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年华被打(大家怎么看《乐队的夏天》水木年华被淘汰后两个乐评人的发言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大家怎么看《乐队的夏天》水木年华被淘汰后两个乐评人的发言

这些都是为了炒作,没发生那个长得像煤气罐的胖子说水木年华事件,谁知道这个节目?

感觉那些所谓评委说的都是安排好的剧本,故意用比较尖锐的话来挑起争议,这个有点像开讲啦这个节目,所谓尖锐提问都是安排好的,但开讲啦没有这个这么尖酸刻薄。

中年人不能唱青春的歌曲,这是什么逻辑,谁没有青春过,青春不是属于只属于特定人群,不是别人就没资格唱青春。这个问题本来就是瞎扯淡,加上那几个不知名的所谓评委,来撕逼著名歌手,这一切都是为了吸引眼球、炒热度。

说实话,看这些长得很平庸、却还摆出那副咄咄逼人的模样,让人感到厌恶,再怎么言语出格怎么炒作,我也不会去看这个节目的。

今天看了一个视频是关于水木年华被吐槽油腻,你们觉得呢

水木年华被淘汰,被嘲讽油腻大叔,还没权利追逐青春,所谓的“专业歌迷”如此不专业

曾几何时,水木年华的歌曲爆火乐坛,四位才子是当时最靓的仔,因为他们都是清华大学生,所以他们所创作的歌曲也都和青春、校园有关。

《一生有你》、《青春有你》、《在他乡》、《启程》等歌曲一度成为校园热歌,在那个年代网络还没有流行,但他们的声音陪伴很多人度过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如今那些青涩的少年已经不在,而水木年华这个组合也由四位成员变成两位,不知何时,他们已经被岁月的灰尘所掩盖。

但偶然间听到那熟悉的旋律,思绪又会不自觉的回到那个夏天。如今水木年华再度回归,但结果却有些惨淡。

最近《乐队的夏天》开播了,让人意外的是,水木年华竟然出现在台上,看着熟悉的面孔,听着熟悉的声音,心中有种久违的感觉。

本以为他们会有不错的成绩,可没想到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专业乐迷的票数只有区区4票,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点评。

艾晶:“无聊,音乐没新意,四十多岁人了还唱青春再见,就是不太明白他们来《乐队的夏天》干嘛,我觉得这样一个舞台应该留给一些新乐队,留给一些真正在做音乐的乐队”。

三儿:“我作为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他们这种中年人的油腻,根本打动不了我,我没有获得一丝感动”。

听到这样的点评,青茫真的对他们的专业程度感到怀疑,所以不禁要问,水木年华他们不是真正做音乐的吗?年过四十就是油腻大叔,就该被淘汰?

这样的点评太片面,水木年华的歌曲能够传唱至今是他们唱出了一代人的心声,他们代表着一代人的青春回忆,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又有何资格点评?

如今他们年过四十,可他们不油腻,或许他们的歌声打动不了那些所谓的专业乐迷,但能打动别人,毕竟少数人的喜欢与否不能代表大众的取向。

现在的网络歌曲层出不穷,可流行之风来的快去的也快,可能短短几个月就已被遗忘,而只有经典才能永久流传。

不可否认,水木年华的歌曲有些温和,演唱过程也没有那么炸裂,而当下的年轻人又喜欢激情的音乐,所以才会被淘汰。

在青茫看来,真正穿透心灵的音乐绝对不是激情高昂的电音,而是温润如水的小调。音乐和年龄无关,谁都有歌唱青春的权利,看淡一切,做好自己才是王道。

水木年华在《乐队的夏天2》中被年轻乐评人质疑油腻,你怎么看

其实,水木年华没能晋级我有点意外,这或者就是我本人落伍的一个证明

在我看来,水木年华的歌曲还不错,最后加的那一段意大利歌曲《啊,朋友再见》直接让我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亲切感。

40多岁的人怎么就不能唱青春了,乐评人在欣赏音乐广度的方面有待提高。

我觉得郑钧说得对,水木年华的风格参加“乐队的夏天”是有些吃亏的,所以更加应该为他们来参加这个节目点赞。

水木年华、老狼这些歌者的确是属于一个时代的。
在今天来看,可能他们的音乐风格已经有些落伍,他们的辉煌已经落幕。甚至于,有些年轻人都没有听过他们演唱的歌曲。

水木年华在《乐队的夏天》节目中说,这次坚持不唱《一生有你》,我觉得这就是他们的最棒的地方。

水木年华敢于走出舒适区,不让自己守着曾经的风光过日子,很赞。

还有一个乐评人说水木年华“油腻”?

这位小朋友估计是没有弄明白油腻的真正含义,或者是非常主观地将所有的中年人一并归为油腻一列了。

一水木年华这一身装扮,青春阳光,怎么就油腻了呢?
评价音乐就评价音乐,音乐好不好和油腻有什么关系?

不过,水木年华的音乐风格的确有些标签化,这一点可以理解为他们没能够晋级的主要原因。

这一首《青春再见》属于朗朗上口的那一类歌曲,容易学,但是感觉不到惊艳的那一类歌曲。

音乐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你不喜欢的不代表别人也不喜欢,你可以不投票但是不能不专业。

无论怎么说,我还是比较希望水木年华能够回来节目中来的。

水木年华是有态度的音乐人,正如大张伟形容的那样——他们是每一岁都走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的人。

这一点的确非常值得令人敬佩!!

如何评价水木年华的卢庚戌探望郑成月并现场捐赠2万元一事

还是那句老话,人无完人。我还是一如既往的那个观点,看人看主流看大是大非,老郑肯定不会是个完美的人,生活和工作中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瑕不掩瑜,老郑之所以成为许多人敬重的对象,靠的是一身正气和对正义的执著和追求,一个聂树斌案,我认为就足以让老郑名垂青史,留下自己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老郑治病和捐款一事曝光之后,我发现有人不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呼吁和奔走,而是把老郑架到放大镜下,看的不是老郑的病,而是老郑身上蛛丝马迹的缺点。我尊重每一个能够保持独立且理性思考的人,但我鄙视理性的过于冷血的人,当老郑在与死神做斗争的时候,你们还在穷追不舍的挖着老郑的底,声讨着让他公布捐款的帐目。我们对待一个犯了重病的犯人尚且要先治病后审判,何况还是一个为追求真相付出巨大代价的正义之士呢。

人,不管做什么事儿,总是得有点底线的。郑成月在聂树斌案中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除了聂树斌的父母,我想其它任何的围观者都无权发言,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因为你们没有经历过一个个残酷和失望的不眠之夜,你没有经历过四面八方压力降临的窒息感,你有的只是站在那里,一点不腰疼的说着所谓理性的话。

卢庚戌探望并捐款2万元,我认为也是义勇之举,卢庚戌是郑成月事件以来唯一一个主动站出来声援的明星,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