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斯诺是什么样的人?美国记者斯诺为什么要来中
发布时间: 2023-07-06

可以看出斯诺是什么样的人

斯诺是一个正直的美国人,爱好和平,主持正义,他热情支持和保护学生的爱国热情。

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纪念活动

为了缅怀中国人民三位亲密的朋友——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埃德加·斯诺(即3S,因三人英文名字第一个字母均为S,故名),我国原邮电部于1985年6月25日发行一套《中国人民之友》纪念邮票3枚,其中第三枚80分的邮票就是埃德加·斯诺。

这枚邮票图案上的埃德加·斯诺的形象,那凝视而深思的目光,紧闭的双唇,既表现出他具有果断、干练而富于洞察力的性格特点,也揭示出了一个新闻记者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值得中国人民的尊敬。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美国记者斯诺为什么要来中国

因为斯诺热爱中国,所以来了中国。

斯诺热爱中国,热爱海淀。1928年离开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来到中国,在上海任《密勒氏评论报》助理主编,以后又任《芝加哥论坛报》、伦敦《每日先驱报》驻东南亚记者。

他踏遍中国大地进行采访报道,“9·18”事变后曾访问东北、上海战线,发表报告通讯集《远东战线》。在上海,他见到了宋庆龄和鲁迅。

引发了他对记录中国人民苦难与向往的中国新文艺的兴趣,后来他对萧乾讲,“鲁迅是教我懂得中国的一把钥匙”。他庆幸自己能在上海结识鲁迅先生和宋庆龄女士,他是在他们的指引下认识中国的。

扩展资料:

1960年至1970年,因写作《红星照耀中国》闻名于世的埃德加·斯诺三次访华。而1970年10月斯诺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合影的照片成为中美关系的经典瞬间。关于斯诺的三次访华,各类研究和记述层出不穷,但对于这一时期斯诺内心的焦虑乃至挫折感,学界和媒体没有任何只言片语。

这种状况无疑不利于人们完整了解斯诺致力于宣传红色中国、搭建中美交流平台的坚定信念。有鉴于此,笔者试图利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手稿文献,并以斯诺与《纽约时报》助理执行编辑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索尔兹伯里,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

1944年,在苏联与斯诺相识并受其影响,开始关注中国及长征。1984年,偕妻子走完长征路。1985年,出版《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风靡全球。

之间的来往信件为基础,对他在中美关系解冻之前十年内心灵上的中国情结和为中美关系复苏所作的不懈努力进行梳理,以求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有所丰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斯诺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埃德加·斯诺私人通信中的红色中国情结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