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我国飞行员王宝玉叛逃到苏联,被遣返后他的下场如何
发布时间: 2023-07-11

祖国与人民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爱国,不懂得做出拥护祖国的行为,那说他失德也不为过。

纵使其满腹才华,却无爱国之心,那么他的一生才学也算是白学了。

我国有一位名叫王宝玉的飞行员。

如他的名字一般,作为一名飞行员,他确实是脱颖而出的珠玉,可是原本拥有光明前途的他却背叛了祖国,实在让人唏嘘不已。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飞行员中的佼佼者

1962年的时候,王宝玉出生在山东青岛。

也许是因为常常能看到辽阔海域的上空,王宝玉的心中也悄然萌生了一个关于飞行的梦想。

后来,王宝玉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顺利被一所空军学校

所录取。

在校学习了几年,毕业后的他又顺理成章地进入了部队。

在部队里,他十分痴迷于书籍,经常一个人一看就是许久。

此外,他还总是认真钻研飞行理论课程。

因为他的努力,专业课程中,他常常取得较好的成绩。

展开全文

他的出色之处显而易见,很快在一群新兵伢子中崭露锋芒,常常还会受到领导的夸奖与赞扬。

可以说,彼时的王宝玉身上背负了许多人的期望。

人们都十分看好他,而他如果一直按照自己的规划走下去,也一定能成为中国最好的飞行员。

二、“表面功夫家”

可是,事情并没有众人想象地那么顺利。

如果说每一个团体都像是一个羊群,那么,王宝玉更像是离群索居的那只羊。

在王宝玉刚到部队的时候,他寡言少语,也从不和战友或是领导们交谈。

起初,大家只是以为他这个人不太擅长与人交流,尽全力地帮助他,可是,时间久了,这一切就像是笑话。

虽然说曾有一段时间,王宝玉还能和他们聊上两句,可是长时间下来,人们发现:王宝玉对于他们所做的都是表面功夫。

这让人们逐渐失望,也不再迫切地想和王宝玉产生联系。

三、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危机

虽然王宝玉和团队中的人相处不好,但日子仍在一天天过着。

当年,和王宝玉同一批的新兵伢子们经过多年的训练与成长,也开始面临着不同的境遇。

在部队每一次做出调动抉择的时候,总是会拿出一张综合评分表进行比对。

王宝玉对此胸有成竹,他认为凭借着自己的成绩,一定会升迁到更好的位置,但是,并没有!

王宝玉始终原地不动,可他身边的战友们却一个个地青云直上。

等来等去,他始终没有寻到自己新的出路。于是他懊恼,他

不甘。

王宝玉在专业能力上是十分优秀,但是部队想要评估一个人,看的是整体素质。

部队领导们深谙王宝玉的优秀,但是他的傲气与浮躁都会影响他未来的道路,他们希望以此让王宝玉学会成长。

为此,他们曾一次又一次

的找王宝玉谈话,可是,彼时的王宝玉气红了眼睛,根本想不到其中深意,更不愿反省自身。

王宝玉在事业道路上生出的怨愤尚未平息,他又在家庭上受到了挫折。

1988年的时候,刚结婚不久的王宝玉就递交了家属随军的申请。

可是,由于当时的局势复杂,王宝玉未能如愿,他的妻子被安置在师部驻地。

王宝玉对这个安置十分不满意,疑心深重的他不愿意与性格外向的妻子分隔两地。

于是,心怀不满的他再一次向组织申请调动,表示自己想要调到妻子身边,可这一次,他的意见却被驳回了。

无奈之下,王宝玉只得与妻子分隔两地。

此后的日子里,王宝玉因着对妻子的怀疑,开始不断与妻子爆发争吵,而那些日益激化的矛盾却让王宝玉把所有的错都归咎在部队上。

四、终酿苦果

王宝玉认为是部队给自己“穿小鞋”,所以他的家庭与事业才会跌落谷底。

这种积压的不满在他心中积攒得越来越多,渐渐结成了一个“复仇”的果实。

在那段时间中,王宝玉格外低迷,谁也没料到,低迷背后竟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1990年,如平日无异的王宝玉在正常训练时,突然驾着一架战机飞出国境。

原来,他早就在心中编织好了一份“叛逃计划”,他先降落到苏联,而后再向美国寻求庇护。

最终,自信满满的王宝玉还在被苏方拦截了下来,被我国军队引渡回国。

回国后的王宝玉再也回不到过去的部队中,他的党籍和国籍都被取消,并且还被判处了死刑。

他年少时关于飞行员的梦想就此破碎,而他也不再是被祖国所包容的子女。

所有知道实情的人们都纷纷唾骂他,而昔日里被他出言羞辱的战友们,都觉得他有失军德、不配做一名军人。

结语

一名真正的中国人,降临于世要学习的第一课就是爱国,更何况身为一位训练有素的军人呢?

纵观王宝玉的一生,他的失败还是归咎于他性格的缺陷上。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而王宝玉心胸狭隘、不知足感恩,这些都将注定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不了太远。

有时候,我们做人要学会首先反省自己,不可以将所有的不顺遂都归咎在他人身上。

假如王宝玉能够深刻反省自己,加以改正,那他现在也一定是中华土地上

优秀的飞行员之一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