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勒欣河战役(诺门罕事变)为什么没有扩大为苏联和日本的全面战争?为什么说诺门罕战役规模虽小,但作用和影响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哈勒欣河战役(诺门罕事变)为什么没有扩大为苏联和日本的全面战争

首先要注意,诺门坎事件最初的交战双方,本来就不是苏联和日本军队,而是蒙古共和国的边防部队骑兵第六师,与“伪满洲国”的兴安北警备军因为越境纠纷先打起来的。这个“兴安军”也是伪军的一支,主要由内蒙地区的蒙古族组成,负责“伪满洲国”与蒙古国之间的边境线巡逻。

(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

双方发生冲突后,背后的主子才分别出手,最先帮忙的是日本关东军驻海拉尔的第23 师团,然后是苏联第57 特别军出马助战。也就是说,这场战役的爆发点不是苏联和日本直接对峙的地区,属于苏日仆从国之间的意外武装冲突。

再注意时间,“诺门坎战役”的战争时间是1939年5月11日起到9月中旬,对日本来说,正是在关内战场与中国军队打得正激烈的时间段,当年冬天国民党军队甚至有能力发起“冬季攻势”,侵华日军主力正在全力应付。

对苏联而言,希特勒德国正在欧洲大搞扩张,先后已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在诺门坎战役期间的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日益紧张的欧洲形势不允许斯大林在远东牵扯过多精力和实力。

同时还要注意双方高层的态度,向来我行我素的日本关东军从上到下“迫切与苏军一战”,因为几十万关东军除了少量“东北抗联”外已无重要对手,非常渴望进行新的军事冒险,以便试探苏军实力和态度,如有可能便彻底击败苏联这个大敌,在他们心目中,苏联远东驻军始终威胁着“伪满洲国”的存在和安全。

(朱可夫在诺门坎前线)

而日本政府和军部却对与苏联开战持谨慎态度,一方面深知苏联军事实力的庞大,一方面中国关内战场胜负未分。因此当关东军上报冲突要求出兵后,日本高层吵成一团,主张扩大和不扩大的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陆相坂垣拿出个主意:“一个师团的小事情,就让关东军自己处理好了。”

言外之意,日本政府决定装死,先潜水看看关东军作战结果,再决定是否全面开战。

斯大林的态度正相反,为了早日断绝日本人的北进野心,从而腾出手来专心欧洲局势,就必须一战打疼日本。因此苏联方面调集了陆空精锐部队增援诺门坎战场,同时选派了名将朱可夫指挥所有参战部队。

最后要注意的则是三国关系,1939年8月23日诺门坎战役正酣时,德国与苏联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希特勒为先对付英法,暂时抛弃了军事盟友日本的利益,与苏联眉来眼去,致使日本朝野深感被出卖,决计不再单独挑战苏联。

(日苏中立条约签署)

战役过程和结果不再赘述了,日军惨败,关东军向国内求援,日本政府和军部立即明确了态度:“知难而退”,专心解决他们嘴里的“中国事变”,同时借机对一直不听招呼的关东军进行整肃,司令官植田和参谋长矶谷全部撤职,一边派出政府代表与苏联谈判。

而斯大林则是:“见好就收”,不但让朱可夫在战役最后阶段手下留情,还迅速答应了日本的求和谈判要求,两国政府如此的态度,使诺门坎事件极速降温,不久双方签署了《日苏中立条约》。

诺门坎战役刚刚结束,1939年9月17日苏联红军就侵入波兰,斯大林为什么见好就收,则一目了然。苏联对重庆政府的军援也告停止,日本人亦有收获,只苦了无助的中国。

为什么说诺门罕战役规模虽小,但作用和影响大

诺门罕战役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又叫诺门罕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发生的一场战争。

日本内阁中的扩张主义分子们相信,如果日本要想达到辉煌的顶峰,那么还需继续采取军事行动。

为此,关东军又一次挑起边界冲突。1939年7月,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日本关东军对苏联不宣而战,在蒙古境内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最后苏军朱可夫上将动用装甲集团军,才扭转了战局。

在战斗中,日军第23师团全军覆没,日军伤亡率也非常之高,关东军在屈辱中结束了战斗,双方缔结了和约。

虽然日本军部有少数人渴望对苏联施行大规模的报复,但大多数军部成员,都开始把日本未来扩张的目标,转向南太平洋地区。

诺门罕战役规模确实不大,但是其作用和影响却很大,主要表现在这么四个方面。

其一、诺门罕战役规模确实不大,双方冲突的时间也不长,但是多方参与,李兆麟命令抗联部队积极配合苏军,截断日军通向诺门罕的运输线,而伪满洲国总理张景惠却到诺门罕慰问日军

在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的诺门罕布尔德地区,也就是哈拉哈河中下游的两岸,就是爆发的诺门罕战役的地方。

诺门罕是日军、伪满军与外蒙古军多次发生小规模武装冲突的敏感地区。1939年5月,外蒙古军队与伪满洲军队在诺门罕发生冲突,最终引发诺门罕之战。

  • 驻伪满洲国的日军,最先进入冲突地区,向哈拉哈河推进,遭阻击。后来,日军强渡哈拉哈河,攻占巴音查干,遭反击。不久,被迫撤回东岸

为占领这一地区,日军大本营准备对苏蒙军发动进攻。此时,小林恒一正担任关东军第23师团步兵团团长。

战争初期,他成为诺门罕战争第一线的最高指挥官。

诺门罕战役发生在1939年5-9月,是日本和伪满洲国的军队,与苏联和外蒙古的军队,在中蒙边境的诺门罕地区,发生的大规模武装冲突。

它起因于日本关东军与外蒙古军,为诺门罕以西直到哈拉哈河,这块三角形草原的争夺。

  • 草原上毫无遮挡,一发发炮弹打得日军骑兵人仰马翻

第一次诺门罕战役,以日军23师团的骑兵联队被全歼而告终。日军迂回包抄苏蒙联军的计划彻底破产。

此后,双方加紧调兵遣将,苏联已经任命朱可夫将军为前线指挥官。

6月底,日军发动反攻,从北面分两路进攻哈拉哈河以东的苏军,其中部分兵力渡过哈拉哈河,进入河西岸,意图阻隔苏军的援兵,切断河东苏军的退路。

朱可夫集合辆坦克及辆装甲车,以装甲兵反攻,导致河西的日军攻势因此受阻。

当时的东北抗联,已将三、六、九、十一军合并为东北抗联三路军,李兆麟任总指挥。

为支援苏联红军消灭日本侵略者,李兆麟命令抗联部队积极配合苏联红军,袭击日军后方,截断日军通向诺门罕的重要运输线,阻止日军向诺门罕运输各种军需物资。

日军本来因为轻敌,致使战争准备不足。诺门罕战火一起,日军电台便每日大呼小叫需要大批枪弹、坦克、炮弹、饮用水,要后方将这些军需物资火速运到诺门罕前线,可是日军的交通运输线上,已经出现了一股股的东北抗联部队。

苏军部队开始反攻后,日军已没了招架之力,日军的飞机被抗联炸毁,空中优势也不复存在。

苏军飞机在天上,对日军炮兵阵地作超低空扫射,日军只能眼睁睁地等着挨打,毫无招架拦截之力。

1939年7月22日,伪满洲国总理张景惠到诺门罕慰问日军。日军第23师团师团长小松原太郎在诺门罕战役中的日军战壕里,会见了这个大汉奸。

在李兆麟率领的东北抗联的有力支援下,诺门罕战役苏联红军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日军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50000多人,有一个坦克师团全军覆没,11个特种兵连队也彻底丧失战斗力,诺门罕前线到处都是日军士兵的尸体。

诺门罕战役后,日军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失败。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时的日军对自身的作战能力估计过高,战役开始前,居然还邀请了包括德国和意大利驻华使馆武官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外交官,以及新闻记者到现场参观。

其二、诺门罕战役规模确实不大,但是双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