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一诗是什么体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一诗是什么体

黄巢的《题菊花》是七言绝句,全诗无论是格律到内容,都无可挑剔。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除去一三五不论的因素(极少),完全合律,尤其这种超越前人的豪情,是历代诗人不曾有过的。是首反诗。同类型的见水浒传中宋江所题的反诗西江月,但格局上比题菊花要差了许多。

“飒飒西风满院栽”是什么意思

“飒飒西风满院栽”的意思是:满院的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诗句语出唐代黄巢的《题菊花》。本句是全诗中最佳一句,名垂千古。

“飒飒西风满院栽”的意思:满院的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语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题菊花》。

黄巢,本出身盐商家庭,善骑射,粗通笔墨,少有些诗才,五岁时便可对诗 ,不料成年后却屡试不第。《题菊花》,全然不似过往文人口中的菊花诗,表现出了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1、“飒飒西风满院栽”这句一开始就写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的姿态。

2、“西风”是节令,承起下句,“满院”言其多。

3、用“栽”代替“开”,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

黄巢本诗在众多文人的菊花诗里独树一帜,说是“满院栽”,正是因为在他心中,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文人的“孤”无缘。 

自古不知有多少像他一样的文人不得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首诗出自谁人,讲述的是什么

出自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讲述了作者想象一旦自己成为青帝(春神)就要让菊花与桃花在大好春光中开放,让菊花也同样享受到蕊暖香浓蜂蝶绕丛的欢乐。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

诗名《题菊花》,原文为: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

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

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黄巢年青时,发动起义之前。青年黄巢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结果落第而归。他亲眼目睹了科举制度的腐败,考场的黑暗,决心有朝一日彻底改变唐王朝黑暗的社会现实。

作者简介: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

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东都留守刘允章迎黄巢军入洛阳。十二月一日,兵抵潼关。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十三日,黄巢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并大肆屠戮唐朝宗室百官。

在唐朝将领李克用、王重荣等人的猛烈进攻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在今山东莱芜西南)。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黄巢《题菊花》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

  菊花在飒飒西风中栽满园中,花蕊寒香味冷得蝴蝶也不敢来,将来我要是当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就要改变自然规律,叫菊花也在春天开放,好与桃花争奇斗艳。

  赏析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古往今来,确有不少能“解诗”的英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第一句写满院菊花在飒飒秋风中开放。“西风”点明节令,逗起下句;“满院”极言其多。说“栽”而不说“开”,是避免与末句重韵,同时“栽”字本身也给人一种挺立劲拔之感。写菊花迎风霜开放,以显示其劲节,这在文人的咏菊诗中也不难见到;但“满院栽”却不同于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菊花迎风霜开放,固然显出它的劲节,但时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却是极大的憾事。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别于此。在他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风霜而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深深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所谓“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农民革命政权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了那一天,广大劳苦大众就都能生活在温暖的春天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体现了农民朴素的平等观念。因为在作者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天公极大的不公。因此他决心要让菊花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

  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而这一点,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铁门槛。

  这首诗所抒写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壮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学士表达自己胸襟抱负的各种豪言壮语都相形失色。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黄巢《题菊花》讲解、赏析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题菊花》;

【作者】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大概意思,飒飒秋风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