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为什么称江夏堂(厦门市定安小学内隐藏着一座百年祠堂,祠堂叫什么名字是为谁建造的呢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厦门市定安小学内隐藏着一座百年祠堂,祠堂叫什么名字是为谁建造的呢

厦门定安小学内的百年祠堂叫做江夏堂,也称作黄氏江夏堂,坐落于厦门市思明区钱炉灰埕2号(老虎城后面,附近就是中山路步行街),文安小学内,是清代典型的宗祠建筑。

厦门江夏堂的建造历史:

厦门江夏堂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于1918年竣工。”清宣统武状元黄培松奉旨且在黄氏旅外宗贤的鼎力资助下,建造厦门江夏堂光宗耀祖,供黄氏族人饮水思源,聚会谒祖。

江夏堂原有建筑规模宏大,包括“紫云屏”、“宗贤堂”、“拜庭”、“祖祠”、“宗亲会馆”、“后花园”、“望海亭”和“江夏小学”,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其中,“江夏小学”于1949年解放后成为公立小学,后改名“文安小学”,沿用至今。

厦门江夏堂建筑格局:

因为江夏堂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黄培松奉旨建造的宗祠,所以当时朝廷特派匠作前来监工和指导,建制规格相当高。

1、整体布局:

厦门江夏堂坐南朝北,占地373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八椽,高12.5米,重檐歇山顶,抬梁砖石木结构。

2、祖堂装饰:

祖堂是现仅存的建筑,为典型的晚清建筑,以花岗岩和红砖砌墙、红瓦屋顶,富有闽南建筑特色,门殿为抬梁式木质结构,高高翘起的燕尾脊,梁上附有大量雕刻。祖堂周围有青石石墩,石墩上有浮雕、线雕,据传用青石料进行装饰雕刻是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做到的。

3、祖堂牌匾:

祖堂大门框上悬挂着楷书“江夏堂”三个字,显得端庄雄伟,深厚有力。

4、祖堂内部:

祖堂内分为大殿和供台两层,石质的供台上雕刻异常精美,均是栩栩如生的人物浮雕,这些浮雕反映古代的历史事件和一些孝道、礼制的历史典故。

5、藻井:

站在祖堂中央,抬头可见一个呈圆形状的藻井直插屋顶,气势威严。藻井是由一层层的斗拱八卦状排列并叠盖而成。它呈外方内圆,寓示族人对外方正,对内团结形成向心力,并且还寓有天圆地方的深刻内涵。

藻井的整个木结构相当完整,透顶镂空镶金木雕。柱头、垂柱、斗拱等构件都雕有飞天、花卉、祥禽等精美的图案,并全部贴以金箔。

厦门江夏堂的建筑成就:

江夏堂整体建筑至今仍流金溢彩,美轮美奂,再现宫廷匠作高超工艺。文物专家认为,江夏堂祖堂的漆金木雕价值非常高,是岛内艺术价值最高的老建筑。

顶部中央设藻井,呈斗八形,以层层斗拱叠架而成。细细看来,祖龛精雕细刻,全部以漆金装饰,底座为青石须弥座。历经百年沧桑,江夏堂现仅存祖祠和宗亲会馆两座建筑。

厦门江夏堂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江夏堂于2004年11月,被厦门市政府立碑列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面积为初建时的所有建筑群和范围。

2009年,先后被列为市级第二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7月,黄氏宗祠“江夏堂”正式动工修缮。这也是厦门首次对城市中的大型宗祠类建筑进行大规模维修。

2018年适逢江夏堂落成一百周年,更举行盛大的庆典和文化交流联谊活动。

保护古建筑,传承历史文化

厦门是一座值得慢慢行走细细品味的城市,尤其是那些老城区的小街巷,每一条街巷背后都有故事、有历史,而江夏堂前世与今生,让我们感受到厦门的文化。

所有地方的“黄”姓氏的祠堂是称之为“江夏”堂吗

不是,黄姓祠堂还有山谷堂和宽和堂。

1、山谷堂:因黄庭坚著有《山谷集》而得名。黄庭坚,北宋书法家、文学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历官集贤校理、著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

2、宽和堂:汉代黄霸为河南太守。当时的官吏都很严肃,黄霸为政独尚宽和。宣帝时,他任廷正(司法官),因事被关在监狱。从官到民一齐为他呼冤,终于平反昭雪。

扩展资料

黄姓源流:

1、源自嬴姓,远祖可追溯到帝舜时代的伯益。伯益因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其后裔中有黄氏者,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

2、源自官位,以官职称谓为氏。出自远古伏羲下属之官黄龙师。黄龙师,亦称黄龙、黄师、黄中官、龙师等,是伏羲设置的官名,为中官。黄龙师之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官称为姓氏者,称黄龙氏,后简称为单姓黄氏、龙氏等。

姓黄一定都是江夏世家吗

姓黄不一定都是江夏世家。

江夏堂海内外黄氏裔孙在宗祠正上方和上厅神龛上都悬挂着这样的牌匾。而黄氏人家的大门额上,也书江夏世第、江夏世家、江夏黄氏、江夏流芳字样,江夏,成了黄氏的代名词。确实,江夏堂,已经成为全球黄氏的总堂号。但天下人黄姓遍布大江南北,也不见得都是江夏世家。

详细解读:

以近代行政区来说,江夏郡曾辖湖北省属的隋县、安县、云梦、应山、应城、钟祥、潜江、天门、汉阳、沔阳、汉川、孝感、黄陂、嘉鱼、蒲圻、咸宁、崇阳、通城、大冶、通水、蕲春、黄冈。

黄安、浠水、罗田、麻城、广济、黄梅、武昌、汉口等市县历史上的江夏郡中心位置位于黄香故里,即今日云梦县,今日武汉的江夏区袭用此名。

黄氏对联如何来

江夏家声:当指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黄香就是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那位,二十四孝之一,名气可大了去了。
颖川世德:不太清楚,大约是颖川黄氏始祖黄霸。汉宣帝时,淮阳阳夏人黄霸,担任颖川太守。黄霸为人明察秋毫,心思敏捷。以大力推行教化闻名。
江夏堂:自古以来,海内外凡是黄氏的子孙,都无不追宗江夏 ( 今湖北省安陆县 ) ,认江夏为黄姓的郡望与发源地。这则大概是由于在黄姓历史长河中,以汉魏之世的江夏黄氏的地位最尊,影响最大,族姓最繁;而且出了个至孝子黄香,才倾天下,名震宇内,有“江夏黄氏,天下无双”的美誉。所以黄姓不但万派朝宗江夏黄,而且都以“江夏”为堂号,到处可见到黄姓家庭的神主牌位和黄氏宗祠里,都写上“江夏堂”或黄江夏堂”。

天下无双,江夏黄童.黄童指的是黄香,那江夏指的是

江夏是地名,在今武汉市。原来是一个县,今被设立为武汉市江夏区。
详细资料:武汉的一个区
江夏”初为郡名,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两汉皆治西陵县(今武汉市新洲区境内),亦有前汉治于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北),后汉治于西陵一说。三国时,魏、吴各置江夏郡,魏江夏郡治上昶城(今湖北省安陆市西北),吴江夏郡初治沙羡(县治在今武汉市江夏区境内),孙权自公安都鄂后,立武昌郡,旋复名江夏郡治武昌县(今鄂州市)。晋平吴后,改吴江夏郡为武昌郡,并将原魏江夏郡治迁回安陆旧城。南朝刘宋时,江夏郡定治于汝南县城(即夏口)。至隋平陈,江夏郡、武昌郡皆废,入鄂州。隋炀帝时及唐代中期,因政区通名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