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忽律”是《水浒传》总密码,朱贵是梁山第一寨主,头号主
发布时间: 2023-07-06

朱贵这个人物,因为他的绰号十分隐涩,不好理解,便引起了读者的兴趣。我也写过一些有关“旱地忽律”的解读文章,但总是说不太透。其实,“旱地忽律朱贵”才是《水浒传》的总主题,这个人物因为他的绰号而统领全篇,是书中的头号主角之一,《水浒传》的“水浒”是什么意思,这部书的总密码就隐藏在“旱地忽律”这个古怪的绰号之中。

因而,我再次解读“旱地忽律朱贵”,进一步揭秘这个人物背后深藏的寓意。

朱贵为何在聚义厅没有座次,却在金沙滩对岸卖“羓子”?朱贵水亭施号箭,带着林冲来到了梁山聚义厅。林冲往上看时,只见“中间交椅上坐着一个好汉,正是‘白衣秀士’王伦,左边交椅上坐着摸着天杜迁,右边交椅坐着云里金刚宋万”。难道朱贵就没有坐席吗?

朱贵肯定是没有坐席的,否则,他就应当坐在第四把交椅上。即便是不坐上去,也应当交代朱贵就是坐在第四把交椅上的。而书中写的是王伦坐在“中间”,假如还有第四把交椅空着,那王伦就不在“中间”了。

以吴用后来所说的,如果王伦答应他们入伙了,当场就得议定座次。这样看来,朱贵当时恐怕还没有入伙呢。王伦看来、了柴进的举荐信,便让林冲坐了第四把交椅,书中这才交代:“朱贵坐了第五位”。如此,旱地忽律朱贵才算真正入伙,王伦还是在“中间”。为什么这样写?下文我再解读这其中的玄机。

正是因为朱贵在林冲入伙前没有座次,他便被王伦打发到金沙滩对岸的酒店里去卖“羓子”。

林冲风雪山神庙,雪夜奔梁山,来到了朱贵酒店。旱地忽律朱贵自我介绍他是梁山的小头目,在这里开店专一劫道,抢夺过往客商。“有财帛的,来到这里,轻则蒙汗药麻翻,重则登时结果,将精肉片为羓子,肥肉煎油点灯”。

《水浒传》中,李立、孙二娘也是开黑店劫道的,他们谋财害命,却是把人肉当做牛肉卖,朱贵却是“卖羓子”。“羓子”是什么?

羓,是一种十分名贵的羊,羓子,就是这种羊做成的羊肉干。朱贵卖羓子,暗喻的是属羊的朱标已经在故事背景中作古。因此,肥的熬油点灯,就是照明。如此,朱贵隐藏的身份,就是《水浒传》“引首”中写到的霹雳大仙“太祖武德皇帝”。

“引首”中写道“(太祖)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这段话隐藏的是金匮之盟。同时,又因为施耐庵漏写了宋真宗,那就变成了立孙子做皇帝。北宋没有这回事,而是影射的朱允炆,这就是梁山泊的好汉“孙立”。

孙立隐伏在“杜迁”身后,他是不是与杜迁同时做了梁山第一任寨主呢?并没有,书中写到的“太祖武德皇帝”,其实是赵匡胤、朱洪武谥号的提炼合成,两个“忽律”。所以,朱贵才是隐伏在“杜迁”身后的梁山首任寨主之一,“孙立”是“忽律”干的事。

金沙滩,有“金”,金就是宋、明两朝立国的年份,这两个王朝都建立于猴年,书中的“金公”、“金二”,包括曾头市的曾长者,说的都是这件事。无疑,施耐庵一笔写了两个“忽律”。

朱贵既然是梁山第一任寨主,山寨里为何就没有他的座席呢?这件事与林冲有关。我在专门讲林冲的文章中,解读出林冲隐喻的是燕王。燕王是老四,林冲便坐了第四位交椅。朱贵隐喻的是皇帝,坐第五把交椅,那就是“九五”之位了。

第五把交椅固然有“五”,但朱贵的“九”又在哪里呢?这个“九”,其实就隐藏在“旱地忽律”这个绰号之中。

“旱地忽律”是吃龟的蛇,寓意“玄武”林冲冒着漫天大雪,从沧州连夜狂奔到梁山,在山寨对岸的酒店中。进了酒店,林冲看见一个人:“头戴深檐暖帽,身穿貂鼠皮袄,脚着一双獐皮窄靿靴,身材长大,貌相魁宏,双拳骨脸,三叉黄须,只把头来摸着看雪”,这个人就是带领林冲上梁山的旱地忽律朱贵。

“旱地忽律”是朱贵的绰号,字面上的意思是陆地上的“忽律”,这只“忽律”不能到水里去。那么,“忽律”究竟是什么呢?

忽律,其实是一种十分喜欢吃龟的蛇。这种蛇吃了乌龟肉,就钻进乌龟壳中,引诱别的乌龟上当。《水浒传》点化这个奇怪的蛇,说的是“玄武”。玄武,就是龟蛇相逢,龟、蛇就是玄武的象征符码。

《水浒传》一开头就写到了玄武,书中是这样说的:“后来感的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来。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 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宽洪”。

这部书写的赵匡胤出世吗,怎么扯上“玄武”了?在元杂剧,以及《新五代史话》中,赵匡胤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赵玄朗,这就有一个“玄”字了。赵匡胤在《水浒传》中被写成了“太祖武德皇帝”,其中又有一个“武”字。所以,这段话写的就是“忽律”。

《水浒传》竟然以“玄武”开篇,这是什么意思呢?

到了第一回书中,写的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这回书一开篇就写了这样一个十分具体的时间节点:“嘉祐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嘉祐是宋仁宗的一个年号,难道说,如此精确的时间节点说的就是真事,宋仁宗真的在这一天举行早朝,商议祈禳汴京瘟疫的事?

其实,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这回事,施耐庵之所以写得这样细致,还是在写“忽律”。因为,“三月初三”是玄武的诞辰。

这个十分具体的历史节点,后来又出现在“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这回书中,就是宋江吃的三杯仙酒、三枚仙枣,九天玄女授予他三卷天书,天书长五寸、阔三寸、厚三寸。

这回书中,出现了“龟背大街”、“龟纹窗格”这样的描述,九天玄女同样是“玄武”,也就是“忽律”。而且,这回书也是在照应洪太尉误走妖魔,一百单八个妖魔都是“忽律”放出来的。

却说洪太尉带着诏书,来到龙虎山上去找张天师,行不多久就遇见了一只雪花大蛇。第二天,又在伏魔之殿中见到了一只石龟驮着的“遇洪而开”石碣,龟蛇相逢,就是“忽律”。

所以,“忽律”就是一只吃龟的蛇,就是“玄武”。玄武隐藏在“九天玄女”之中,而且,“忽律”又专门吃龟,梁山上的九尾龟就与朱贵是一对关系了。朱贵坐第五把交椅,又有九天玄女、九尾龟相配,岂不就是“九五”之尊了?

那么,这只“忽律”为何只能在旱地活动呢?

“旱地忽律”是《水浒传》的总主题、总密码《宋史·太祖本纪》中说,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定国运以火德王”。宋朝是火,是由“忽律”建立的,所以,这只“忽律”就不能到水里去了。

梁山大聚义时,公孙胜做罗天大醮,追荐晁天王等。如张天师祈禳瘟疫那样,到了第七夜,天空中忽然响起了一声霹雳,一只大金盘出现在西北乾方。这只大金盘又化作一团火块,钻进了正南地下。

这个情节,写的就是“火德王”熄灭在水泊之中,也就是熄灭在“水浒”之中。所以说,“忽律”只能在旱地上行走,不能到水里去逞强。不仅不能逞强,还要遭遇熄灭的命运。

这只大金盘,出自赵匡胤的《咏日》诗,其中两句是:“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大宋宣和遗事》中说,“大金盘”最终成了汴京为金国所破的谶语。所以,“水浒”写的就是王朝的兴起与灭亡。

但是,“旱地忽律”为何姓朱呢?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朱重八出世前夜,他母亲陈氏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舍南麦场”遇到了一个黄冠道人。这个道人送给陈氏一粒白色药丸,让她吞下。陈氏梦醒之后,“口有香气”。第二天,陈氏就生下了朱重八。到了夜里,朱家“夜里有光”,乡邻以为失火了,便纷纷前来救火。走近一看,什么都没有。

所以,“异香经宿不散”、“红光满天”明写赵匡胤,实写的是朱洪武。“红光满天”才能惊动乡邻,赵匡胤不过是“红光满室”而已。“太祖武德皇帝”这个虚构的谥号,其实是赵匡胤、朱洪武谥号的提炼合成,各取了他们谥号中的“太祖”、“武”、“德”,组成了这样一个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的皇帝谥号。

在朱贵出场时的描述中,有几个十分奇怪而且也十分扎眼的细节。这几个细节解读透了,就是说的朱洪武祖孙三代人:

深檐暖帽:檐是屋檐之檐,是燕子喜欢筑巢的地方。

貂鼠皮袄:永乐皇帝朱棣就是属鼠的,朱棣是明初九大塞王之一的燕王,岂不就是屋檐下筑巢的燕子?燕王以玄武之名起兵靖难,后来又自称玄武大帝转世,故而,“九天玄女”、“忽律”也是说的燕王。

獐皮窄靿靴:很明显,其中的“獐”就是谐音的“璋”。

只把头来摸着看雪:这句话是有典故的,这个典故也是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朱元璋小时多病,他的父亲就把他抱到寺庙中请和尚看病。但因为饥荒,寺庙里没了和尚,只好又打回转。走到家时,“见室东檐下一僧面壁坐”。注意,还真的有“屋檐”。这个和尚以手摸了朱重八的头,第二天病就好了。看雪,看的是龙虎山上那只雪花大蛇。这条大蛇隐喻的是蛇年大雪节前出生的朱允炆。

故而,“旱地忽律”明写的是宋太祖,暗藏的却是明太祖。“忽律”是蛇,朱允炆属蛇,建文帝也是“忽律”,他吃的是燕王这只“龟”。不料,却在“旱地”反被龟吃掉,“水浒”就是岸边的意思。所以,《水浒传》通篇隐写的是“靖难之役”。

这样看来,《水浒传》就有点令人“细思极恐”了。宋、明都是“火”,北宋的火钻进了水泊,这只“忽律”离开了旱地就无救了,明朝的结局又会如何呢?

对照施耐庵两百多年之后的历史,明朝还真的被“金”取代,而且,后金在入关前就改做“清”。宋江、宋清,这其中真的就是这么回事吗?施耐庵竟然能够“穿越”到几百年之后?

《水浒传》中,多处写到了“打麦场”,比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