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图片大全(在农村有句俗语“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真的是这样吗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在农村有句俗语“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真的是这样吗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的意思是说,立秋这天若是晴天,那么一整个秋天都会是晴天;立秋这天若下雨,那么整个秋天都会处在阴雨天里。这句俗语放在我们北方地区,显然没什么可参考性,北方秋天更加的天高气爽,前些年还有过立秋下雨,立秋后整个秋天干旱的时候。所以,这句俗语就是一句带有明显地域性的俗语,并不适合其他地区。

我有江苏地区的战友,以前在部队聊各地风土人情的时候,就聊到了他们江苏立秋后下雨的问题,因为在我印象中,江南地区一年处在在不停阴雨天里,小时候不懂事,认为天天阴雨这是浪漫,现在才知道自己的无知,而且江苏地区虽然阴雨多,却也不是总是这样。

江苏的战友,跟我们讲过,他们那里有“立秋下雨不干秋”的说法,就是说立秋节气前后若下雨,那么接下来的秋天气候里,可能要长时间伴随阴雨天气,这样秋天一直处在潮湿环境下,就有了“不干秋”的说法。

在阿冰老家河北地区,经常会出现立秋下雨,秋后一直到小麦种到地里了还不下雨的情况,与题目中这句俗语就完全相悖。

即便在江苏等江南地区,立秋这天下雨,也并不总是秋后一直处在阴雨天里,有些年景甚至还出现过立秋下雨,秋天干旱的情况。所以以立秋当天的天气情况,判断接下来一整个秋天的天气情况,本来就缺乏一定的准确性,作为江苏地区的参考可以,但随着大气污染,气候异常等因素,如今气候变化更加异常,断然不能以一句俗语作为依据。

倒是立秋下雨,秋后会凉爽的快一些倒是真的,“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棉衣穿”倒是很应景。所以,“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这句俗语是一句地域性俗语,并不适用于其他地区,即便在江苏当地,这句俗语也并不是总是准确,关键还要观察立秋后的天气动态。

(文/阿冰)

立秋养生吃什么

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说的是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

1、赤小豆

《武林旧事》中记载道:“立秋日,饮秋水、赤小豆。”

人们在立秋前一天,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清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2、茄子

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茄子的口味是蔬菜之中唯一有 肉感和肉味的。民谚便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的说法。

在清代潘荣陛中《帝京岁时纪胜》中,记录了从前北京城里,人们在立秋的前-一天,有着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的习惯。这其实是为了预防秋后的“余暑疟痢之疾”。其中提到的蒸茄脯,可谓是如今的立秋“宠儿”。

3、乌龙茶

立秋最宜饮青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青茶汤色金黄,内质馥郁,其味爽口回甘。既有绿茶的清香和天然花香,又有红茶醇厚的滋味,温热适中,常饮能益肺,生津润喉,有效清除体内余热,对金秋保健大有好处。

4、雪梨

立秋起,天气会开始变得乾燥,应多吃滋润的食,免让燥火入肺。

做法:洗淨雪梨后,将顶部的位置切开,挖出雪梨核再倒入蜂蜜,想清甜点可以用荔枝蜜或槐花蜜,然后炖三、四分钟就成了。如果想味道丰富点,还可以加一至两颗红枣和两、三片生姜一起炖。

5、吃瓜

人们在立秋这天要吃秋瓜、秋桃,以保健避疫。

这也是古代《诗经》所说“七月食瓜”的遗意。《津门纪略》记载道:“立秋时食瓜,日咬秋,可免腹泻。”

6、水中八仙

原料:马蹄、莲藕、菱角、芡实、慈菇、茭白、水芹、莼菜。

调料:盐、虾籽酱油、糖、食用油、葱白段。

做法:

1、将马蹄、莲藕、菱角、慈菇、芡实、茭白去皮去壳,并改刀成大小合适的厚片(除芡实外),再将其放入盛器中用清水漂洗去其淀粉质(茭白除外)。

2、将水芹去叶留茎洗净切成寸段,莼菜洗净。

3、用炒锅置火上加清水烧开,将上述原料进行焯水后,炒锅置火上加热,倒入少许食用油后加入葱白段出香味后加入少许清水及其它调料,待确定口味后倒入全部原料用大火翻炒收汁即可。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