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小q观后感(从《导盲犬小Q》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从《导盲犬小Q》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电影《小Q》正在上映,由任达华,梁咏琪主演,太感动了,赚足了眼泪,但也真的挺好看。

《小Q》是根据《再见了,可鲁》改编的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导盲犬小Q与天才面包师李宝廷的故事。

小Q时导盲犬的名字,生下来就有了特殊的使命,要帮助盲人生活。小小的它开始寄养在别人家,经过一系列系统严格的训练,成为一名真正的导盲犬。

然后根据导盲犬机构协会配对,分给合适的家庭,帮助盲人。

小Q被配送到面包糕点师李宝廷家中,李宝廷曾经是业内出名的糕点师,各种访谈,成就不断,深受大家的喜爱。可是意外患眼疾,致使看不见。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措手不及,暴脾暴躁,性情大怒的他,一度失去了自己。

小Q送到家,李宝廷不能接受事实,排斥小Q,并把小Q赶出家门外。一整夜的暴雨,小Q并没有离开,而是死守在家门口。

李宝廷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小Q奋勇向前救下了他。渐渐地,李宝廷被小Q的忠心感动,开始接纳,并且爱护小Q。

小Q给李宝廷带去了精神上的寄托与安慰,每天和李宝廷朝夕相处,感情越来越深。当李宝廷心脏病突发,需要去国外治疗时,小Q舍不得李宝廷离开,追着车跑了好几条街。

李宝廷在国外去治疗,小Q回到了最初寄样它的家庭,但是它还是喜欢去它和李宝廷待的地方等待,那一幕,像极了《忠犬八公的故事》。

这部电影很暖心,总算给我们又给了一份心里安慰,总算在这个薄情的世界还可以让我们深情地活着。

如何评价任达华、梁咏琪主演的关于导盲犬电影《小Q》

谢邀

电影上映了,效果自不必说,有意外更有惊喜,更多的是感动。

而且,任达华在电影中将李宝庭饰演的很是到位,看惯了任达华的暴力电影,想不到文戏也能够很好的掌控,这或许就是影帝的魅力。

每一个铲屎官都曾经是厌狗人士

李宝庭(任达华饰演)以为疾病的缘故双眼面临的是瞎掉的窘境。但是,李宝庭似乎对这个命运并不屈服。在没有完全变盲之前,他非常的排斥别人提到他是个盲人,非常的排斥家人为他寻找导盲犬。可以说,李宝庭在现实中是一个厌狗人士。

直到导盲犬小Q的出现,这种厌狗情绪依然没有改变。

导盲犬是一类特殊的犬种,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它劳碌的一一生。

所以,虽然李宝庭极力的排斥导盲犬,但是小Q依然做属于自己的本分内的事情。所以,在该提醒盲人的时候提醒,在该规避风险的时候规避风险。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李宝庭私自闯马路的时候,作为一个导盲犬,小Q很是尽责。在李宝庭即将被撞倒的瞬间,小Q将李宝庭推开,这个举动也瞬间融化了李宝庭内心的桎梏。

后面两者相处的就融洽了许多,所以,人的转变很多时候就是来源于一个不经意的动作。

前面也说了,看惯了任达华的武戏,没想到的是文戏演起来,任达华依然掌控的很是到位。从一个刚患病的人到最后坦然的接受导盲犬,接着就是和导盲犬相依为命,这种人物的转变很是自然。可以说,任达华是小Q之外的另外一大亮点。

也直接证明了一件事情,每一个铲屎官的前身可能都是一个厌狗人士。

在他们的生命里应该都遇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小Q

另外,电影除了讲述了李宝庭的故事之外,还讲述了小Q的一生。

导盲犬作为一个特殊的犬种,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它的命运。就如电影中说的那样,它们必须24小时的保证出现在盲人的身边,所以它们衰老的更早一些。小Q也是在做导盲犬8年之后身上出现了各种病症,这也导致了最终小Q过早的死亡。

当然,在临死之前,小Q见到了自己的小主人也见到了自己的旧主人

导盲犬就是这样的一类物种,它们不是人类可是做的事情却比人类更忠心、更有意义。

虽然历经了撤档风波,但是电影《小Q》就如同剧中的导盲犬一样就在那里,不论外界如何改变,它能够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豆瓣7.1评分,算得上中肯的评价。

温暖中带着感动,《小Q》值得一看。

如何评价日本电影《导盲犬小Q》

豆瓣8.4的高分、“催泪之作”标签,足已显示了《导盲犬小Q》的魅力,它是一部很难收到低分的作品。但有意思的是,翻开热门影评大家会发现,很多观众认可影片的温暖,却同又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关键词:平淡。

剧情“平淡”、故事“平淡”、拍摄手法“平淡”,甚至有观众将这份“平淡”理解为“电影拍的不好”。显然,认为电影平淡的观众,给出的高分更多是因为片中小Q太有魅力,因为喜爱小Q,忽视了平淡的剧情。

但,如此“平淡”的《导盲犬小Q》能在上映10多年后仍被观众铭记,甚至出现翻拍之作,可见它的“平淡”是一种别样魅力。因为,最贴近现实的拍摄手法,最“枯燥”的故事,反而最经得起时间的冲刷。

导盲犬小Q的一生

无论是日本版的《导盲犬小Q》还是中国的《小Q》,在影片宣传中都提到“爱与忠诚”这个主题,从这个主题便可以看出影片核心焦点或者说泪点便是小Q与主人之间的感情。观赏完全片,主人与狗狗之间相互羁绊的情谊,也的确最感人,记忆点最多。

但小七觉得,这部电影还有一个隐藏的主题:导盲犬小Q的一生。

  • 小Q的付出

影片用大量篇幅描绘了小Q的导盲犬成长之路,包含了知识量丰富的导盲犬挑选、培训、与主人的磨合等专业呈现。在这部影片出现之前,大众对导盲犬的概念是“可以为盲人引路的狗狗”,更多的了解便没有了。

但《导盲犬小Q》出现之后,大家才发现,一只导盲犬的培养如此复杂,一合格的导盲犬又有多大的牺牲,导盲犬与主人的羁绊会那么深。

比如影片开头,小Q出生家庭的女主人希望自己养的小奶狗们能成为导盲犬,却多次遭到导盲犬培训机构的拒绝。因为,在导盲犬培训程序相对完善的日本,更侧重于从拥有导盲犬血统的狗狗中培养新的导盲犬。

因为拥有导盲犬血统的狗狗,能更大程度继续导盲犬的基因:温和、沉稳、忠诚。

拥有以上三个品质的狗狗,才有机会成为一只合格的导盲犬,小Q虽然没有导盲犬血统,却在以上三个条件上表现的极为突出,当接受声音干扰训练时,它可以完全不受影响。当训导员命令它等待时,它可以在训导员已经遗忘它时继续等待对方。

电影有一个片段表现很细腻,等待训导员的小Q在脑海里出现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熊,这是在暗示小Q内心玩耍的欲望。但面对玩具熊的“诱惑”,小Q最终还是选择继续服从命令,原地等待训导员。

一个小小的情节展现,便自然地向观众传达一个观念,为了成为导盲犬,小Q付出了很多。

  • 小Q的伟大

将导盲犬的挑选、训练过程尽可能地展现给观众,并不是影视化作品的最佳选择,因为这样的展现对于习惯了商业片节奏的观众来说,非常“枯燥”。没有《一条狗的使命》中轮回设定的新鲜,也没有贝利改变人类主人命运的神奇,有的只是生活化的碎片。

但正是这份看起来平淡的成长碎片,让观众了解到导盲犬的不易,它们为人类付出了很多。成为导盲犬的过程是艰辛的,无论哪个国家的导盲犬训练,都会将他们训练成听从命令吃饭、上厕所的严格自律型狗狗。

这样的自律对于人类都不是简单的事情,它们却克服了种种原始欲望,而这一切都是为未来的主人服务,一切都是为了让盲人有更多的生活自信。这份付出,值得每一个人去尊重,尊重导盲犬,尊重它的工作,因为它很伟大。

很多观众觉得小Q大放异彩是用专业能力为主人解决难题,是与主人之间相辅相成的陪伴,但小七觉得小Q成长过程中的剧情更加有意义。反复咀嚼后,你也会发现这个最“枯燥”剧情,其实最能发现泪点。

  • 小Q的爱与忠诚

对于爱狗人士或感情丰富的观众,可以从小Q的成长中发现很多隐藏付出,而对于普通观众同样也能通过小Q“正式上岗”后感受到本片的温情。所以,当小Q与主人渡边先生相遇时,“爱与忠诚”的主题才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但同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