无用之间的保身宗旨。

很明显李白用在这里,就是指有用无用之“材”,我这块料子,必然是“千金之材”啊,这是对自己的夸耀,也是对自己不得意的一种郁闷的发泄。

简单来说,这里的“我材必有用”就是我是块有用的材料。

和“才”的区别就很明显了。“我才”是指我的才华,而才华只是“有用之材”的一种,显得局限性大多了。

李白的鸡汤

不过话说回来,文章才华高出天际,也改变不了这类语言的自我安慰,自我排遣的特质。像“天生我材必有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类的诗句看上去昂扬大气,其实都是诗人在失败之时给自己的一点止疼、催眠药而已。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就是李白的鸡汤。但是因为写得实在是好,不但自己用,我们现在还可以拿来用。

因为自身经历失败,事业的失利,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命运不可控。又不愿意承认是自己的原因,而认为是上天的错漏,这种认识虽然有排遣郁闷的作用,其实不过是让自己摆脱自责罢了。

如果不对失败进行反省,那么“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就毫无意义。

古往今来,作为感情产物的诗词,透露出这种鸡汤味道的作品太多了。李白的仕途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但是他一身才华,性格又高傲,所以不仅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大言不惭,还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类心虚的狂言。

这些诗句我们今天还是能拿来用于鼓励,安慰自己和他人。能熬上百上千年的鸡汤,当然是好诗啊。

世上成功者如此稀少,大都是失败者,唱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大步向前,好像自己真的是块老天错过的大材,是不是心里都舒坦了呢?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