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帮(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有几课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有几课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4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
部编版统编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精品导学案(1-4课、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1《白鹭》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行诗句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绝句》中的名句,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古诗。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出示白鹭图片:白鹭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同时也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它们天生丽质,身体修长,身形矫健、轻盈,全身披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白鹭主要生长在我国长江以南等地区,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
3.出示杜牧的诗句: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你们读后有何感受?4.一花一鸟总关情。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白鹭》,看看作者借助白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板书课题---①白鹭lù 。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认读“鹭、嫌”等6个生字,学会书写“宜、鹤”等10个生字。积累“精巧、配合、身段、形象化、美中不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感悟文中描绘的三幅图画,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4.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初读、精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在朗读中体味、感受作者情感。2.在阅读实践中,理解作者是怎样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写出对白鹭的感受,表达对鸟的喜爱之情的。(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作者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中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一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平凡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提升审美情趣,丰富人生内涵。 三、字词运用(一)认读本课生字新词。1.要求会认的字:
鹭lù嫌xián黛dài嵌qiàn匣xiá嗜shì2.要求会写的字:宜 鹤 嫌 朱 嵌 框 匣 哨 恩 韵3.要会读会写的词语:精巧 配合 身段 适宜 生硬 寻常 忘却 流线型 镜匣 清晨 孤独 安稳 悠然 嗜好 黄昏 恩惠 清澄 形象化 美中不足(二)词语解释。生硬:指外形缺乏优美线条和色彩变化不柔和。本课中指白鹤的外形缺乏优美线条和色彩变化不柔和。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阻力最小。本课中指白鹭的身体呈流线型结构。长喙:喙,嘴,特指鸟兽的嘴。长喙,指白鹤的尖而长的嘴。镜匣:盛妇女梳妆用品的匣子,里面装有可以支起来的镜子。本课指作者把白鹭在清水田里站着捉鱼的情景想象成一副“白鹭钓鱼图”,而这块清水田及四周的田埂就成了这幅画的镜框。望哨:指在固定岗位执行守卫警戒任务或巡查警戒。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嗜好:指特别爱好。恩惠:他人给予的或给予他人的好处。清澄:指水清明、澄澈。与“浑浊”相对。铿锵:形容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也用来形容诗词文曲声调响亮,节奏明快。(三)形近字比较。嫌(嫌弃) 恩(恩惠) 哨(放哨) 澄(清澄)赚(赚钱) 思(思想) 消(消息 ) 橙(橙黄)(四)近义词。精巧——精致 适宜——适合 寻常——平常忘却——忘记 悠然——悠闲 清澄——清澈(五)反义词。精巧——粗劣 生硬——自然寻常——特别 清澄——浑浊(6)多音字。chéng(清 澄)澄dēng (黄澄澄)四、示范朗读五、初读感知1.问题引领:(1)你能找出文中作者从总体上描写白鹭独特美的句子吗?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白鹭,体现白鹭之美?2.学习提示:(1)自由读文,找出描写白鹭独特美的句子,批注自己的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2)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①说一说“精巧”和“诗”在句中的意思。精巧:精致、小巧、美妙。  诗:富有韵味、极耐品味。 ②这两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首句用一个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给这篇散文定下了基调,通篇文字充满了诗性的感悟和表现力。比喻新奇、贴切。总结句与首句呼应,强调“实在是一首诗”,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之美,让人刻骨铭心,不可忘却。(3)再读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白鹭,展现白鹭之美?(4)用简洁的语言勾画画面,并说说这些画面分别是哪些自然段所呈现出来的。白鹭形象图(第5自然段) 白鹭垂钓图(第6自然段)白鹭望哨图(第7自然段) 白鹭晚飞图(第8自然段)(5)说说这些画面留给你的大致印象。3.梳理小结:文中从总体上描写白鹭独特美的句子有“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通过对白鹭“形象图”“垂钓图”“望哨图”“晚飞图”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白鹭是诗情画意的美,是让人刻骨铭心、不可忘却的美。六、精读领悟(一)对比中感悟白鹭形态上精巧的美1.问题引领;(1)作者抓住哪些方面写了白鹭的形态?(2)你从白鹭的形态上感受到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吗?2.学习提示:(1)找出写白鹭形态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感悟。(2)师生合作学习,进一步体会白鹭美之所在,以及作者融入其中的情感。(3)小组交流: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白鹭的形态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①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是如何评价的? 色素美: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色素的配合”很适宜)②白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是如何评价的? 身段美: 增之一分则嫌长, 减之一分则嫌短。(“身段的大小”很适宜)
(4)理解作者对比描写的作用。白鹤、朱鹭、苍鹭与白鹭相比有什么不同?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大了一些,太不寻常。(5)根据词语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白鹭“流线型”结构的好处。(6)交流对白鹭形态上精巧美的感受:天生自然,天性自然;因为常见,被人忘却;色素身段,都很适宜;小巧别致,诗意之美。(7)再次朗读课文,读出白鹭的美,读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3.梳理小结:作者通过写白鹭的“色素美”“身段美”,描绘了白鹭的形态之美,再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体现出了白鹭的小巧别致,呈现出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二)从三幅动态图画中感悟白鹭精巧的美1.问题引领:(1)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材料分别描绘三幅图画的?(2)从这三幅图画中,你感受到了白鹭怎样的美?作者又是如何表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2.学习提示:(1)自由朗读6—8自然段。(2)自主探究:应该用怎样的语言材料把画面活化、美化?(3)师生交流,理解图画,体会情感。①白鹭垂钓图:是一幅清淡素雅的水墨画,白鹭实际是在清水里捉鱼,而作者说是“钓鱼”,“田”却成了画的“镜框”,在画里,白鹭带给清水田以美丽,清水田又使白鹭更美。②白鹭望哨图:这是一幅静中有动的画面。写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上的“嗜好”。通过“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的细节,通过与“别的鸟”的对比,表现白鹭“嗜好”的独特。将“望哨”一词用在白鹭上,是把它拟人化了。可是作者却提了一个问题:白鹭真的在“望哨”吗?并不作回答,留给人们想像:说是“望哨”,又那么悠然,毫无戒备防范之意;说不是“望哨”,又“像不是安稳”,这不是在“望哨”,又是在干什么呢?③白鹭晚飞图:这是一幅动中有静的情景。黄昏低飞的白鹭,居然成了“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是因为它为乡居生活带来“清澄”和“生命”。(4)通过对这三幅图画的学习,你又是如何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
白鹭会垂钓,镶嵌在画中——人格化,诗意美。白鹭能望哨,悠然在绝顶——形象化,别样美。  白鹭晚低飞,活跃在乡居——生灵化,心灵美。与众不同的美——精巧的诗。(5)朗读6—8自然段,体会美之所在,情之所及。3.梳理小结:作者在这三幅图中,通过拟人化修辞的运用,形象化的描述,写实与虚幻的结合,赋予白鹭恬静自然的神情、动静交互的姿态、恩泽于乡居的心灵。白鹭的美,有它独到的意义——恩惠人们,给予生命的活力。(三)合作探究,深化认知1.问题引领:(1)“人们说它是在望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