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代皇帝(如何简单评论明朝各代皇帝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如何简单评论明朝各代皇帝

明朝第一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大明王朝创始人。以铁腕手段著称,大力反贪反腐,在位期间官场风气比较正能量。为了子孙后代顺利继承大明基业,曾经诛杀很多开国功臣。心狠手辣。

第二位:明惠宗朱允炆,朱元璋的孙子。性格与其祖父截然相反。温文尔雅,心不黑手不辣,偏爱文官治国。由于战略方向出现严重错误,在位不久被其叔叔朱棣抢夺皇位后失踪。

第三位:明成祖朱棣,朱元璋四儿子。成功从自己侄儿朱允炆手中抢夺皇位。做事雷厉风行,能力超过父亲朱元璋。一位成功马上皇帝,多次亲征边疆,开创永乐盛世。迁都北京是其最有影响的政治行为。

第四位:明仁宗朱高炽,朱棣的儿子,由于身体不好,在位不到一年去世。在靖难之役期间,帮助其父亲成功守卫北京城。以仁著称。赦免了很多朱允炆时期的老臣。

第五位:明宣宗朱瞻基,很受其祖父朱棣喜爱,亲自参加征讨蒙古的多次战役。知人善任,拥有众多文臣武将鼎力相助。和其父亲并称“仁宣盛世”

第六位:明英宗朱祁镇。也是历史上亲征被俘的那位皇帝,少保于谦被其所杀。在位期间,综合国力遭受损失。

第七位:明景帝朱祁钰。明英宗被俘后上位皇帝。重用大将于谦,成功保卫北京城。但心慈手软,导致自己被推翻。

第八位:明宪宗朱见深。给于谦的冤案平凡。胸襟宽广,恢复曾经剥夺自己太子的叔叔朱祁镇皇帝尊号。在位期间,社会经济逐步复苏。

第九位:明孝宗朱佑樘。性格宽厚,反对铺张浪费,以身作则。重用那些为人正直之人,远离奸佞之人。有“弘治中兴”的美称。

第十位:明武宗朱厚照。宠信宦官。国家发展停滞不前,出现多次农民起义。只顾自己玩乐的这么一个皇帝。

第十一位:明世宗朱厚熜。继位前半程能够加强吏治管理,减轻各种税赋负担。百姓安居乐业。曾出现“嘉靖中兴”的好势头。后半程开始迷信长生不老炼丹术,不务正业。

第十二位:明穆宗朱载坖。重用徐阶,张居正等大臣。外交成就“隆庆和议”废除祖宗海禁政策。在位期间,沿海倭寇被肃清。

第十三位:明神宗朱翊钧。明朝在位时间最长。也就是那个几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不过遇见了张居正这么个有作为的大臣,还算幸运。大明王朝开始走向衰弱。

第十四位: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不到一个月的皇帝。沉迷酒色。是“红丸案”的受害者。

第十五位明熹宗朱由校。纵容宦官魏忠贤和客氏专权。有艺术家皇帝的美称,俗称木匠皇帝。没有什么很好的作为。

第十六位:明思宗朱由检。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上任之初大刀阔斧改革朝政。诛杀魏忠贤等奸佞之人。启用东林党人。虽励精图治但最终没能力挽狂澜大明江山社稷。最后自杀殉国,践行了君王死社稷的初衷。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加指教。

求明朝历代皇帝名称及其执政时间和年号

朱元璋(在位时间:1368—1398,年号洪武)

朱允炆(在位时间:1398—1402,年号建文)

朱棣(在位时间:1402—1424,年号永乐)

朱高炽(在位时间:1424—1425,年号洪熙)

朱瞻基(在位时间:1425—1435,年号宣德)

朱祁镇(在位时间:1435—1449、1457—1464,年号正统、天顺)

朱祁钰(在位时间:1449—1457,年号景泰)

朱见深(在位时间:1464—1487,年号成化)

朱佑樘(在位时间:1487—1505,年号弘治)

朱厚照(1505—1521,正德)

朱厚熜(1521—1566,嘉靖)

朱载垕(1566—1572,隆庆)

朱翊钧(1572—1620,万历)

朱常洛(1620(29天),泰昌)

朱由校(1620—1627,天启)

朱由检(1627—1644,崇祯)

明朝历史上经历的十六位皇帝,按功绩和成就排前三位的是哪些排后三位的是哪些

其实,既然题目说的是“按功绩和成就”来排,那么有部分作者把嘉靖和万历都排在倒数前三的位置上,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作为明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皇帝,嘉靖和万历,虽然统治后期昏庸,但即位之初也做出了不少的功绩的。因此,不能因为晚年的过失,就抹杀了他们的功绩和成就。

嘉庆皇帝实际上也算是中兴之主;

比如嘉靖皇帝,虽然统治后期,由于过度沉迷道术,荒废朝政,致使权奸严嵩当权,祸乱朝纲。朝政的昏暗最终导致庚戍之变和东南倭乱的爆发,让明朝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

但嘉靖即位之初也颇有明君之风范,他集异纳谏,勤于政务,并且积极推行新政。一方面,重用张璁、夏言等能臣,打击权臣和封建地主贵族势力,重振朝纲;另一方面,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并鼓励耕织,恢复社会生产。在嘉靖的努力下,明朝的气象焕然一新,史称“嘉靖中兴”。

万历皇帝开创了晚明最后的辉煌;

至于万历皇帝,就更不至于位列倒数了。万历即位之初,在名臣张居正的辅助下,开展著名的张居正改革,创造了明朝最后的一段治世。

万历初期,在政治上推行“一条鞭法”和“考成法”,整顿内政,推动生产,使得国库充盈,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而在军事上,万历又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晚明名将,改革军事,镇守北境。因此,后世也称这段时期为“万历中兴”。

万历中兴时期,最伟大的成就,就当属万历三大征的胜利。这几次规模庞大,意义深远的战争之胜利,不仅重振了大明帝国的雄风,巩固了明朝的领土完整,还有效的维护了东亚地区的和平。

尽管,历史界也有“明亡于万历,始于嘉靖”这一说法。但因为晚年的过失,就全然否定了嘉靖和万历两位皇帝一生的功绩和成就,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因此,若论功绩,最低的三位明朝君主,不应该是他们两位,而应该是最后的泰昌、天启和崇祯三位皇帝。

泰昌皇帝朱常洛就不多说了,在位时间极短,前后才一个月,因此也被称为“一月天子”。如此短的时间内,能有多少功绩呢?

其次就是“木匠天子”天启,他即位时,明朝已到大厦将倾的地步了,结果他依旧不思进取,整天沉迷于木匠活之中,不理朝政,致使阉党横行,朝政更加黑暗。与此同时,关外的后金也开始快速崛起,并步步紧逼。关键时刻,还让阉党冤杀熊廷弼,最终导致辽东局势陷入重重危机。所以,天启皇帝和他父皇泰昌皇帝一样,都是明朝最无作为的皇帝。

最后就是崇祯皇帝,虽然他有力挽狂澜之志,在位十七年始终兢兢业业,力图振兴明朝。然而,他理政极不成熟,而且刚愎自用、犹豫不决,让明朝深陷内忧外患的困境中,让明军在关内农民军战线和关外八旗军战线上来回消耗、疲于奔命。最终,明朝在他的统治下耗尽最后的骨血,走向灭亡。

虽然,崇祯无亡国君之势,却有亡国君之实。而且明朝的灭亡,他也是需要负主要责任的。所以,崇祯皇帝应该说也是没有多少功绩和成就的皇帝。

最后,再回过头来说下明朝功绩和成就最大的三位皇帝。我想这前两位恐怕就没多少歧义了。第一位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作为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并且开创了洪武之治;

第二位就是明成祖,通过靖难之役从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在位20余年,五征蒙古、七下西洋、迁都北京、南征安南......他将大明的国力推向顶峰,开创了“永乐盛世”。

至于第三位,小编还觉得应该是明宣宗朱瞻基。因为,他在洪武、永乐等几代君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其父皇明仁宗一同开创了明朝第三段辉煌的盛世——“仁宣之治”。所以,明宣宗的功绩和成就应该说仅次于洪武和永乐!


本文作者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