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王允是什么人物?汉桓帝后人对他评价如何被诸葛亮拿来当反面教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唐朝王允是什么人物

很多人熟悉知道东汉末年的司徒王允,用美人计让吕布刺杀了董卓,闻名于历史。唐朝时期有叫王允的人呐?这很难说清楚,毕竟唐朝时期的人口非常多,难免有和东汉王允重名的人存在。不过唐朝较为出名的人士中姓名是王允的真没有啊!(唐朝王允剧照,王宝钏的父亲、宰相,逼迫自己女儿以平民身份嫁给薛平贵)

“唐代王允”因何出名?

根据古代戏曲传说和热播现代电视剧《薛平贵和王宝钏》中有一个唐懿宗时期的宰相王允,他是王宝钏的父亲。

《薛平贵和王宝钏》中,唐懿宗的宰相王允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他为了给自己的三女儿王宝钏招亲,举办了抛绣球的大型活动,没想到穷书生薛平贵得到了王宝钏的绣球。宰相王允看薛平贵一介书生,嫌贫爱富,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薛平贵。而王宝钏自愿嫁给薛平贵,薛平贵从军之后,王宝钏独守寒窑18年,终于迎来了薛平贵的归来。

薛平贵从军之后,跟随唐朝军队征讨西凉,躲过魏豹(垂涎王宝钏美色)的多次暗算,去了西凉国主的公主玳瓒,成了西凉国的国主。(王宝钏剧照)

薛平贵最后回归长安,迎回了苦守寒窑18年的王宝钏。(薛平贵和王宝钏剧照)

唐代王允、薛平贵、王宝钏是不是真的?

纵观唐朝一代的宰相,没有一个名字是叫王允的,查无此人!而薛平贵、王宝钏也是虚构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说《薛平贵和王宝钏》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薛平贵、王宝钏、王允在历史中都没有记载。

不管是电视剧《薛平贵和王宝钏》还是戏曲中的各种形象应该都是虚构的。后人将薛仁贵和薛平贵这两个人混淆为是薛家一个家族的,但薛仁贵是真实历史记载人物,是唐初的名将,薛平贵则是子虚乌有的。

薛仁贵生活的年代在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曾经击败九大铁勒、降服高句丽、大破突厥,历史上留下的典故有:

1.“良策息干戈”

2.“三箭定天山”、

3.“神勇收辽东”

4.“仁政高丽国”、

5.“爱民象州城”

6.“脱帽退万敌”

薛仁贵和薛平贵在历史上丝毫没有关系的。薛平贵归于民间传说和戏曲中流传,并且历史原型也非常模糊不清,很难找到类似的原型。(薛仁贵雕像)

再者,有关唐朝宰相女儿抛绣球之说也是不成立的,那时讲究门当户对,选女婿要有一定的资格的,平民百姓连入围的资格都没有。譬如唐高祖李渊就是类似于选女婿时中选的,称“雀屏中选”,当时参加相亲比武的都是贵族子弟,身份都很高贵才有资格的。

汉桓帝后人对他评价如何被诸葛亮拿来当反面教材

东汉有14位皇帝,在位时间超过20年的,只有4位。分别是:

  1. 在位33年的开国之君,汉光武帝刘秀。
  2. 在位21年的汉桓帝刘志。
  3. 在位21年的汉灵帝刘宏。
  4. 在位31年的汉献帝刘协。

这就很恐怖了啊,因为除了刘秀以外,另外这3位皇帝,在历史上都比较有“名气”。什么名气?当然是很差的名气!

汉献帝刘协,那就别提了,在位31年,也做了31年的傀儡皇帝。先后被董卓、李傕、曹操接手,最后还丢了大汉江山。

那么汉桓帝和汉灵帝呢?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曾经提到过这么一句话: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啥意思呢?简单解释一下:

刘备常常找诸葛亮坐在一起唠嗑,提到西汉的时候,他们俩就连连点头,认为西汉的皇帝亲近贤臣远离小人,所以西汉兴盛。

可两人提到东汉的时候,就连连摇头,为啥?因为东汉皇帝亲近小人,远离贤臣,所以东汉衰败。尤其是汉桓帝和汉灵帝这两个家伙,直接拖垮了东汉。

好家伙,汉桓帝刘志能够进入诸葛亮的《出师表》,并且被刘备当成反面教材来看待的皇帝,绝对不简单啊!那么汉桓帝究竟是个怎样的皇帝呢?

一、外戚梁冀手里的玩偶。

东汉王朝是个很特别的王朝,这个王朝的儿皇帝非常多。皇帝年纪小,不能自己主政,那得依靠谁呢?当然是母亲家的人和身边的宦官了。

因此东汉王朝,长期陷入宦官和外戚相继执政的现象中。汉桓帝时期也是一样,毕竟,他的皇位纯粹是捡来的。看看他前面的几位前辈是谁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1. 第一,汉顺帝刘保的皇位,是宦官们用密谋争取来的。所以汉顺帝时期,宦官长期掌权。而汉顺帝的皇后梁妠有一个很霸道的哥哥梁冀。梁冀和宦官合作,把持朝政19年,直到送走30岁的汉顺帝。
  2. 第二,汉冲帝刘炳2岁继位,3岁就去世了。梁冀甚至还没来得及架空他。
  3. 第三,汉质帝刘缵,是梁冀从汉室宗亲中挑来继承大位的。这孩子8岁登基,9岁就被害了。别看他年纪小,他看梁冀不爽,送了他个外号“跋扈将军”。梁冀差点没气死,果断将其毒杀。

这么一来,汉桓帝刘志,才被梁冀弄来做了皇帝。现在你就明白了,汉桓帝前面3任皇帝,清一色都是梁冀的傀儡,直接导致他也成了梁冀的傀儡。

可是汉桓帝不甘心啊!便打算除掉梁冀。但是汉桓帝能利用的资源实在是太少了,只有向自己身边的宦官求助。

宦官们本来就有掌权的历史,如今听了汉桓帝的调遣,别提多高兴了!因此在汉桓帝的布置下,宦官们合伙把梁冀给收拾了!

二、又成了宦官手里的傀儡。

除掉了梁冀,汉桓帝终于松了口气。为此,汉桓帝十分感激那帮宦官,打算给他们加官进爵。他将五个主要宦官都给封了侯,史称“武侯”。

这下麻烦了,这五个宦官,自此开始接管朝政,朝中军政大权,都落在了他们手里。汉桓帝刚出虎穴又入狼窝了!

汉桓帝隐隐约约也发现了宦官们的嚣张跋扈,大有当初梁冀的风采。为此汉桓帝也开始慢慢限制他们的权力,不过效果有限。

因为汉桓帝的方法没用对,他为了抑制这五个宦官,又增加了新的宦官进入权力圈子,结果新上台的宦官,虽然分了那五个宦官的权力,同时自己也实力大增。

封超新丰侯,二万户,璜武原侯,瑗东武阳侯,各万五千户,赐钱各千五百万。悺上蔡侯,衡汝阳侯,各万三千户,赐钱各千三百万。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又封小黄门刘普、赵忠等八人为乡侯。自是权归宦官,朝廷日乱矣。---《后汉书》

这种做法,等于换汤不换药。汉桓帝始终没有下狠心,对这帮宦官痛下杀手。所以朝政开始日渐衰败。

三、党锢之祸,汉桓帝灭了一帮忠义之士。

宦官掌权,倒也不是不行。毕竟历史上有本事且有良心的宦官,不乏其人。可关键是,汉桓帝扶持起来的这几个宦官,清一色,都不是什么好鸟。

他们利用职权,为自己牟利。勾结地方官员,侵吞私人财产。几乎是无恶不作。至于治国,对不起,他们没这个本事。

这下好了,要是继续这么搞下去,汉朝没几年可活的了。为此汉朝不少忠义之士,开始组成反宦官联盟,打算合伙对抗宦官。

  1. 比如说南阳太守成瑨,在得知汉桓帝大赦天下的时候,依旧诛杀了和官宦交好的当地富商张汜及其200多名宗族、宾客。
  2. 还有汝南太守刘质,也是忽略了汉桓帝的赦令,将小黄门赵津打死了,这才上报给了朝廷。

宦官们发现自己的手下纷纷被这帮人收拾了,自然很不爽啊!因此跑到汉桓帝那儿告状。汉桓帝只看到自己的命令被人忤逆了,却不管背后有什么原因,所以诛杀了成瑨和刘质。

尝到甜头的宦官,开始利用这件事大肆清除反对派。他们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