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蒙古族有哪些节日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蒙古族有哪些节日

1.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
2.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
3.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乌苏市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代之以各种娱乐形式。
4.过年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首先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习俗。就是在对方薪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5.火日
火日,亦称拜火节。它主要来自古代蒙古族对火的崇拜。祭火仪式是在农历12月23日晚间举行。有可能受了汉族腊月23祭灶的影响。但祭火的习俗却是蒙古族自古就有的,这是农历年的前奏。祭火开始前,全家人都到庭院中(也有的在火塘前、灶前),主祭人(家庭的长者)先要摆上祭品焚香。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蒙古族春节、那达慕大会、马奶节、敖包节、祭祖节、燃灯节等 。蒙古族春节与传统春节时间一致,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 。那达慕大会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

马奶节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 。祭祖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举行,是纪念蒙古族祖先成吉思汗的节日 。燃灯节是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

扩展资料:

过春节,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古时候,将春节称为“白节”。如今,人们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原来,蒙古族人以“白”为吉祥。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包含着恭贺新春、祥如意之意。

“白月”也是人们相互交往聚会的时节。节前,人们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备下羊肉和各种奶制品,加上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

除夕,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开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一些。除夕人们还纷纷地向长辈人敬“辞岁酒”,围坐吃饺子,俗称“黄馍馍”或“扁食”,耍“嘎拉卡”(下棋),还要听艺人说书,通宵不眠,沉醉在欢乐之中。

蒙古族什么节日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一、那达慕大会(农历六月初四)

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
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二、庙会(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至十七日)

庆祝喇嘛教格鲁派灌顶经节。届时,方圆数百里蒙古族群众,身着鲜艳民族服饰,扶老携幼,或骑马、或坐车、或步行,齐集美岱召上布施、赶会。庙会开始,先由乃琼压邪;接着跳查玛舞,俗称跳鬼;还有喇嘛在大雄宝殿诵经、佛爷乘花木轮黄缎帐轿车在城墙绕寺一周,赐民万福等内容。

三、马奶节(农历八月末)

在每年的农历八月末,蒙古族要举行为期一天的马奶节。这一节日是蒙古族传统节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一带为多见。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牧民们为了祝愿健康、幸福、吉祥,人畜兴旺,所以以洁白的马奶来命名这一节日。

四、火节(农历12月23日)

祭火的习俗是蒙古族自古就有的,这是农历年的前奏。祭火开始前,全家人都到庭院中(也有的在火 塘前、灶前),主祭人(家庭的长者)先要摆上祭品焚香。然后取一 捆柴草点着,将黄油、白酒、肉(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里,在长 者率领下,全家人向火堆磕头。

五、其它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还有:蒙古过年、麦德尔节、塔克勒干节等等。都有丰富的节日庆祝仪式和节日文化内涵,涉及各个领域,包含各个方面。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蒙古族春节、那达慕大会、马奶节、敖包节、祭祖节、燃灯节等。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东岸一带。
  蒙古族春节与传统春节时间一致,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那达慕大会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马奶节以赞颂骏马和喝马奶酒为主,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祭祖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举行,是纪念蒙古族祖先成吉思汗的节日。燃灯节是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蒙古族早期的社会经济主要是狩猎与游牧,直到13世纪,蒙古族仍然有“围猎“的习俗。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畜牧经济是蒙古族主要的社会经济门类。直到16世纪,在河流两岸有条件可供耕作的平川上,蒙古族人民才发展了畜牧饲养与农业混合的农耕经济。到20世纪初,各地蒙古族的区域经济可分为畜区、农区、半畜半农区。
  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蒙古族也崇拜龙,还有的部族有树木图腾崇拜、牦牛图腾崇拜等等。各种图腾神话反映了蒙古民族特点及与北方各民族、特别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神话的许多共通之处,体现出他们之间相互交融的密切联系。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节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蒙古族新年(春节)、成吉思汗纪念节、那达慕大会、敖包节、祖鲁节、麦尔节、打鬃节、马奶节等等。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白节、成吉思汗纪念节、那达慕大会、敖包节、麦德尔节、马奶节等。
蒙古族人过各种节日的时候都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各种装饰品,或载歌载舞,或比赛骑马、射箭、摔跤,还会制作各种美食,如手把肉、烤全羊、包饺子、烙饼,还有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各种奶制品。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