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治的古义今义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治的古义今义

此句出自:资治通鉴

古义:作、当、成为的意思;今义:治疗、治愈。

出处:《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

原文节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可见孙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谢悟空小秘书之邀回答这个问题。

这句话是孙权对吕蒙说的。准确的说,这不是孙权对吕蒙一个人说的,而是孙权对吕蒙和蒋钦两人个说的。孙权做为三国时期,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一代君主,是一位文武全才的人物,他的上位,不仅仅是因为父兄之故。父兄虽有开创之功,能够守住祖业,成鼎足之势还是证明了孙权非常厉害。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是孙权劝吕蒙和蒋钦读书时所说的话。当时,吕蒙说自己天天带兵打仗,太忙了,孙权说了这句话。意思是说,我让你读书长学问,又不是让你成为博士学者。在孙权的劝导之下,吕蒙果然开始认真读书,最后成为东吴继周瑜、鲁肃之后的第三位大都督。

吕蒙的成就,显然和读书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读书改变了原来的气质,吕蒙的成就不会有这么大。这里问的是孙权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理状态。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孙权既不是生气,也不是批评,而是做为一个领袖人物对下属的鼓励和鞭策,或者是一种指导和建议。证据很简单,孙权这话是对吕蒙和蒋钦二人说的,最后,吕蒙听进去了,通过读书,改变了气质,才有了“非复吴下阿蒙”之语,成为东吴的精英。而同时听了孙权话的蒋钦显然并无什么改变,但蒋钦同样还是一位不错的将军。因为孙权的话,在吕蒙身上起了作用,所以,人们后来提起这句话的时候,就只说吕蒙,不说蒋钦了。

《三国志吕蒙传》的最后,写了孙权与大将军陆逊对之前的周瑜、鲁肃和吕蒙三个人的评价。认为三个人中,周瑜有破曹之功,吕蒙有败关羽之功,而鲁肃任内,并无大的成就,才能比之周瑜、吕蒙稍有逊色,吕蒙与周瑜相比,个人风采稍逊,但才能并不比周瑜差。

吕蒙与周瑜、鲁肃的不同之处在于,周和鲁都是出身高门大族,当时门第是很重要的。所以周瑜和鲁肃都是读书有文化,文武全才之人。而吕蒙不一样。他的出身并不高贵,也没有什么文化。他原本是汝南人士,后到东吴投奔姐夫。他的姐夫叫邓当,是当时东吴的一个将军。吕蒙到东吴的时候,大约只有十四五岁,还是个孩子。这个孩子不喜欢读书,却喜欢冒险打仗。有一次他姐夫出兵打仗的时候,他偷偷的跟着去了,并奋不顾身的参与到战斗中去。他姐夫看到了之后,大吃一惊,怕小舅子有什么闪失,没法向老婆交代,坚决命令吕蒙离开。吕蒙坚决不听。邓当没有办法,只得向吕蒙的母亲告状。吕蒙对他母亲说:“难道我要久居贫贱吗?万一那天我在战场上立了功,不就可以求得富贵了吗?况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亲拗不过他,也就随他去了。

吕蒙一个小孩子,随军打仗,当进军队的一个小官很看不起他,常常侮辱他。有一次,这个人又欺负吕蒙,吕蒙出刀来,把这个小官杀死了。然后逃跑躲了起来。

但吕蒙的上级校尉袁雄很欣赏他。也知道吕蒙杀人是被辱反击,便力劝吕蒙自首。当时东吴的领导人是孙策,听了吕蒙的事后很喜欢这个有脾气的小伙子,于是便免除他的罪过,把他调到了自己的身边。

这是年轻时的吕蒙形象。这个形象,与今天的混混流氓很有相似之处。这也正是后来孙权劝其读书的原因。

正是因为年轻的吕蒙是这个形象,所以,世家子弟的鲁肃开始是很不看不起他的。鲁肃代替周瑜当了大都督之后,去赴任的时候,路过吕蒙的防地。鲁肃本不打算拜访吕蒙。部下对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故意待也,君宜顾之。”于是,鲁肃便去拜访吕蒙。去的时候,吕蒙问鲁肃有无防备关羽的计划?鲁肃说,计划没有,到时见机行事。吕蒙说,没有计划怎么行呢?于是,他为鲁肃献了五个防备关羽的方案。这时,鲁肃才发现,这个一直被自己轻视的吕蒙居然这样厉害。这时,鲁肃才真心与吕蒙结交,并拜见吕蒙的母亲,与之结为好友。

吕蒙能从一员战场上的普通战将,成长为运筹帷幄的大将,与读书是有很大关系的。

最后,我们把《三国志注》中引用《江表传》的关于孙权劝吕蒙的这段话抄下来,大家读一读,孙权当时是什么心态,就会一目了然。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

当涂掌事,是指做官管事,你们两个人既然当官管事,就要多读书长学问。你们事再多,难道有我的事多么?我都读了这么多书,你们也应该读一下。况且,你二人看起来都是聪明之人,读书必会有所得。

孙权说的不错。如果不读书,吕蒙恐怕不会有后来的成就。但是,读书这事,还是要有点天分和潜质的。吕蒙正是有潜质的人。孙权做为领导劝下属读书增长才干,是他的份内之事。吕蒙读书有成,也证明了孙权有慧眼识人之能。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意思

解答: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

扩展资料:此段落选自《孙权劝学》,“《孙权劝学》”选自“《自治通鉴》”。这是北宋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司马光的叙述。三国时期,吴军大将吕蒙年少时不爱学习,后来听从孙权的劝告,“笃志不倦”地博览群书,学问大进。此文即是司马光根据史料整理改写而成的文章。文章标题由后代添加。本文不仅叙述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的故事,而且赞扬了孙权和鲁蒙认真研究的精神,并警告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本文简洁生动,重点在于通过对话表达人物。对话简洁明了,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没有冗长的内容。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